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建筑及场地现存的大多数开裂、局部塌陷等问题主要是
由于
地基及场地不均匀沉降
导致
,与场址下部煤层开采无关。
(1)地基及场地的不均匀沉降原因分析如下:其一,该项目所处场地土层不均匀,局部为填土,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差异较大,且具有湿陷性;其二,场地内无有效的排水系统,土层长期受外界水侵入,导致各土层发生不同程度的湿陷;其三,地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较差,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基抵抗变形的能力。
(2)各建筑现状存在的主要裂缝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包括墙体倒“八”字型斜向裂缝、窗(门)间墙中部的水平裂缝、窗台墙正下方的竖向裂缝、门、窗洞口上角部短斜向裂缝以及围墙照壁斜向裂缝、院大门洞口墙垛水平裂缝、围墙和照壁交接处竖向裂缝等,处于填方区域的建筑裂缝开展程度尤为严重,主体结构承重墙体多数裂缝宽度已达到5.0mm,围墙及照壁墙体裂缝最宽已达31mm,构件的竖向承载力和整体性已受到严重影响。
(3)单层房屋的端部墙体及二层房屋上顶层端部墙体存在的正“八”字型斜向裂缝以及各楼混凝土圈梁与墙体交界处水平裂缝是由于温度应力导致的变形裂缝;各建筑及围墙较长墙段的竖向裂缝是由于墙体材料自身收缩作用导致的变形裂缝。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裂缝的发展有一定的加剧作用。门、窗洞口上角部短斜向裂缝亦与不同材料的自身收缩有关。
(4)楼板构件以及挑檐板上的裂缝,均是受混凝土材料自身收缩作用所导致的收缩裂缝,属于非受力裂缝。
(5)楼梯局部开裂是由于楼梯构件的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以及上部结构倾斜共同作用所导致。
(6)部分房屋存在的屋面渗漏现象是由于屋面防水层破损、甚至失效以及楼板构件存在的裂缝共同影响所致。
(7)部分房屋墙体抹灰层的受潮现象是由于场地排水措施不当,导致墙体洇水所致;墙体抹灰层脱落是由于该楼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倾斜过大,造成屋面防水层撕裂破坏,防水失效,墙体内长期渗水以及冻融作用所致。
(8)室内地面开裂现象主要是由于地面下土体受水发生不均匀沉降所致,另外,室内地面的素混凝土收缩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院内地面开裂、塌陷主要是由于地面下土体受水产生不均匀沉降所致的。另外,该项目基坑回填土层的施工质量控制较差也会使基坑范围内地面裂缝有所加剧。
(9)散水及路面开裂、塌陷现象主要是由场地排水措施及填方区地基处理不当,致使场地下部湿陷性土层受水软化造成的。
(10)部分建筑存在倾斜率超过规范限值要求的角点
处于填方区的建筑所有角点的倾斜率均远超出规范限值要求,个别角点已超过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的限值要求,其地基已达到危险状态;此种程度的倾斜极易造成建筑物重心偏移,使结构产生附加的次应力,降低结构的安全度,甚至有可能形成整体失稳,已严重影响了结构的安全。
其余超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限值要求的角点,未超过《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2016的限值要求,其地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尚未达到危险状态。
(11)在检测鉴定周期内,该项目部分建筑的墙体裂缝发展趋势尚未稳定,表明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仍未完全稳定。整个场地在此期间仍有降水侵入地基,应尽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水患继续威胁结构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