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ncounterAlpha
学习让金钱为我们工作的技能,开启通向自由人生的理财复利之路。遇见阿尔法,走自由之路,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扬州晚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2 小时前  
扬州晚报  ·  王楚钦、王曼昱,夺冠! ·  22 小时前  
惠济发布  ·  “冰雪”活动,开赛启幕! ·  昨天  
沈阳地铁报  ·  突发!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3 天前  
南昌晚报  ·  突发!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ncounterAlpha

投资中被忽视的基金公司文化及其影响

EncounterAlpha  · 公众号  ·  · 2020-04-08 22:43

正文

截止2020年4月7日,我国基金市场中已有150家公募基金公司,它们管理着15万亿的资产。 当前存量的公募基金已到达9821只,远超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 面对众多的基金管理人,面对琳琅满目的基金产品,投资者要如何做出选择呢?

(一)可隐约感知到的基金公司文化

公募基金的投资受清晰规范的合同和法律文件的约束,看起来大家都是标准化的产品。 但我们在投资实践过程中似乎也会感受到,不同基金公司的产品还是有差异的。

就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言,有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明星产品辈出,长跑健将云集;但有的公司则整体比较平庸,或者明星基金昙花一现。就指数型基金而言,有的基金公司几无指数基金布局,更重主动投资;有的基金公司则ETF、指数增强、smart beta密集布局,产品线齐整。

同在一个行业经营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为何若干年后各家公司的处境会有天壤之别呢?除了股东方、渠道方的支持,基金公司内部的制度建设与投资人才培养,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会影响基金公司的发展呢?

我认为基金公司的文化会对其自身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也是普通投资者很难去感受的。 但文化与公司价值观的影响确实存在,这可能影响着公司的投资人才培养,基金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投资的策略与方法。

(二)投资人才培养文化

首先来看文化对基金公司与投资人才的影响。

有的基金公司有着优良的青训系统,能够源源不断地 把刚入职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研究员再培养成优秀的基金经理。 有的基金公司在业绩考核上十分人性化,容许基金经理差异化投资,在其业绩暂时落后时也不会额外施压。 但我们也见到了很多基金公司 不擅长培养投资人才, 留不住投资人才 ,在 对基金经理的业绩进行考核时 太急功近利

我们常说, 耐心是最大的美德。 成功的投资者要拥有这样的美德,基金公司想要基业长青,缺失了耐心的文化怎么能行呢? 投资人才的培养与成长需要耐心,优秀独到的投资策略获取超额收益也需要耐心。没有耐心就很难有匠心,没有匠心就很难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三)产品研发与销售文化

再来看文化对基金产品及产品收益的影响。

基金经理的硬实力会影响基金产品超额收益的获取,那么基金公司的文化会影响什么呢?我认为影响的是 什么时候发行什么基金产品,什么基金产品我们公司不发行。 这两点会直接影响基金公司产品的绝对收益情况。

合适的时机发行合适的产品,并将其推介给合适的客户投资,是一只基金为大多数投资者带来满意回报的关键。 牛市末期发行权益类基金,阶段性行情高点时发行迎合市场的主题投资工具,这都很难为投资者带来满意回报。

从基金产品看, 有的基金公司专注于主动权益投资,公司的产品少而精,且几乎个个自成立以来都是正收益。 这样的基金公司在产品的研发上有所不为,但公司产品的美誉度却很高,比如 兴证全球基金、东方证券资管、中欧基金等等。

(四)投资文化

最后我们来看文化对基金公司投资的影响。

虽然每一家基金公司都会说自己坚持的是价值投资,但很显然 有人是认真的有人只是拿价值投资当个幌子。 到底是什么投资,嘴上说的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怎么做的。 虽然各大基金公司都在投资股票,但它们各自的投资文化是不一样的。

基金公司的重仓股一定程度上反映基金产品整体的投资风格
基金公司的投资文化会受到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投资总监、研究总监们的影响。 还记得上周列举的基金公司投资的十大重仓股吗?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有的基金公司整体投资偏向基本面投资,有的基金公司整体选股的投机性就很强。

为什么有的基金公司会在2015年抱团炒作乐视网、暴风科技等公司,而有的基金公司则坚决回避有泡沫的资产,旗下的基金几无投资高估值的创业板股票呢?我相信这是因为不同基金公司的价值取向不同因而出现了不同的投资行为导向。

若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 急功近利,担心自己公司的产品短期排名不如意而遭到投资者的赎回 ,那投资决策委员会就可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基金经理,迫使基金经理违背自己的投资原则去追逐热门股。但倘若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更重视长远, 更在意公司产品的美誉度而不是赚短期的管理费,投资决策委员会就会坚决制止基金经理博弈重组股,博弈泡沫股。

萧楠经理的路演中透露了很多基金公司并无耐心去培育差异化产品
基金公司不同的投资文化还决定了基金产品是否具有差异化。 有差异的个性鲜明的基金产品可能会阶段性地处于市场的对立面,阶段性业绩表现不佳 ,但从投资理念来看,这样表现暂时不如意的基金也并未做错什么,依然在遵照价值规律办事,基金公司有没有耐心去培育这种产品呢?很显然,并非所有的公司都有这样的耐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