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PP法制建设
PPP项目培训、PPP项目识别、PPP项目准备、PPP项目采购、PPP项目执行、PPP项目移交、PPP基金融资、PPP法律法规——18611706048;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培训中心、PPP 法制建设官网:www.cpppc.ne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PPP法制建设

正式批复!厉害了!中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总投资450亿!运营30年后无偿移交

PPP法制建设  · 公众号  · PPP  · 2018-06-08 15:49

正文

点 击 下 方 图 片 即 可 查 看 课 程 详 情!

来源:经济日报

浙江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新建杭州经绍兴至台州铁路全线初步设计的批复》。根据批复,杭绍台铁路新建正线从绍兴北站开始至温岭站,速度目标值每小时350公里,沿途设绍兴北站、东关、三界、嵊州、新昌、天台、临海、台州中心及温岭等8站。


杭绍台铁路是国家首批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之一,由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联合体于2017年9月11日和浙江省政府签约。该项目可研批复总投资约448.9亿元,资本金约占总投资的30%,其中民营联合体占股51%,是民营资本首次在国内铁路投资领域实现控股地位,标志着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迈入新阶段。

我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线路获批复


浙江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新建杭州经绍兴至台州铁路全线初步设计的批复》。根据批复,杭绍台铁路新建正线从绍兴北站开始至温岭站,速度目标值每小时350公里,沿途共设8个车站。


新建的杭绍台铁路起于绍兴北站,沿途经过嵊州、新昌、天台、临海后到达台州中心站,然后继续南下,终到温岭,新建正线全长226.556公里。



杭绍台铁路是国家首批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之一,由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联合体于2017年9月11日与浙江省政府签约。


杭绍台高铁项目投资448.9亿元,其中, 由8家民营企业组成的民营联合体占股51% ,中国铁路总公司占比15%、浙江省政府占比13.6%、绍兴和台州市政府合计占比20.4%。


社会资本首次在铁路投资领域实现绝对控股。该项目合作期为34年,其中预估建设期4年,运营期30年。 项目采用PPP模式运营,由项目公司全权负责杭绍台铁路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及维护,运营期满后无偿移交浙江省政府或浙江省政府指定机构。


目前,杭绍台铁路已经开工,根据此前的计划 预计将于2021年底建成。建成后,浙江嵊州、新昌和天台三县市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


社会资本“入铁”政策不断加码


为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国家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个专门文件。


2013年8月19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提出,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


2015年7月10日,五部委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对铁路的投资,出台28条支持政策。


2015年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社会资本投资铁路项目示范工作的通知》发布,《通知》公布了首批八个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根据通知,示范目的为打通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最后一公里”,发挥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带动作用,探索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


↑首批八个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


2016年6月6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针对《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进行政策解读,其中指出铁路建设不能再靠国家投资单打独斗,必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2016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就进一步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相关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提出了具体要求。


……


专家:引入民间资本利于减轻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压力


同济大学教授、铁路专家孙章认为, 杭绍台铁路具有示范意义,是我国铁路远期发展的建设运营趋势 。国有投资在基础设施的投资上不再追求成为绝对控股方,只要参与,掌握总体运营情况就可以。



孙章介绍,中国铁路进入加速建设阶段,“十三五”期间还要加强沿海、沿江、沿边、沿“一带一路”周边地区的铁路建设,需要资金量巨大。 引入民间资本将有利于减轻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压力。


据了解,

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将杭绍台铁路项目列入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项目。


同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将杭绍台铁路列入全国“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名单,全国仅8条。


2016年11月,杭绍台铁路项目正式核准,并于年底开建先行段。


2017年9月11日,浙江省政府与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资本联合体签署杭绍台铁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投资合同。


中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总投资450亿!运营30年后无偿移交


作者 | 刘传

报道 | 投资界PEdaily


历经波折,中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终于尘埃落定。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浙江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新建杭州经绍兴至台州铁路全线初步设计的批复》。根据批复,杭绍台铁路新建正线从绍兴北站开始至温岭站,速度目标值每小时350公里,沿途共设8个车站。


至此,这条备受瞩目的高铁距离通车之日又迈进了一大步。2017年9月11日,由复星集团牵头的民营资本联合体与浙江省政府,正式签署杭绍台铁路PPP项目投资合同,开创了中国高铁历史先河。


一笔450亿元的投资:

民资占股51%,运营30年后无偿移交


负责具体实施杭绍台高铁项目的是复星集团旗下星景资本。资料显示,星景资本为复星集团唯一的的PPP投资平台,致力于高铁、城际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相关领域的发展。


建这条高铁需要多少钱?据了解,杭绍台铁路PPP项目可研估算总投资为448.9亿元,预计总投资约为409亿元,项目资本金约占总投资的30%,其中民营联合体占股51%,中国铁路总公司占比15%、浙江省政府占比13.6%、绍兴和台州市政府合计占比20.4%。


各方具体怎么出钱?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在项目公司51%的控股民资中,联合体各方根据认购份额出资并按认购比例享有权益。其中,复星商业占55.7%,星景资本占0.1%,宏润建设集团公司占25%,万丰奥特集团公司占15%,浙江省基投集团公司占2%,众合科技有限公司占2%,平安信托、平安财富各占0.1%。


除了社会资本首次绝对控股之外,杭绍台铁路也是首次采用PPP模式建造运营的高铁项目。这种投融资领域的新模式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意义——其对于拓宽铁路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资环境,打通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最后一公里”,促进铁路事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是我国铁路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需要指出的是,该项目合作期为34年,其中预估建设期4年,运营期30年。项目采用PPP模式运营,由项目公司全权负责杭绍台铁路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及维护,运营期满后无偿移交浙江省政府或浙江省政府指定机构。


盈利问题:投下的钱能收回来么?


既然是中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外界自然关心这笔投资的盈利问题。


对此,星景资本联合创始人方建宏接受媒体报道时表示,PPP本身的回报方式除了使用者付费之外,很多依赖于财政补贴。


他补充说,杭绍台高铁项目经过测算,民营联合体能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不过回报率并不高。其中收入包括使用者付费包括线路使用费、接触方使用费、广告等,另外还有政府的补贴,这部分已经在招标中明确规定,复星集团将根据绩效使用情况获得补贴。


当然,这笔账不能简单地这么算。方建宏曾向《经济观察报》表示,整个铁路还将为复星带来巨大的产业价值,复星可以利用这条铁路线路植入自身产业,比如大旅游、大健康等。在复星与当地政府双方的交涉中,复星未来还将会优先参与沿线土地的开发。


此外,方建宏表示,除了日常运营和周边开发带来的收入,回报来源是多方位的,复星将通过投资一条高铁铁路参与到高铁整个产业链的投资中,比如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股权投资带来的资本市场收益。


最后,还有地方政府的扶持。据悉,如果铁路运行后运输车次达不到双方制定的一个标准,地方政府将会为民资联合体提供补贴。


事实上,为了打消民企顾虑,在运营期前10年,政府会提供一笔可行性缺口补贴,具体金额通过与社会投资人磋商,竞争性确定。这笔钱不是固定的,会根据约定列车开行对数、超额收入分配等回报调整机制。


即便如此,因为涉及的投资额太大了,更多的民营资本仍然处于观望状态。毕竟,历史的教训摆在眼前,当年吃“民营铁路”的第一只螃蟹的经历仍留在大家的记忆里。


往事:“夭折”的第一条民营铁路


也许还很少有人知道,在两广地区深处,一条仅有 75.42 公里的铁路——罗岑铁路,从广东罗定至广西岑溪,早在 2006 年就成了吃“民营铁路”的第一只螃蟹。


在这条铁路中,国有资本所占股份仅为 0.15% ,剩余 99.85% 股份均为上市公司天津国恒铁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其中,国恒铁路公司是其建设方、运营方、业主单位。


按照项目计划,罗岑铁路 2006 年底动工,将于 2009 年建成通车。但即使有红头文件的保驾和政府层面的支持,罗岑铁路建设却并没有如预期一般顺利。


2009 年,有人公开爆料称,当地甚至还没开始征地,原因还是资金问题。根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资金不到位,罗岑铁路早在 2008 6 月份即已停工。而停工之前,铁路施工只完成了两处隧道中的极小部分,连罗岑铁路百分之一的工程量都达不到。


由于资金紧张,国恒铁路 2009 年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 21.9 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 21.13 亿元。通过此次非公发行,公司实现对罗岑铁路项目总投资 14.5 亿元。并重新规划了罗岑铁路的建设,计划于 2011 12 月通车。如今,这一条铁路继续烂尾,被视为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建设领域的“完败案例”。


高铁投资一度令 PE 机构疯狂


尽管罗岑铁路尝试受挫,但期间中国高铁飞速发展,国家在高铁建设上一直向民间资本抛“绣球”示好。


早在 2005 7 月,铁道部为响应政府提出的支持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就曾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但在当时,有意愿进入铁路市场的民间资本屈指可数,所以 2005 年的实施意见也基本沦为一纸空文。


紧接着 2006 6 月,铁道部推出了《“十一五”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方案》明确表示铁路投资要遵循“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此后,外部资金进入铁路行业的案例陆续涌现。


曾有一段时间,高铁投资一度令 PE 机构陷入疯狂。但在 2011 年之后,民资越来越不愿意投资铁路,除了当年的高铁飓风和接连的腐败案,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铁路投资属于建设周期长、负债率高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回报率虽然稳定,但不会太高,这对民资缺少吸引力。


与直接投资高铁建造的“高门槛、高风险”相比,高铁设备相关行业倒是成了 PE 机构投资的重点。


其中的一个案例,是香港挚信于 2009 年出资 4.5 亿元投资了高铁产业链的企业今创;另一个高铁产业投资案例,是武汉格瑞林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做水泥外加剂的民企,公司于 2009 年至 2010 年间引资,投资者包括深圳加利利投资、深圳创新投、天堂硅谷、湖北高投,以及红土创投等多家 PE


民资“高铁梦”:是漩涡还是金矿?


不过,由于缺乏话语权,民资对投资高铁一直存在疑虑。


不少 PE 机构担心,目前高铁领域亏损较为严重,一旦无法在运营方面取得主动权,就可能被拉扯进亏本的漩涡。京沪高铁就是前车之鉴。 2007 年,平安保险牵头入股京沪高铁,成为第二大股东,但终因在合资公司中“一无分红权,二无管理权,三无建言权”而意欲撤资。


2014 6 25 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发布了《铁路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借鉴了 PE 的运作模式,规定可以通过有限合伙制等方式设立子基金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但遭到诟病的是,该《办法》只有 PE 的外表却与 PE 的内核相去甚远。


一般而言, PE 的有限合伙人( LP )虽然也不参与基金的具体管理,但 PE 的运作却是非常市场化的。而按《办法》规定,中国铁路总公司是基金的主发起人;铁路发展基金委托投资管理人运作,投资管理人也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基金只能投资于国家批准的铁路项目和相关的土地开发项目;社会投资人作为基金公司优先股股东( LP ),只能获得稳定合理的投资回报,而不能直接参与铁路发展基金经营管理。也就是说,铁路基金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自己设立、自己管理、自己花钱,其实质仍然是依赖于政府信用向社会资本举债。


换言之,通过这一模式设立铁路基金,民营资本无法参与经营管理,现行的垄断体制结构没有打破,那么铁路投资运营效率也难以提高。


直至 2016 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布了 8 个铁路领域首批社会资本投资示范项目,复星集团牵头民资以“ PPP+ 产业 +PE ”模式参与杭绍台铁路,开创了民资控股高铁的先河,再次激起了民资对投资高铁的关注。


如今,随着杭绍台高铁设计获批,国内首条民资控股铁路正式驶入了轨道,民间资本朝着“高铁梦”又靠近了一步。这次尝试意义非同寻常,如果成功,不但可以一扫罗岑铁路的阴霾,还将成为民资进入高铁行业的典范。而最终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乌鲁木齐市学员合影


合作: PPP大讲堂拟设立 省级PPP培训办事处 ,办事处实行与当地某机构对点合作制度 欢迎有兴趣的各机构联系咨询合作事宜,PPP大讲堂学员单位优先考虑培训合作!

联系人:胡 平(培训部主任) 手 机:18611706048 (同微信)

日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