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管学人
致力于为政管学人们提供优质的学科资讯和服务,促进学科发展、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
51好读  ›  专栏  ›  政管学人

[考研]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2024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政管学人  · 公众号  ·  · 2024-04-01 08:30

正文

[硕博招生] 第20240401期 总第1192期

本文内容转载自中传研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MRaTXO9DP3POqUdKim5Nw

内容版权归原官方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需转载分享本文,请注明“排版/格式来源于公众号[政管学人]”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

学院2024年面向港澳台

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构建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设计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支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信息传播学等交叉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融合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学校是国家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现有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科研资源丰富,实力雄厚。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传媒人才。面向未来,学校正全面布局智能传媒教育,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通过实施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从国内一流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的三个跨越,实现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奋斗目标。


一、报考资格


(一)考生所持身份证件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港澳地区考生,持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2.台湾地区考生,持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二)学位条件:

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的考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若学位授予单位在国(境)外,则还须具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三)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四)有两名(或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书面推荐。

(五)报考法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应符合内地(祖国大陆)当年招收相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定的其他报考条件。


二、报考点


根据教育部安排,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5个报考点负责招生信息发布和考生报名咨询、联络等工作。报考点信息如下:


1.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联系人:秦彦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电话:010-68945819,图文传真:010-68945112


2.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院),联系人:黄建业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邮政编码:200092,电话:021-65982683,图文传真:021-65988292


3.广州: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联系人:陈瑶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电话:020-38627813,图文传真:020-38627826


4.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联系人:李丹华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号联合出版大厦14楼1404室,电话:00852-28936355,图文传真:00852-28345519


5.澳门: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联系人:邝子欣

地址:澳门约翰四世大马路7-9号一楼,电话:00853-28555533,图文传真:00853-28355427


三、报名


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现场)确认以及网上缴费。网上(现场)确认及网上缴费由各报考点组织。


(一)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 4月1日至4月7日

2.考生应在规定报名时间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http://www.gatzs.com.cn/ )浏览报考须知,按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可修改信息,也不可补报名。

3.考生报名时只可填报我校一个专业及方向。

4.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现场)确认

网上(现场)确认工作由各报考点组织,所有考生均应按报考点要求对报名信息进行网上(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各报考点自行确认和公布,逾期不再补办。报考点信息详见“二、报考点”。


(三)网上缴费

请完成网上(现场)确认的考生缴纳初试报名费,网上缴费由各报考点组织,请关注“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http://www.gatzs.com.cn/ )发布的通知。


(四)打印准考证

5月1日至5月12日,考生登录“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http://www.gatzs.com.cn/ )打印《准考证》。


四、考核流程


我校2024年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核工作流程分为初试、复试、录取等环节。


(一)初试

我校2024年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采用全国统考试题,即综合能力(一)(科目代码Z001)或综合能力(二)(科目代码Z002),每科目满分150分。

1.初试科目:详见《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2.初试时间为:5月12日上午8:45—12:00。

3.初试所采用的具体方式,详见各报考点发布的相关通知。

4.初试成绩:按教育部规定时间在中传研招网(https://yz.cuc.edu.cn)发布成绩,请考生届时上网查询。


(二)复试

复试时间拟为2024年6月,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复试方式以届时中传研招网通知为准。

复试考核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外语听说能力等。

1.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时长不少于15分钟,百分制)

专业知识考核:以随机抽题方式,重点考核对报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综合性、开放性问题为主。

综合素质考核:结合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本科成绩、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对考生的专业素养、创新潜质、事业心、责任感、团队协作等进行考查;通过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进行考查。


2.外语听说能力(时长不少于5分钟,百分制)

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注:每个考生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考核、外语听说能力考核的总时长不少于20分钟。

复试成绩计算公式:复试成绩 = 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0.9 + 外语听说能力×0.1。

复试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五、录取


我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选拔的原则,对考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确保招生质量。


(一)总成绩计算

总成绩 = 初试成绩(归一化为百分制)×50% + 复试成绩×50%


(二)录取原则

各学院(研究院、实验室)根据考生总成绩高低以及综合表现,分别给出“建议拟录取”或者“建议不予录取”的意见。

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或复试小组的考核意见为“建议不予录取”者不予录取。

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考核的总体情况,对各学院(研究院、实验室)报送的拟录取名单进行审议,择优确定“同意录取”或“不同意录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