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设计联
只做对设计师有用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字体设计  ·  大阪中之島美術館开馆的首次纪念展 ·  昨天  
字体设计  ·  训练各种字形技法 ·  2 天前  
阿昆的科研日常  ·  Matlab、Visio中的位置与尺寸—论文 ... ·  昨天  
阿昆的科研日常  ·  Matlab、Visio中的位置与尺寸—论文 ... ·  昨天  
ZaomeDesign  ·  BIG最新方案!如“裙子”般的芭蕾舞剧院 ·  昨天  
庞门正道  ·  机械昆虫~变身!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设计联

西安呼唤-国际艺术设计展,一场多元艺术交织的漫游展启幕

设计联  · 公众号  · 设计  · 2018-09-30 17:52

正文


西安所创造的历史深度与国际广度,

交织出了一座城池深沉又复杂经纬线。

历史积累、文化底蕴、新兴技术与当代价值等多元形态…..

如何参与到今日全球创新文化的图景当中?

西安呼唤—国际艺术设计展,

尝试特殊语境投影一种可能性与自我解答,

从离散地域叙事到共享全球的价值与责任。


处于二十一世纪全球政治与区域经济的时空交会处,西安呼唤一场国际城市与文化的复兴运动。借用英国The Clash乐队上世纪末的专辑名称,西安呼唤(Xi’an Calling)以广而告之的姿态邀请在地与国际艺术设计社群参与对话,共谋当代城市的复兴之路。



西安呼唤—国际艺术设计展尝试以有形、可触知的形式参与城市复兴议题的讨论,国际展由四个子展览组成,包括:二十世纪设计大师海报展、陕西明清皮影艺术展、新世代设计力量展,以及跨媒介实验艺术展。



展览透过传统文化遗产、宣传海报、文化商品、实验影像、纪录片、身体表演、建筑空间等不同领域的创意与实践来展现西安独特的文化活力。




[二十世纪设计大师海报展]

策展人:任华


艺术家都是选择月亮的,在澎湃的现实面前,他们以超强的敏锐度与艺术扩张力,激发观者对于平面世界背后的无限想象。粟津洁、Niklaus Troxler、久谷政树,三位世界级设计大师的一百余幅海报在展览现场集聚,通过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能够检索到艺术家在生命创作的各个阶段所呈现的思考纬度与迷人魅力,在现场,像是被丢入了视觉积木丛林,观者能够自行拼贴出艺术家不同视觉表达方式背后的图景体悟。




粟津洁是日本现代设计的奠基者之一,在平面设计以外涉猎环境艺术、实验映像以及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领域。1990年,他继老一辈设计大师龟仓雄策之后荣膺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与永井一正、田中一光、福田繁雄等人并列,成为日本现代设计无可争议的代表人物。



NiklausTroxler是目前活跃在一线的世界知名平面设计大师,上世纪七〇年代组织了欧洲最负盛名的爵士音乐节——维利绍爵士音乐节,并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专注投身于爵士节海报的设计,展开了一次次为世人所推崇和赞叹的设计探险和艺术实验。



久谷政树是日本将古典审美意识和现代设计完美结合的平面设计大师。他不断尝试将日本传统的漆器工艺、木镶嵌工艺、手工和纸工艺表现方式应用在自己的设计当中,表达自己对传统技艺的敬意,开拓手工制作的传统技艺作为新媒介的可能性。



[陕西明清皮影艺术展]

策展人:任华


如果想聆听历史骨髓里的声响,窥见古老岁月里的影子,皮影会是最好的时间注脚。正是得益于艺术多元碰撞、古今对话的理念,西安呼唤—国际艺术设计展不同于多数展览的单向引进,更重视在地化的艺术生命培植,将皮影这种最为古老的影像艺术,进行跨域跨时代的焕新呈现。



陕西被公认为中国皮影的发源地。近代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国影戏史略及其现状》中认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秦汉至隋唐当皆以其最盛。”从宋元到明清,陕西皮影已相当普及。近现代陕西皮影遍及陕北、关中、陕南的各个角落。皮影箱底数量多,艺术质量上乘。本次展出的皮影以陕西东路皮影为主。包含头茬、身段、神怪动物、桌椅家具、中景。



[跨媒介实验艺术展]

策展人:武小川、崔凯敏


这是一场跨媒介的奇幻冒险,光成为了一种表达的媒介,影像也是,玻璃、砖头、棉花、镜子、布…..更多更为丰富的材质被融入其中,利用各式技术工具,揉捏变幻,显现出多媒体的奇幻视象盛筵,因其实验性也兼具着危险与艺术探索间的平衡美感,新工具、新方法刺激旧观念,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在悉心拓展着艺术与新技术下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边界。


《云图境像》林欣杰

README-0914 崔凯敏

Light Bubble

Eness/澳大利亚


[新世代设计力量展]

策展人:张宁

对于新世代设计师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它督促我们以更敏锐的洞察力、更清晰的理性去面对技术与社会变革带来的巨大变化。然而,设计师们知道最基本的东西是不会变的——设计将不只是去满足于人的要求,而是更多的回应人们还没有表达的需求。



环顾四周,设计具现在我们生活中可见的图像、物件与空间,激发着我们跨越现实的围栏去寻找更多可能。从字体设计到想像一门语言、语法与发音、把蔬菜变成衣装,将音樂的波长、频率、周期转化成颜色、将视线与流动性融入建筑空间、或将学生宿舍的杂乱与日常转换成超现实的现场,新世代的设计师展现着无比的活力与不同以往的设计语言。




[建筑师如何构建城市]

从有巢氏建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所房屋,到各朝更迭的皇宫大庙,如今,循迹千年,建筑从最基础的庇护之所,拢括成长期的意识形态固化物,再到如今千城一面的全球同质化面前城市文化与个性的最直接彰显表达,已经过了数轮嬗变,不断被时代阐述。建筑与人、与环境、与未来的关系将被重新思考,空间也将脱离其物理性,成为更多内容的承载物。而建筑师,从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其文化语境、跨界能力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敏锐洞察力,都将成为其创作作品的重要肌底。



马岩松  MAD建筑事务所


他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路,倡导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通过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走向一个全新的、以人的精神为核心的城市。


《平潭艺术博物馆》

MAD设计的第三座博物馆建筑,平潭艺术博物馆目前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这座亚洲最大的私人博物馆。建成后的首展,将以曾今流失海外的千余件国宝级藏品亮相世人。


《鱼缸》

我们在寻找/鱼在城市中的生活空间/人和鱼的状态/必须颠倒/鱼是主体/空间开始分裂/方盒子已经融化/低质量的方空间瓦解/机器的时代结束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