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乡金融报
全国性金融行业媒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记录者、传播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ETOP  ·  台积电2nm、Intel 18A 首次工艺对决 ·  17 小时前  
哎咆科技  ·  iPhone 壁纸 | 美拉德色系高清壁纸 ·  昨天  
EETOP  ·  数字IC面试题汇总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乡金融报

一名银行员工的28年抗洪路

中国城乡金融报  · 公众号  ·  · 2024-07-24 19:39

正文


7月5日晚,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洞庭湖防洪大堤内侧,老谢一手握着手电筒,一手拿竹竿拨开一片片草丛,仔细查看是否有渗水或管涌。


老谢名叫谢小港,今年56岁,是农行湖南岳阳县支行员工。


6月下旬,岳阳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自6月28日开始,农行湖南岳阳分行辖内岳阳县、汨罗、屈原、君山、华容等支行60余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开展巡堤值守工作,老谢就是其中之一。


▲老谢(左)和当地村民在值守堤段。


这是老谢此次巡堤值守的第二个夜班,时间是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


每隔一小时,老谢都要和两名当地村民一起,在800多米长的堤段仔细巡查一次。不同于白天值班时的暑热,晚上更困扰大家的是密密麻麻的蚊虫,以及不时出现在草丛中的蛇。


但是老谢对这些早已习以为常、应对自如了:值班必带防蚊水,遇到蛇就用竹竿挑开,避免后面的人不小心踩到。对于老谢以及其他巡堤值守人员而言,最重要的是守好大堤,确保垸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老谢巡堤值守时拍摄的洪水和堤坝。


在老谢的记忆里,他是从 1996年 开始参与防汛抗洪的。那时的他还是二十多岁的“小谢”,当时他值守的是毛家湖大堤,年轻力壮的他光着膀子、冒着大雨从距大堤内侧几十米远的湿地里挖泥装袋。抗洪人员站成一队,把泥袋接力送上十多米高的大堤垒起来,抵挡堤外的洪水。


1998年 洪灾期间,小谢又主动参与了扛沙袋垒筑子堤的工作。


1999年8月 ,小谢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此后的年份里他逢汛必上,直至慢慢变成“老谢”。


“以前防汛从来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安全风险,直到 2016年 那次。”老谢回忆道,那天他在洞庭湖主堤防汛值守时,头顶的雨棚突然被一阵强风掀翻,他也差点随着雨棚被刮到水流湍急的湖里。从那以后,老谢在值守时总是穿一条有拉链口袋的运动裤,再把身份证放入口袋、拉上拉链。“万一发生意外被冲到他乡,或许还能通过身份证信息被送回故里。”老谢笑着说道。


▲老谢(右一)在值守堤段的活动板房里参加防汛现场调度会。


今年的汛情来势迅猛,岳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巡堤值守的指令后,老谢又首当其冲报了名。他说,作为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关键时刻就是要站得出来、豁得出去。


他所在的岳阳县支行今年组建了一支20人的巡堤值守志愿队,老谢是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有一些年轻小伙则是第一次参与巡堤值守工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谢值夜班时精力已经渐渐跟不上了,好在年轻人都很照顾老同志,让他尽量少值夜班,白班也尽力多帮他承担。


7月14日,洪水退去,老谢和同事们也圆满完成了此次巡堤值守任务。老谢说,在堤上的这17天时间里,支行的小伙子们都坚持得很好,被晒得黝黑的脸庞见证了他们在堤上的付出,“再有防汛任务,他们一定做得比我好,这也是一种传承”。


回首28年的抗洪经历,老谢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汛情少一点,这样老百姓也能安心些。


被问及是否觉得防汛值守很辛苦时,老谢说:“我这都不算什么,我们支行行长和一些防汛干部从这次防汛工作启动开始,就每天24小时守在大堤上,直到汛情结束。还有和我们一起巡堤的村民,他们也都在默默坚守。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人民子弟兵,他们的脸上、肩上都被晒得脱了皮,还一直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守护着我们的家园。”


文字:本报记者 胡蓉 通讯员 钟顺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相关链接:

洞庭湖畔,抗洪大考中的农行人




编辑:胡蓉

编审:李彦赤
责审:黄景莉

欢迎关注中国城乡金融报视频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