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某校七十周年校庆引发的一系列争议进行叙述,探讨了在校庆中如何对待校友的问题,以及在校庆时对校友的不同待遇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价值观偏差。
某校七十周年校庆在收集校友信息时强调了校友的级别,引发争议。反映了在校庆中对校友的不同待遇和权力崇拜的现象。
在校庆中,校友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副科到最高等级,而普通校友则归为“其他”。这种区别对待引发了人们对校庆真正意义的思考。
某知名石油高校校友的迅速转变态度让人瞠目结舌,反映了对权力的恐惧和对事实的认知偏离。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或许从未想到,他就任清华校长时的一段讲话90年后依然广为传诵。他或许更未想到,后代的人们还替他做了一点变动,将“大楼”改成了“大官”。
这几天北方某校引起了很大争议,该校七十周年校庆,收集校友信息时特意强调了级别,从副科到最高等级分明。
但如果你不是官员,那就统统归类为“其他”。
你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其他
。你是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其他
。你是我们普普通通的一员,正直善良勤劳,养活了妻儿老小,
其他
。
原本校庆,多年不见老友欢聚一堂,不分身份地位,向母校表达庆贺。然而不知何时却成了向权力献媚的一场表演。
这让丞相不由得想起了两年前的一件事,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落马被查。
这条新闻报道不到半小时后一条12年的新闻截图在朋友圈疯狂传播,《中南大学为杰出校友颁奖 5位省部级领导上榜》。
这所985名校也颇有特色,在提及杰出校友时着重强调了5名省部级校友,并详细列出他们的职位姓名,但到了科学家时只剩一“等”字。
四名科学家,假设每人姓名都是三个字,满打满算也就十二个字,但报道时还是嫌字多直接“
一
等了之
”。但对于省部级校友的介绍 ,又是副秘书长又是书记又是人大主任,甚至都没用简称,
头衔一个字都不少
。
转眼十年过去,当年的五名省部级校友已有三人落马,一名被处分。而四名科学家还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人类贡献着知识。
其实
早在二十年前的中国就进行过一场不小的争论,那就是校庆时如何安排校友座位。
这场争论其实无聊,都是校友按照入学年份就好,学长学姐学妹学弟,但是特色安排只好特色讨论。
当然了,讨论虽有深度,执行起来依然很有特色,毕竟前三排从来没变过。某校校庆甚至被校友集体讨伐,一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竟被安排坐在一名小小的科长后面。
当然了,这种排位有个后遗症,那就是无法应对校友未知的未来。
某知名石油高校曾出了个天官,校网主页遍布该校友照片语录,至于校内题字塑像抬眼可见。一日深夜该校友忽被报道落马,该校竟连夜铲除该校友的一切报道题字。
由于校内颇为气派的凉亭无法涂抹,用挖掘机直接砸毁拆除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