专栏名称: 老钱日日谈
一个对钱很有执行力的公司人。也可作为普通青年奋斗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DeepSeek专栏】Nat ... ·  昨天  
BioArt  ·  Nat Cell Biol | ... ·  3 天前  
BioArt  ·  Cell Metab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钱日日谈

再见,我的活期

老钱日日谈  · 公众号  ·  · 2018-03-03 20:55

正文


几年前,一些比较新的P2P平台上线之初,只有一种产品可选—活期。


没有一款收益8%+的活期,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


这成了行业共识,暴风金融、洋钱罐、真融宝、熊猫金库、牛板金、饭饭金服、懒财等等,都是靠活期产品发家的。目前大部分都把活期下架了...


监管较松的草莽时代,也是我们投资人的红利期。活期同时兼顾了高收益和流动性,再加上平台风险准备金默默兜底,确实爽。


活期产品帮平台吸引了大量新用户,让累计成交额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它也有逃不开的风险—资金池、错配、集中兑付。


现在,不会再有平台在意投资人爽不爽了,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为「合规」做出各种整改,疲于应对。


下架,成了活期唯一的归宿。虽然只有上海明确限制了活期产品,但各地区的大平台都在去活期化。


也有一种类活期体验的产品—产品有一段时间的锁定期,过了锁定期后,可以随时提现,保证了流动性和较高的收益。


比如人人贷的优选计划、爱钱进的整存宝+、51人品宝等等...


去活期只是平台迎合监管的一个侧面。完成备案,才是所有P2P平台2018年最重要的目标。


目前已经有一些地区出台了“P2P备案验收征求意见稿”,我看了一些报道,要求之严格,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比如:


要求平台去风险备付金,说白了就是隐性去刚兑,人人贷在这方面已经率先响应了;


部分地区要求银行存管属地化;一些比较新的平台原则上不予备案;去活期去资金池;待收较高的平台,要完成省金融办和省银监局的双重验收等等;


完成备案的平台,数量一定非常有限,到时候整个行业也有了类似牌照的准入门槛。对不起,就这么多名额,你来晚了。


可定位成贷款信息中介的平台们,虽然没了政策风险,也没啥商业想象力了。


看看这个行业的鼻祖,美国上市公司Lending Club,连年亏损,股价低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