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时评
《广电时评》杂志官方公众号,权威声音、专业评论、行业风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都是爹字头,为何一个上头一个下头?丨睡前聊一会儿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时评

突破传统的教与学,《音乐大师课》用音乐为孩子筑梦

广电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8-01 21:44

正文


自闭症儿童赵弈站上了《音乐大师课》的舞台,从容的演唱了一首《最美的光》。对于赵弈和同为插班生的小花而言,音乐是希望更是力量。节目试图在16位孩子之外,发掘音乐更多的社会意义。

7月30日,《音乐大师课》音乐老师谭维维的班级迎来了一位“来自星星的”插班生,他有着干净的嗓音和清亮的眼睛,以一首《最美的光》征服了在场的老师和观众。


他就是7岁自闭症儿童赵弈。


赵弈在《音乐大师课》唱“最美的光”


在与现场音乐老师交流过程中,音乐老师杨钰莹发现他从走上舞台开始一直爱动。谭维维解释道,赵弈刚刚上课时,精力有些不集中,沟通比较困难,会一直动来动去。后来邀请学生七七和扎西与赵弈一起带上翅膀,用舞蹈的方式诠释《最美的光》中“天赐我一双翅膀,我会看到那最美的光”的画面,“他们玩的特别开心”。在谭维维看来,“对待他,跟其他的孩子一样,这是最好的方式”。


在汇报表演中,当被班主任问起是否会弹钢琴,赵弈则直接走到台下的钢琴面前坐下来,很自然的和大家互动,问大家“准备好了吗?” 之后一曲《两只老虎》,得到朋友们积极的呼应。


“今天的他已经不一样了。”在音乐的陪伴下,赵弈的性格越来越好,这令赵弈爸爸备感欣慰。



“音乐是温柔的,像彩虹一样”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自闭症儿童通常沉默寡言,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2岁半就开始接受自闭症康复治疗,5年间,赵弈和他的父母都无法摆脱来自生活上的沉重压力。然而和中国近1000万的自闭症患者相比,赵弈无疑是幸运的。一方面,他的父母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希望;另一个转机,则是在这个治疗的过程中,有人发现了赵弈对音乐的天赋。 


音乐拥有无形的力量,像“最美的光”点亮了自闭症儿童的心窗。有一天,康复中心来自音乐学院的志愿者老师发现赵弈对音乐特别敏感,钢琴老师也一直称赞他是上钢琴课的80个孩子中学习速度和理解力最强的一个。



“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们在网上看到赵弈的视频,作为康复治疗比较成功的自闭症患儿,他的成长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音乐大师课》总导演姚小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一首《最美的光》,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赵弈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


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温柔的,像彩虹一样”,赵弈在《音乐大师课》的舞台上如是说。


所以当赵弈在《音乐大师课》的舞台上,坐在钢琴前自由弹奏,脸上露出了未曾有过的快乐笑容,那便是音乐带给他的。


“我们的孩子,他们不一定深谙乐理和节奏、不一定有很好的唱功,但音乐对他们一定有特别的意义。”姚小莹说。



节目现场,除了赵弈及他的父母,还有一位嘉宾的到来也引来了观众的注意,那就是赵弈所在康复中心主任林婕。提及治疗自闭症的误区,林婕表示,国家对于自闭症儿童有很好的扶持政策,赵弈来到康复中心,所有的训练都是免费的。应早发现早治疗,不要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康复期。“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音乐是很好的媒介,很多孩子不会说话之前他会哼曲调、会唱歌,我们针对性的开设了‘音乐模仿课’‘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中与我们沟通。《音乐大师课》为赵弈开启了‘希望之光’。”


音乐课更是人生课

经过近三季的锤炼和打磨,《音乐大师课》也在不断的寻求新的突破与创新。观众也希望,在每一季固定的16位小朋友之外,能够有一些新鲜血液加入进来。


这就为第一位插班生小花(切吉衣花)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穿着民族服装进来,带着淳朴干净的笑容,所有人都被她吸引了。”这是节目组对小花的第一印象,当时导演们都以为她唱歌会很好听,结果却发现她对乐理和律动完全没有概念。



“她干净的笑容和想做一名‘音乐老师’的梦想感染了我们。即便她音乐功底不足,我们也想给她一个去接触、学习的机会,这对她音乐梦想的实现也是很好的促进。”姚小莹回忆道。


为此,《音乐大师课》打破常规插班生规则,为小花安排了两期节目(两节课)。从完全不懂乐理和节奏,到通过杨钰莹、李偲菘的辅导顺利唱完《虫儿飞》,“她是在音乐中寻找力量,而不是很功利的歌唱”,这点也打动了在场的观众和老师。


姚小莹最初并没有把节目定义为公益节目,但节目的初衷和内核很清晰,“它不仅是一档音乐节目、一堂音乐课,更是一堂人生课。公益只是在节目内核的驱动下,潜移默化地浸入其中”。



“一档节目要有‘引领’的勇气”

从融入世界非遗侗族大歌元素的《稻香》改编,到插班生环节的设置,《音乐大师课》一直是带着“社会责任”去做策划,坚持“以终为始”的制作理念。


以《稻香》改编为例,《稻香》是回归自然和田野的曲风,侗族大歌则是诞生于大山中的音乐。“他们在内容方面有相通的‘点’,在此基础上,通过优秀编曲团队的改编融合,世界非遗元素不用占很大的篇幅,只需‘惊鸿一瞥’,就足以让孩子和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档节目要有‘引领’的勇气,而非一味迎合。”《音乐大师课》在用实际行动告诉观众,一些未得广泛传播的音乐类型底蕴浓重,也很好听、很值得接纳和喜爱。


“《音乐大师课》制作的初衷是让孩子在这里学习音乐知识、形成独立性格和思维方式。其中的教育意义,不单是探寻音乐本身的故事,更是找到音乐与孩子的个性、家庭、性格等息息相关的点。这样做出来的节目才能让观众接受,不会给人音乐、教育两张皮的印象。”在姚小莹看来,节目本身与教育有关,会很自然的辐射到公益领域。在与观众的互动中,节目也考虑去关注更多的层面,“这也是作为媒体的责任”。


“紧抓儿童教育内核,把节目做得既‘有意思’又‘有意义’”。这是姚小莹乃至整个《音乐大师课》节目组的一个目标。 

作者:张月


编辑:刘鑫 张月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