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主:本未
《围城》
高中第一回读《围城》的时候,对书里的人物无一不嗤之以鼻,打心底里瞧不起这些道貌岸然者的做派。
现在再读,竟有一种惊恐:书里真是无处不寻自己的影子。
大抵是牵扯到了自己的缘故,一向吹毛求疵的我也多了几分宽容:在钱老犀利而显刻薄的笔触下,看到的倒少了几许可笑可鄙,多了几许可怜可悲。
《围城》的名气很大,即便没有读过的人,也大多听过这句对于婚姻的精准描述: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书里像这样贴切精妙而惹人会心一笑的比喻俯拾皆是。
写衣着暴露:
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了。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写老实人的恶毒: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生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写黄昏恋:
钱钟书一边在书里极尽刻薄讽刺之能事,将爱显摆好炫耀的人写的洋相百出滑稽不已,一边又不厌其烦的写着上面的漂亮句子,让人似乎隔着时空都能瞧见他老人家落笔时卖弄的得意。但这种矛盾反让我愈发喜爱钱老了,确实是个太有趣可爱的人。
这本书的主角方鸿渐,在战乱年代算个留过学的新派读书人,却不理学业,靠买来的假文凭充门面(时至今日还乐此不疲玩的克莱登大学梗就出于此),是个「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的人。
其形象可谓是入木三分,把很多所谓读书人的种种刻画的淋漓尽致:有一点自己的操守底线,但只要形势够紧迫、诱惑够诚意,便也不是多么牢不可破,反过头来还会自己劝慰自己的妥协与让步;肚子里有几两劣质墨水,受过异性的垂青,有些小聪明,就自命不凡,遭了现实的闷棍后,又变得敏感而脆弱;缺乏激情与野心,对生活的不如意选择默默忍受而非积极改变,与世无争而又于事无补。
想想自己有时凭空产生的优越感——粗略翻过几本书带来的缥缈虚无的产物——当真是无地自容了。
纵观《围城》,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但细细思索每个人的坏,倒也没有十恶不赦的地方。
方鸿渐的懦弱,孙柔嘉的心机,苏文纨的虚荣,唐晓芙的偏见,赵辛楣的张扬,说到底不过是平常人性里常有的构成。
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起承转合,整本书都是在写细琐而平淡的日常生活,只是钱老的幽默让本该有的寡淡去之无踪。
写恋爱、写婚姻、写社交、写传统与现代、写动荡与和平、写大家庭里的小别扭、写大环境下的小情绪,一个穷酸知识分子,几个不倾城的女子,几个不盖世的男子,却也让整个故事动人饱满、有滋有味。
都说《围城》是一部讽刺小说,我觉得并不尽然,或许称为世情小说更为合适:
微妙复杂各怀心思的人际关系,悲欢离合转瞬即逝的爱情婚姻,不正是此书所写吗?
刘看山邀请你一起,潜入时间之海,探寻属于你的「2024 支点图鉴」。点击【阅读原文】,一起回顾支撑你走过 2024 的那些人和事。
题图来源:《偷书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