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聊聊生命科学产业那些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是什么样子?很多人搞错了! ·  3 小时前  
产品犬舍  ·  我和从 PM ... ·  4 天前  
91产品  ·  2025年全球外贸商机日历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翻译与结构化输出,是产品经理最常用的两个技能 ·  3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短期高估、长期低估——微信接入DeepSe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泡沫破灭梦醒时分,明星项目为什么以“骨折价”卖身奥浦迈?

生命科学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25-02-12 15:05

正文

有观点,有态度

这是生命科学产业观察公众号的第 1270-2 期文章


来源:生科战略研习社


2月10日9:30分,奥浦迈 ( SH:688293) 复盘首日股价飙升14%的曲线,犹如一柄带血的手术刀,精准剖开了生物医药资本寒冬里最赤裸的生存法则——在IPO通道永久性收窄的至暗时刻, 一场估值对折的并购交易,竟成为资本市场的续命强心针。


一、资本过山车:从齐头并进到生死并购



图片

我们先把时间线拉回到:

1、2020年12月31日,彼时奥浦迈实现1.2亿营收,1168万净利润,澎立生物实现全年1.1亿营收、1435万净利润,二者规模盈利水平旗鼓相当;

2、2022年12月31日,奥浦迈已经完成上市一个季度,市值超百亿,彭立生物完成第八次增资,估值达到32.2亿元,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公司IPO申报;

3、2023年12月31日,奥浦迈市值缩水一半,彭立生物即将同众多申报IPO的生物医药公司一样折戟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

身处生物医药行业投融圈的从业者,有些应该早已知道,在2021年前后,生物医药行业资本泡沫达到顶峰, 泡沫破灭在不知不觉中,直至2023年泡沫开始破去,才看到哪些人在裸泳, 选取部分股权转让、增资情况:


图片
图片
图片

澎立生物估值从2020年7月的4亿估值涨到2021年12月的28亿,短短一年半时间翻了7倍 ,一级市场貌似也是估值涨的越快,距离泡沫破灭越近。


当然上述密集的增资、转让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 澎立控股股东及早期一些投资人的部分获利套现

图片

二、交易预案背后的资本博弈:澎立生物当估值几何?


预案披露的澎立生物财务数据如下:

图片

估值绞杀战: 按现行3-5倍PS/15-20倍PE计算,澎立合理估值上限应锚定13-16亿区间,较巅峰期32亿估值直接打骨折,约为现在奥浦迈市值的1/4-1/3, 但与2022年行业泡沫高峰时刻双方估值比例范围接近

或成股东逃生通道?红杉、高瓴等31家机构深陷退出困局,并购成最后救命稻草,预案中披露本次交易方案为奥浦迈向澎立生物全体31名股东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的方式收购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图片
澎立生物在一级市场也算明星项目,股东中机构投资人占比较高(红杉、高瓴、中金泰格等知名机构),在 2024年IPO无限期收紧后,本就处于行业周期底部的CRO公司未来业绩也很难有好的预期,通过本次并购退出对于早期参与的投资人或许还能有一些收益, 但是各轮次投资人估值差别较大所以最后经过各股东博弈后的最终交易方案可能还存在一些变数

三、行业出清下的思考(本轮行业调整不是两三年的事情,可能会持续近10年)


产业大逃杀:没有幸存者,只有适者

1、已上市公司

对于行业泡沫顶峰时期完成上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公司在行业下行周期业绩下滑不可逆之时,通过成功并购提升行业竞争力、发挥协同效益并增厚业绩是非常必须的。

上市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我们看到近岸蛋白,2022年收入2.6亿、利润9000万,2024年前三季度只有9200万收入,亏损1800万;我们看到南模生物 2021年成功上市当年实现6000万利润后,2022-2024业绩大变脸连续亏损。类似上述公司,若不进行有效的并购整合未来或许保壳都难。

2、未能上市的公司几乎再无机会独立IPO,专精特新利基市场投资策略或失效

利基市场的头部公司当前规模有限,当前行情下难有持续高增长,类似澎立生物已经算是有多方知名机构、产业投资人加持,并购已然算是不错选择,1+1若大于2,还能能有额外蛋糕吃一吃,若是折腾再考虑港股、美股IPO,流动性、市值只会让股东更加崩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