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点: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
这是一个蘑菇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起了蘑菇(食用菌)。
带领大伙的党支书赵玉甫干劲十足。
种植、销售,一堆麻烦事,都得他操盘管理。
有次,村民找到赵玉甫,说村里的蘑菇棚的空调坏了。一旦温度持续升上去,这一年的收成怕是要没了。
从未碰到这种事,赵玉甫一下子不知道找谁。
他突然想到县里用企业微信政务版搭建的——党建云平台。
赵玉甫打开企业微信,找到了县委的群,描述了村里发生的情况。
没想到,电力局很快就在群里回复称,这是电力部门的问题,马上就去解决。
接着,很快,空调就接上了电;又过了三个小时,变压器也修好了。
盘算下来,这一次帮村民避免了百来万的损失。
从此,企业微信成为他的“百事通”。
它就像是一本万能通讯录。与微信的消息直连、转发互通,不仅可以随时随地找到全市用企业微信的党员干部互帮互助,更能快捷服务用微信的村民。
地点:太白山脚下,有座猕猴桃之乡——陕西眉县
这里曾经信息滞后,对虫灾、病灾、气象灾害的预警不足,果农易蒙受经济损失。
今年,倒春寒来袭。
一夜之间,眉县所有村的村民都在微信上,及时收到了消息。
这是一条气象预警信息,是村里的信息员通过企业微信发到微信群里的。
村民立即为果树采取保暖措施,避免了今年最大的损失。
这是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在企业微信政务版搭建的“企业微信政务版大农圈平台”。
目前,陕西省已有8000个村接入该平台。村干部、信息员用企业微信提供更多组织管理、信息服务,村民照常用微信享受更多更快的服务,不用改变使用习惯。
这个平台功能多。除了能帮防灾害,还能寻销路。
比如,企业微信政务平台上,有数十款助农应用,其中一个,叫“大农供求”。
通过“大农供求”,村民在微信里就可以把农产品发布到网上,对接外部的市场需求。
看,猕猴桃不仅大丰收,还大卖了!
三
地点:湖北宜昌市西陵区二马路社区
不仅是村里,网格员也在用企业微信。
小区井盖坏了,路灯不亮了,楼下餐馆油烟太大……该找谁?
反正,在湖北宜昌,找社区网格员就行。
傍晚时分,宜昌市西陵区二马路社区,有家面馆出现了燃气味道。居民发现后,立刻在群里留言: “好像是发生燃气泄漏了,群里的网格员和燃气工人快来看一看吧。”
社区网格员张莹第一时间看到信息。
她一边赶去现场,一边联系了群里的燃气公司。
最终,工人找到泄漏点,关上了阀门。
一个网格群,让社区里的大小问题有了反馈和解决的渠道。
通过企业微信这一平台,宜昌市把居民、网格员、政府机构、社会服务单位等,都加入到了宜格微治理平台,参与社区共治。
网格员用的是企业微信,方便管理;居民不用下载新的应用,用微信在网格群里,就能快速反应诉求。
另一方面,政务部门获取的最新政策与服务解读,网格员也可以通过企业微信工作台,对多个互通群进行一键推送。
宜昌有1.1万网格员用企业微信,服务100万居民。宜昌是最早使用企业微信来助力基层治理的城市,也正在被多个城市效仿。
四
浙江义乌,江东街道鸡鸣山警务室,警务指导员黄鹏飞的企业微信收到一条微信发来的消息: “你好,我在网上申请了2万元的贷款,说要8000元的解冻费。”
黄鹏飞秒回:
“停!”
“你遇到诈骗了,钱转了吗?”
企业微信上,黄鹏飞每天都能接到几十条类似信息。
起因是,2020年4月,为了完善数字化警务建设,浙江义乌江东派出所引入了企业微信政务版。
警察用企业微信政务版,添加居民的微信为好友。群众用微信就能加好友、收消息、看到朋友圈。
以黄鹏飞为例,一年以来,他的企业微信,陆续加上了4670名辖区内群众的微信为好友。
有了这个平台,群众多了一个“隔空”求助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