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材料站
科学材料站是以材料为核心,专注材料合成、表证及应用的知识分享型平台,同时致力于电池,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还原,材料合成与制备等科学研究 ,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材料、合理的解决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看透人性,你就能预知人生结局 ·  2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昨天  
龙岩图书馆  ·  2月23日(下午4时)妙妙绘本屋报名 | ...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马斯克抓出了一群美国吸血鬼,最大360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材料站

苏州大学冯莱教授、李晓虹教授, AFM:FeIr合金优化硝酸盐还原与活性氢生成的平衡实现中性电解液中氨的高效电催化合成

科学材料站  · 公众号  ·  · 2025-02-17 13:40

正文



科学材料站

文 章 信 息


FeIr合金优化硝酸盐还原与活性氢生成的平衡实现中性电解液中氨的高效电催化合成。

第一作者:熊杰

通讯作者:冯莱*,李晓虹*

单位:苏州大学

台湾碳能CeTech【W0S1011生碳布&W0S1011H亲水碳布】性能可靠 正品保证 科研必备!


科学材料站

研 究 背 景


将工业废水中的硝酸盐(NO₃⁻)转化为氨(NH₃)可获取有价值的能源燃料,同时实现环境修复。大多数工业废水接近中性,但是中性环境中的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反应(NITRR)通常面临质子供应不足的挑战,限制了NO₃⁻加氢反应,导致NH₃产率较低。因此,开发高效的中性NITRR催化剂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

在NITRR过程中,水裂解产生的活性氢(*H)为NO₃⁻还原提供氢源,但过量*H也会在催化剂表面耦合生成氢气(H₂),从而影响氨的生成效率。本文设计了一种FeIr合金催化剂,能够有效平衡NITRR与产*H,从而展现出优异的NITRR催化活性。



科学材料站

文 章 简 介


近日,来自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的冯莱教授与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李晓红教授 ,在国际知名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发表题为 “FeIr Alloy Optimizes the Trade-Off Between Nitrate Reduction and Active Hydrogen Generation for Efficient Electro-Synthesis of Ammonia in Neutral Media” 的文章。通过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反应(NITRR)可在温和条件下合成氨,具有低能耗、零碳排放等优势。但由于中性环境中水裂解的能垒高,导致活性氢(*H)供应不足,从而限制NO₃⁻加氢反应,导致氨产率较低。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我们设计了一种FeIr双金属合金电催化剂,能够有效平衡NITRR与产*H,从而展现出优异的NITRR催化活性。在-0.6 V(vs RHE)下,NH₃的法拉第效率达到97.3%,产率为11.67 mg h⁻¹ cm⁻²,优于Ir、Fe单金属催化剂和大多数文献报道的Fe基催化剂。此外,将NITRR与甲醇氧化反应(MOR)耦合,在2 V的槽压下实现了NH₃和甲酸盐的可持续生产,总法拉第效率接近200%。

图1. TOC图。



科学材料站

本 文 要 点


要点一FeIr合金纳米催化剂的可控制备

作者采用改良的溶剂热法合成了负载在泡沫镍(NF)上的FeIr合金纳米催化剂。

图2. FeIr合金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要点二:FeIr 合金纳米催化剂在NITRR中的优异性能

与其他参比催化剂(如Feref和Irref)相比,FeIr合金催化剂展现了更优异的NITRR性能,这归因于FeIr双金属催化剂对NO₃⁻的适中吸附和对*H生成的有效调控。

图3. FeIr合金催化剂的NITRR性能表征。


要点三:FeIr合金促进NITRR的机理研究

为阐明FeIr合金催化剂的硝酸盐还原反应(NITRR)反应路径,进行了一系列原位测试。在拉曼光谱中,977 cm−1和1045 cm−1处的峰分别归属于SO₄²⁻和NO₃⁻。随着反应的进行,SO₄²⁻的峰强保持稳定,而NO₃⁻的峰强逐渐减弱,表明NO₃⁻在催化剂表面持续消耗。此外,在反应进行40-50分钟后,出现了与NH和NH₂相关的两个峰,表明这些中间体的形成。结合原位差分电化学质谱(DEMS)技术,进一步证实了NITRR过程中生成了NH、NH₂、NH₃、NO、NHO和NHOH等中间体和产物,可能存在“NHO或NOH路径”。DFT计算表明,FeIr合金能够显著增强硝酸盐的吸附,调控*H的生成,从而促进NITRR过程。

图4. (a, b, c)NITRR条件下的原位测试。(d, e)NITRR的吉布斯自由能计算。

图5. (a, b)HER的吉布斯自由能计算。(c)H 2 O和NO 3 - 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能对比。(d)不同催化剂的DOS图。


要点四:NITRR耦合MOR共合成NH 3 和甲酸盐

为研究FeIr合金催化剂的应用潜力,我们构建了基于H型流动池的双电极系统。以FeIr/NF作为阴极,以已报道的NiMn-LDH作为阳极。结果表明,在NITRR‖MOR条件下,FeIr(−)‖NiMn-LDH(+)电极对在2 V下实现了NH₃和甲酸盐的可持续生产,并具有较高的法拉第效率和稳定性。

图5. NITRR耦合MOR的两电极催化性能。



科学材料站

文 章 链 接


FeIr Alloy Optimizes the Trade-Off Between Nitrate Reduction and Active Hydrogen Generation for Efficient Electro-Synthesis of Ammonia in Neutral Media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23705



科学材料站

通 讯 作 者 简 介


冯莱教授简介: 江苏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和2000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3-2007先后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在日本筑波大学(University of Tsukuba)工作,及洪堡学者在埃尔兰根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y of Erlangen-Nürnberg)访问工作。2007-2012年先后作为副研究员在中科院化学所工作以及作为外国人研究员在日本筑波大学筑波前沿研究联盟中心工作。2012年起加入苏州大学能源学院,先后获得“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项目。课题组主要从事电催化合成、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和新型碳材料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在Nat. Commun.,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Funct. Mater., Appl. Catal. B Environ.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H因子37。


李晓虹教授简介: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师从张新祥教授。2011年,美国阿克伦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导师为Peter Rinaldi教授。设计多维液体核磁方法对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结构有效进行表征。2009年,获 Dr. G. E. Wilson and M. P. Wilson(NMR Award)核磁奖。2010年,荣获美国国家化学学会颁发国家级“高分子学科卓越研究生奖”。2011年9月任苏州大学特聘副教授,硕导,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核磁中心主任。同年聘为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核磁专业委员会委员。次年任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核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科学材料站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熊杰 为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的2022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电催化绿色合成,作为第一作者已在Adv. Funct. Mater., J. Mater. Chem. A等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



科学材料站

课 题 组 介 绍


冯莱老师课题组研究方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