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晓博说楼市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联系方式:QQ:1527356260;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  ·  上海迪士尼,发布购票新规! ·  3 天前  
第一财经  ·  张文宏最新发声!事关长新冠 ·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多股涨停! ·  5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多银行宣布:提额!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刘晓博说楼市

她是北大毕业的“傻子”,抛夫离子50多年,只为一件逆天的大事!

刘晓博说楼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4-11 17:25

正文

转自:德国优才计划(ID:ToGermany)


自你勇敢离开以后,
从此就丢了温柔,
大漠荒山路漫长,
寒风呼啸,一眼望不到边,
风似刀割我的脸,

无言着苍茫的高原。

勇气,

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

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



她是出身优渥的江南女子,

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

她的人生本来有无数种可能性,

却偏偏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

她“抛夫离子”,

将自己从城市放逐到荒烟大漠,

每天爬黑黢黢的洞窟,

一爬就是整整54年,

她被人们骂为傻子,

可这位傻子,却今天,

让所有中国人都佩服到直呼逆天!

她,就是樊锦诗


1938年7月,樊锦诗生于北平,

后又生活成长在上海,

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家境非常优越,

是个不折不扣的千金小姐,

在爱好艺术的父亲影响下,

她打小就爱流连于博物馆、美术馆,

对历史文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20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北大,

但选择的却是考古历史系,

成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考古学生。



她在大学里最喜欢去的就是图书馆,

懵懂的少女在这里也邂逅了爱情。

一个叫彭金章的男同学,

总是比她早到,还帮她占位子,

他来自河北农村,为人朴实,

她们俩之间很少说话,

可爱情就这样在默默无言的关心中,

开始心照不宣,生根发芽。



1962年,24岁的她,

主动报名去敦煌研究院实习,

那时她心中的敦煌还只是,

她在初中历史课本上看到的模样。


当她远赴荒天大漠,来到莫高窟的面前,

第一眼见到敦煌艺术时

她被彻底地震撼了。




密密层层的洞窟里,

大大小小的佛像雕塑成千上万,

壁画飞舞,天女如梦如幻,

仿佛能洗净尘世一切存在和虚无。



如此壮丽恢弘,

犹如璀璨明珠闪烁光芒。

她至今都还记得初见敦煌时的美好:

“哎呀,好像进入了一个艺术的宫殿,

好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看的美是真美,

但在这里的实习生活,

苦也是真苦,

洞内是绚烂的神仙世界,

洞外却是灰暗的艰苦生活。



这里黄沙漫天,渺无人烟,

住的地方是破庙泥屋,

没水没电,连厕所也没有。

房子的天花板都是纸糊的,

会时不时“咚”地掉下一个老鼠,

她这个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女学生,

以前哪里见过这场面。



伙食也是和大城市天差地别,

一天只能吃两顿,食物是白面条,

配菜是一碟盐、一碟醋,

没有商店,听不到收音机,

看的报纸都是10天前的。



一次,她半夜想上厕所,

出门时突然看到,

两只绿得发光的眼睛瞪着她,

她吓得心惊肉跳以为碰到狼了,

急忙回到屋内,憋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早上出门,

才发现原来不是狼,是屋外的驴。



每天,爬蜈蚣梯进洞做研究,

她都是灰头土脸的,

可是敦煌的水那么宝贵,

整个实习期间,

她的头发几乎就没洗过。

在敦煌艰苦的实习终于结束了,

每个人心里重复的就一句话:

我不想也不要再回来了。



回到学校后,那时大她一岁的恋人

被分配到武汉大学去执教,

她也即将毕业,面临着分配,

这时,没想到,

敦煌写信到北大来要人了,

所有当时来的实习生都要。


父亲心疼她,断然不肯,

便写了封长信,

让她转交给学校领导,

可她也不成想当时哪来的勇气,

竟然求情信截了下来,没有转交。


每个人都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人的骄傲,

可许多人还不知道,这座历史文化宝藏,

在千年岁月里,历经战火动乱贼盗破环,

几乎已成了荒芜废墟,

拯救莫高窟是刻不容缓,

她想到这些,也想到,

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

那个生活艰苦的研究所里,

还有像段文杰,常书鸿,

这样原本也很“派”的艺术家们,

他们为了拯救敦煌莫高窟,

宁愿活得像个农民似的。


有些事,注定是要有人要去做的,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她剪去长发,留着男生一样的短发,

风华正茂的她,义无反顾背起行囊,

离开都市,离开恋人,

毫不怨言地就此过起了,

大漠里苦行僧般的生活,

之前那些让她害怕的东西,

她也不再感到害怕了。



一年后,当恋人彭金章千里迢迢,

跑来大西北看她时,

一下傻眼了,他心爱的姑娘,

已经完全没有了城市的味道,

她变土,变丑了,

吴侬软语里夹杂着沉重的砂砾,

哪还有那个俏皮的上海姑娘的样子?


北大老师曾承诺3年后,

就将她调回武汉让他们团聚,

看着对敦煌无比爱恋的她,

他感觉出这已变得遥遥无期……

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彼此,

这是一场无言的爱恋,

无言却铿锵有力,坚韧无比。


每隔一二年,她就有20多天假期,

每次,她都趁这段时间去见他。

1967年,她们在武汉,

利用假期时间,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1968年,第一个儿子出生在大西北,

5年后,二儿子也在大西北出生了,

这期间,她工作太忙,

只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宿舍,

用小被子一包,拿用绳子捆着,

有一次,她一进门,

发现孩子,竟然从床上掉了下来,

而且掉到煤渣子里,

脸上全是花,

那时孩子才五六个月大。


每当提起这段经历时

她一向笑容和蔼的脸上,

就会露出了难受的表情。




当时为支持她的事业,丈夫毫不犹豫地,

将儿子们接到身边,当起了超级奶爸。

把青春奉献给了敦煌研究,

必然有些东西就要舍弃了,

她曾对孩子们说:

“你们爸爸是我们家的功臣,

没有他的支撑,

这个家庭可能就散了。”




之后她们有过很多可以团聚的机会,

领导看到她们常年两地分居的状况,

同意她的调离,

可她已经深深爱上了敦煌,

这份爱已扎根于她的心底,

融进了她的血液。


 

还记得你,
答应过我不会让我把你找不见,
可你跟随,
那南归的候鸟飞得那么远......




他早就看出妻子的心思:

既然你不能来,那我就过去。

他也毅然抛弃了自己在武汉的一切,

带着儿子们跟她一起在敦煌生活,

他只为成全了妻子的敦煌梦。



相恋在图书馆,相守在莫高窟,

这对年近50岁的夫妻,

分离19年后,

终于可以再次团聚。



时光荏苒,风沙、艰苦和寂寞,

不停地让一些人离开,

而她从青春到白发,

始终无怨无悔的留在了这里。



1998年,60岁的她,

成为了敦煌研究院院长,

在任期间,她带领工作人员,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

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

涉及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

敦煌遗产走上科学保护之路。

她刚上任,就面临一个大难题,

当时全国掀起,

“打造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热潮,

有关部门要将莫高窟捆绑上市。

她心急如焚,四处奔走,

她认为莫高窟是国家的财产,

人类的财产,不能拿去做买卖。

如果莫高窟被破坏了,

那她就是历史罪人。

任何人都没有权利,

将留给子孙后代的文化遗产,

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中。

这个勇敢的女人挺身而出,

不畏权势,在她的坚持下,

终于让莫高窟没有沦为商业工具。



她还首提国际合作,利用先进技术。

进行洞窟环境监测,抵御沙漠侵袭,

在对外合作中,

她将维护国家利益不受损,

保护敦煌研究院的声誉不受损,

作为自己永不突破的底线。

她还改善了研究院住宿条件,

为研究人员家庭团聚四处奔波,

为年轻人争取出国进修的机会。

在她的领导下,敦煌研究院,

已形成成熟的管理架构和人才架构。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

这个与世隔绝的敦煌研究院,

因为她,竟然在全国文物保护界,

拥有位列第一的博士生数量。



慕名前来欣赏莫高窟的游客很多,

到黄金周,

日接待游客数量甚至超过2万人。

每个游客都会影响洞窟内,

温度、湿度、空气的变化,

而加速壁画的退色,盐化。

       

不让看不行,看坏了也不行,

她站着想的是莫高窟,

躺着想的也是莫高窟,

她好怕有天一觉醒来莫高窟就不见了。

她深知莫高窟迟早会消失,

但是她希望它能消失得慢一点。



2003年,

莫高窟在国内首创了旅游预约制,

游客人数得到有效控制。

大家都骂她傻,说她有钱不赚,

可她说:我看世界上的事情,

很多都是傻人做的,

没有点傻的精神,是做不成事情的。



控制住游客数量后,

她又开始思考,

怎样能让减少入洞游客对洞窟的损害。

她异想天开,想到是不是,

能让莫高窟数字化,

让游客在洞外就能观看。


当时,她对数字科技一窍不通,

这种技术也远远达不到,

大家都叫她别傻了,

可这个在黑暗洞窟里,

摸索50多年的女人,

绝不是一个普通女人。



经过她十年的坚持和打磨,

全球首部以“石窟艺术”为表现题材的,

超高清8k数字球幕电影,

高清球幕电影《梦幻佛宫》终于问世。

电影在石窟外放映,

却同样能让游客感受莫高窟的美丽。



 她仍然没有停下脚步,

这个逆天的女人有了更大的理想,

她知道敦煌最终是要没有的,

但她希望它还能存在1000年。


 

她为每个洞窟,

每幅壁画、每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

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2016年4月,网站“数字敦煌”上线,

游客不必去敦煌,

就能参观莫高窟的美丽。



网站提供全景漫游体验,

点击洞窟,镜头就跟着鼠标走。

场景真实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谁能想到这样高科技的成品,

竟是出于一个七旬老奶奶之手呢?

这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瑰宝,

终将会退化、消失,

这些数字影像将长留人间,

延续着莫高窟的魅丽传奇。



她还推动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

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的公布实施,

领衔出版了,

《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第一卷,

被称为“精致绝伦、佩服之至”,

她对敦煌的贡献巨大,

连季羡林先生都赞她“功德无量”。


对她来说世上只有两件事:

那就是敦煌和其他事。

有记者想采访她,

她一开口就是:我的故事很简单,

不要写我,多写点敦煌,

要不是敦煌人家知道我是谁?

那不是我的荣誉,那是敦煌的荣誉。

有一天我成灰了,历史在这儿。


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

写着这样一句话:历史是脆弱的,

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

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

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

她指着这面墙说,如果她要死了,

让她留一句话,她会写:

“我为敦煌尽力了。”


“看莫高窟,

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

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莫高窟以缓慢却不可逆转的速度消逝着,

但她却拼着命要把它们记录下来,

送到子孙后代的眼前,

是她赋予了敦煌莫高窟这样的生命。



近日,一向低调的她,

因为丈夫太喜欢《朗读者》这个节目

从而接受董卿的邀请,

登上了《朗读者》的舞台。



当她走进演播厅时,

董卿说自己心头一热,

心想这样一个瘦弱的身躯里,

怎么会蕴藏着这么大的能量?



敦煌女儿的敦煌岁月,感人至深……


茨威格说:

“勇气像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

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

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


她,

25岁,只身前往敦煌,

30岁,在废墟中保护敦煌,

40岁,让敦煌实现现代化,

60岁,接任敦煌研究院院长,

76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竣工

……

樊锦诗,锦绣如诗,

51年,从青春到华发,

是她的勇气,

让敦煌有了改变的机会,

今天我们所有中国人都会,

为您“逆天”的勇气点赞!


《一席》论坛演讲,时长1小时3分28秒


欢迎关注下列微信号:


财经主张

为你做资讯的减法,更少的阅读,更多的收获,欢迎关注“财经主张

微信号:tttmoney9


↑↑↑长摁二维码看看


天天说钱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欢迎关注中国财经微信号20强之一的“天天说钱”

微信号:liuxb0929

↑↑↑长摁二维码看看


楼市参考

楼市扑朔迷离,让我们告诉你真相。欢迎关注位居中国房地产类微信号前10名的“楼市参考”

微信号:house0929

↑↑↑长摁二维码看看


博闻财经

欢迎关注中国财经微信号30强之一的“博闻财经”

微信号:tttmoney

↑↑↑长摁二维码看看
推荐文章
第一财经  ·  上海迪士尼,发布购票新规!
3 天前
第一财经  ·  张文宏最新发声!事关长新冠
4 天前
第一财经  ·  多股涨停!
5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多银行宣布:提额!
5 天前
肌肉男训练营  ·  巨石强森训练搞笑集锦,逗死了
7 年前
掌上北京  ·  520,去哪?有人想撩你,约吗?
7 年前
CEO智库  ·  远离身边的道德婊!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