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电子期刊《原富》2018年第6期总第38期
作者:
黄剑辉(
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原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
)
5月26日在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原富论坛主办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沙龙”第三十七次讨论会上,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原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分别长期战略、短期战术两方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及对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行分析。黄剑辉认为,特朗普是个讲究谈判策略的人,一系列措施都是有谈判套路可寻的。
黄剑辉: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再次来到未名湖畔,在这样一个周末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中美贸易摩擦,既是中国社会各界,也是中美两国的民众,还有全球都很关注的问题,借这个机会,把我们最近对这个问题相关的研究,跟大家分享一下。
要探讨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和走势,我想分中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来讨论。
一、从宏观角度来看中美贸易摩擦
首先,从中美两国的发展比较来看,站在中长期战略的视角,将中美贸易摩擦这个短期事件放在中美两国竞争的总格局下分析,能看得更准确些。例如,朝核问题,特朗普一会谈一会不谈的,中国对此就相对淡定。我们对于朝核问题,始终是三个坚持,坚持无核化,坚持整个半岛的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中国十几年来,从胡锦涛时期就是这三句,看得出这三句是稳得住,管得住的。所以研判中美问题,还是要从整个格局来看。
其次,从短期方面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当前贸易的现状是什么,对当前经济、金融有什么影响?对于中美贸易问题,我谈一下我们整体的研判要点。
从当今全球格局来看,还是美国跑在前面。改革开放初期,40年前的中国GDP占全球的1.8%,与美国差了很多。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虽然差距缩小了,但按胡鞍钢教授所说的要全面超过美国,我们认为还是不成立的。当前我们的GDP总量相当于美国的60%左右,而且后面紧跟的日本、印度实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从发展的基础来看,这里指的是从地理、人口、历史多个维度来分析。
第一,从地理情况看。中美两国国土面积相当。地理位置方面,美国的防御能力较强,美国的北边是五大湖,南边墨西哥湾,左边是太平洋,右边是大西洋。因此,美国是以航母与海军,海洋战略为主,而我们国家是陆海兼备的。
第二,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看。美国国土的2/3是平原地区,更适合人类的生活生产。此次贸易战中美国提出要多卖给我们农产品、页岩气,这也是和他的资源禀赋密切相关的。可见美国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是中国的人均占有量比较低。
第三,从人口规模来看。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倍,但中国已经步入低生育陷阱。最新消息,2019年中国将取消计划生育,最近有个说法是老龄化会威胁中国。人口素质方面,美国人口素质的增速是下滑的,中国的增长比较迅猛。历史背景方面,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中国是个移民少的国家,这对经济发展是有影响的。增长的稳定性方面,美国经济增长一直比较稳定,而中国一度落后,再奋起直追。
第四,从现状来看。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条件、基础设施、金融实力、财政实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医疗、劳动力、知识经济与创新等方面全方位对比,看一下现在状况如何,中国到底有没有全面超越美国?
从经济规模来看,2008年以后差距开始缩小,但我国人均还是较低,经济增速高于美国。供给、需求结构方面,供给端,美国是服务业、金融业占优,中国是以制造业为主;需求端,美国消费主导,中国是投资主导。2014年,中国工业占GDP42.6%,美国是20.7%。制造业,我们国家占GDP比重达35.9%,美国只有12.3%。这也是为什么中美贸易出现大幅顺差的原因。钢铁产量,中国的钢铁产量占全球49.6%,美国只有4.9%,美国铁锈地带产量已经很低了,只有7000多万吨,我们是8亿吨。工业发展方面,美国汽车产量为1210万辆左右,中国2015年是2450万辆,2016年是3700万辆。
农业生产方式,美国是以家庭农场为主,生产效率很高,在农产品方面是具有比较优势。基础设施方面,特朗普的新政提出来要搞基础设施,因为政治周期短,预计不会有大的改变。
公路网的密度、航空运输量、财政实力、财政赤字等方面。美国2015年,公共债务已经占到GDP的74%,近两年应该已经超过20万亿美元,超过100%了。R&D研发方面,我们投入力量确实不及美国,人均产出也是远落后于美国
从政策方向来看。可以看到,特朗普上台以来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与80年代初美国政策基本上大同小异。当时的共和党也是限制政府的干预,还要实行税制的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推行公平贸易。里根时期就是这些政策,只不过主要面对的对象是日本,所以才有80年代初的广场协议,政策的主轴是没有什么变化。
具体看特朗普新政,可以归纳为实用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财政赤字方面,全面减税,加大基建投资。贸易方面,用“公平贸易”取代“自由贸易”。外贸方面,用双边取代多边,他用双边谈判来取代WTO这种多边形式。例如,特朗普上台后取消了TPP。从战略方面来看,其实这对于我们国家是有利的。奥巴马时期的政策是战略上对中国挤压,尤其是后期,中国基本上周边四面楚歌,我们国家陷入战略困境。而特朗普是战术上步步紧逼,战略上对美国未来是有巨大伤害的。所以最近这一两个月,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我们国家的周边都很安定,印度关系转好了,日本现在也是跟我们非常友好。
金融监管方面,放松金融监管,上个月已经通过了一个《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修正案。可行性方面,我们觉得很多似是而非,而且互相矛盾,总体上减税可以为美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总的来说,这一年多美国的经济还是比较好的,去年GDP增速为2.3%,今年应该有望超过2.5%到3%,具体有待观察。去监管的政策,上个月刚刚通过的修正案,将会提升银行业的盈利能力。总的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特朗普的政策战略上对中国是有利的,中国面临的挑战还是战术层面的。
竞争合作的前景分析,基本结论是局部的贸易摩擦将会增多,但中国不会发生大规模的贸易战。五千年的文明史,深厚的历史底蕴,强调合作应该是主旋律,这也是中央一直倡导的。特朗普提出的“让美国再次伟大”与习总书记强调的“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觉得这两个目标应该是并行不悖的。
从增长的前景方面来看,在基准路径上,预判中国将在2027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按市场汇率,2049年,中国的人均GDP将达到美国的32%,按照购买力评价,考虑汇率的因素,有达到美国50%以上的可能,按高标准算有可能达到69%。基本上到2049年,中国建国100周年,人均GDP会相当于美国的32-69%之间,也就是50%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小平同志在1987年提出三步走的时候指出,到21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是什么意思呢?强调的是同一个时点。例如,2018年5月底这一天,日本人均GDP相当于美国的一半多一点,是中等发达国家。到2049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美国2049年人均GDP的一半时,中国也成为了中等发达国家,它和总量不是一个概念。
二、中美贸易摩擦对经济、金融的影响
2017年,中美贸易增长了12.3%,高于中国对外整体贸易增长的11.4%。有一个拐点,有几年是已经出现下滑的状况了。出口方面,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长11.5%,进口是增长了14.5%,进口的增速去年就比较快了,但是整个双边贸易逆差中,中美贸易逆差占了中国整体逆差的66%。有几年已经降了,去年又增长,今年一季度又增长了,中国对美的出口一季度的数据更快了。所以即便多进了美国几百亿的农产品和页岩气,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是不是这个贸易逆差一定能减少,我个人分析是有不确定性的。
从整体来看,中国对美的顺差占中国GDP的比重是在减小的,总量2017年是有所增加,但是占我们国家GDP的比重是有所减少。贸易结合度,双方的紧密度,先降后升,这一两年略微有一点上升。中国对美出口的依存度,美国对中国进口的依存度,双方的趋势略有不同。美国对中国进口的依存度这几年还是上升的,我们卖给他们的东西,并不是说越南、墨西哥就能完全取代的,加征关税、贸易战,其实别的国家的东西能不能一定取代中国产品,民众的购买,是有待观察的。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领域主要是电脑、手机、日用品、玩具、家具、服装鞋帽。
经济、金融的影响。如果美国采取保护措施,对于美国的危害方面是什么,好处方面是什么,对中国是什么样的危害和好处,最终将取决于谈判的结果。从做研究的角度来看,如果要征税对中国货币政策是有影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扩大内需”,央行也进行了一个百分点的降准,做好自己的事情,依托内需,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增强谈判的地位,这方面还是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
对于部分出口的行业,贸易战肯定会使企业订单下降、利润下滑。对于资本市场也是有影响的,近两三个月,其实对中美两国的资本市场都已经受到其影响了。特朗普今天发一个比较偏利好一点的消息,资本市场上去一下,明天又发一条要收一千亿惩罚性关税的消息,股市马上又大跌,包括香港的市场都有受到相关的影响。总体上来看,未来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易紧难松,防风险是监管的重点。
扩大银行业的开放方面,去年底中央就有研究,包括央行也在研究,银行业能不能加大对于外资的开放,征求我们国家中资银行的意见,我们写的意见是赞同加大开放的。你可以观察到,在这一轮服务业对外开放方面,银行业是冲在最前面的,博鳌论坛等各个场合,中央提出中国首先开放金融业,金融业里面银行业是立刻全面开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央行找我们去探讨时我就提到了,包括在第一财经,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我都是用压力、动力、实力、能力,这“四个力”来阐述今天的中国银行业,可以直面这种竞争和挑战。
压力,因为从压力来看,美国现在要减少贸易逆差,中国总要开放一些什么,不能说要减少贸易逆差中国什么都不开放,所以总要开放一点有压力的,而且加入WTO也有这个要求。
动力,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反复证明,开放能够促进改革、促进发展,像我们国家的汽车业、农产品是保护得最好的。汽车业高关税,结果保护出一个弱的汽车业。相反,手机、网约车、电商,我们国家从来没保护过,但是生长出来一个马云、阿里巴巴、腾讯,在中国的市场上,阿里和京东是击败了亚马逊的,他们并没有什么保护。我们的华为手机应该说目前已经击败了三星和苹果,我们对手机也没有保护。保护,只会保护落后,这是从动力来讲。
实力,今天中国的银行业在全球一千家里面,排在第一、二、四、六位的分别是中国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排在第二十九位,招行应该是排在十几位,前三十大银行里面有十几家是中资银行,实力到今天也足够了。
能力,今天中国的金融从业人员,经过多年不断的学习提升,我提过很多次,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市场,我们中资的银行都赢不了外资,我们这些金融从业人员又何脸面见家乡父老。我们是可以赢他们的,我有把握的说,咱们在伦敦、纽约是竞争不过美资银行、外资银行,是可以谅解的,在北京、上海,中国的土地上,中资银行竞争过外资银行,今天的中国银行是有这个实力的。
至于怎么去判断特朗普的出牌还有走势?我们跟政府有关机构也建议了,包括在座的各位,要关注一下特朗普《交易的艺术》这本书,1991年1月份出版的,也有翻译成《做生意的艺术》或者是《经商之道》,不同的版本。这里面说到了,谈判者要想办法将自己的立场广而告之,并且越耸人听闻越好,其中一个关键策略就是回击,并对失败者给予狠狠的回击。另一个原则是,成功的谈判者需要野心勃勃,这是特朗普三十年前在他的《交易的艺术》这本书里谈到的谈判的准则。
所以特朗普上台以后,包括他每天发Twitter,都不是脑袋一热发的,应该是可以看到,他这一年多上台以后,基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对外谈判的策略,还是他1991年出版的《交易的艺术》里面的套路,包括这次朝核问题,一会儿说要谈,一会儿又说不谈了,都是谈判的套路。
我就跟大家分享这么多,谢谢各位!
(资料来源:本文是作者在5月26日“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沙龙”发言的整理稿,已经作者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