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字生命卡兹克
反复横跳于不同的AI领域,努力分享一些很酷的AI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看透人性,你就能预知人生结局 ·  2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  昨天  
龙岩图书馆  ·  2月23日(下午4时)妙妙绘本屋报名 | ... ·  2 天前  
蓝钻故事  ·  马斯克抓出了一群美国吸血鬼,最大360岁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字生命卡兹克

别笑,你可能也分不清这些视频是不是AI的。

数字生命卡兹克  · 公众号  ·  · 2024-10-08 09:30

正文

昨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拜倒在了一个AI视频的测试下。
就是给你10个视频,让你来选这是不是AI生成的。
我,一个专门做AI的自媒体,在一顿狂点之下,轻敌了,堪堪拿了60分。。。
我的小伙伴,有不及格的,有70分的,但是最高的那个也才90分。
痛。。太痛了。
我放其中的三个视频,给大家看一下:
你们可以评论区留言猜一下, 谁是AI谁不是AI, 反正我看的快眼花了。
友情提示: 这三不是全AI,是真有一个是真实的视频。
只能说,AI要是真的想骗我,有时候真的一骗一个准,我还得摇着脑袋说,这肯定不是AI。
我们都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对AI不是那么关注的普通人了。
被骗上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
比如之前一个案例,一个由“AI马斯克”背书的一家所谓的外汇公司轻松骗走了一名82岁的退休老人69万美元(大概495万元人民币)的毕生积蓄。
还有B站UP主滤镜粉碎机拍的视频,用AI口型驱动后的自己,骗走了老妈的2万块钱。
7月份,在X上还有个视频非常的火,就是所谓的拜登退出总统竞选后首次发表视频讲话。
但这个视频,其实就是彻头彻尾的AI。
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网友们全部麻了。
防不胜防,真的,当现在AI视频越来越逼真,在口型驱动、AI换脸技术几乎快没有任何门槛的情况下,一些伪造的视频,对一些对AI不太了解的人,几乎就是降维打击,难以分辨。
现在做这种视频,真的很简单,去年这种技术火起来的时候,就是2D数字人还有heygen那套让霉霉说中文,让郭德纲说英文,普通人用起来, 还稍微有点难度,效果也没那么好,语音不够真,唇形也有破绽。
一年以后,门槛几乎已经被拉到了0,而且效果也走到了你不仔细识别真假难辨的地步。
典型的如很多手机APP,我就不说名字了。
你直接上传一段念123456的视频,再加一段配音,直接就用AI对完口型完事。就跟很久以前影视圈的那群Idol一样,不背台词上来念123456,再后期配音。
现在AI更近一步,直接把这种技术,下放给了所有普通人。
现在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带货的短视频,是用12345+AI换出来的了,抖音上刷到太多太多了。
还有比如剪映里,有个视频翻译,你只需要上传一段你自己的视频,它就能把你说中文的声音,翻译成另外5种语言,口型还一模一样。
门槛低到有手就行,真的。
但是我觉得,做归做,在如今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知道如何识别是否是AI换口型做出来的AI视频,还是有必要的。
有两个我自己认为比较实用,也是可能为数不多的方法。
第一个,看口唇和牙齿。
我大概用一个故事来解释一下这种换口型的原理。用张三来举例子吧。
比如张三这哥们,最近迷上了做木偶戏。木偶戏本身都是肢体艺术,但是张三想更近一步,让观众看到木偶好像在说话。
于是,张三想到了一个很抽象的办法,先录下自己说话的声音,然后用橡皮泥给木偶做一个能动的嘴巴。 他把这个橡皮泥的新嘴巴安在木偶脸上,然后根据录音的节奏移动木偶的嘴巴,以便跟说话时候的口型对齐。
这样一来,木偶看上去就真的在说话。
AI对口型技术和这个木偶戏很像。它先找到视频中人物的嘴巴,然后根据声音创造一个新的会动的嘴巴,最后把新嘴巴"安装"到原来的脸上。
这种假嘴巴,如果你细看的话,还是会发现一些问题的,比如嘴巴周围可能有点模糊,像是用橡皮擦蹭过的那种感觉。
一些技术不是很好的AI对口型,他的嘴巴跟踪做的不是很好,还会产生轻微的抖动现象。
最有效的,还是认真看牙齿,至少现在的AI,还达不到那种完美一致性的牙齿的动作和物理效果,经常会产生一些奇奇怪怪的BUG。比如霉霉这个AI视频。
牙齿都重影了,都有好几层了。
这个东西你只要有心留意,或者只是多看几遍,肯定能还是能感觉的出来的。
第二个方法,就是看动作是不是重复。
这个对于每次都上传新的视频片段的做法是无效的,因为每次都是实拍换口型而已,但是可以有效的鉴别2D数字人。
比如这个 Reid Hoffman和自己AI分身访谈的视频。
你会发现,这个AI分身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重复的动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