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川大学
做零售企业最信赖的知识服务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网川大学

商家3天非法获利83万元!制售伪劣口罩最高判无期徒刑!

网川大学  · 公众号  ·  · 2020-02-20 22: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你买的口罩是真的吗?


2月17日,一条微博话题 #黄智博涉嫌口罩诈骗被批捕# 窜上了热搜,而黄智博是作为一名乐华娱乐公司的签约练习生艺人,在全民抗战疫情的时刻,竟然以出售口罩名义实施诈骗。


经调查,黄某在贴吧上虚构出售口罩的信息,并虚构了交货地址,待买家将11.7万货款转入他的账户后,他便将买家拉黑,买家报案后,黄某很快被批捕。

图源:新浪微博截图


而就在前几日,另外一条话题 #安徽一女子疑似售卖捐赠口罩# 同样引起热议。2月1日,安徽合肥一女子声称售卖政府捐赠口罩的微信聊天截图在网络热传。截图显示,一位名叫“周周”的女子表示,她售卖的N95口罩,260元一包10个,并称为“政府捐赠库存”。配图显示,该批物资系棕润生态建设集团捐赠。

安徽棕润生态建设集团一名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贩卖并不属实,网传截图中的人员为口罩销售人员,该公司捐赠的口罩系从其手里采购的。

合肥警方2月2日通报称,经查,涉事女子周某琴所称的“政府捐赠库存”,实为其帮助他人采购捐赠物资的余货,非政府受赠物资。针对周某琴的不当言行,公安机关对其进行训诫。


疫情的爆发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而口罩这种平时并不常用的商品则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防护装备”。然而,货源相当紧张的口罩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进行非法牟利的工具。

商家非法售卖伪劣口罩

乱象丛生


在全民抗击疫情形势如此严峻之时,有人竟企图以假乱真,销售“伪劣口罩”“三无口罩”非法牟利。


图源:人民日报


假冒伪劣口罩横行

据统计,今年春节以来,广东省涉口罩诈骗警情同比上升两倍以上,达到日均超200宗,省公安厅共破获涉口罩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案件1128起,涉案总金额2909万元。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民众在渴望口罩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盲目性,双黄连口服液一夜之间被抢购一空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这让一些不法分子抓住了民众弱点,造假售假。

●17.5万只口罩被查扣,佛山警方现场抓获6人

1月30日凌晨,佛山警方查获了位于南海西樵的一个正在生产假冒名牌口罩的地下工厂,现场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查扣生产设备3台,N95等型号口罩(成品/半成品)共17.5万余只及生产材料80余箱。



●义乌查获制假团伙:15万余副“3M口罩”全是假货

1月25日,陆续有网友在微博爆料,在浙江义乌有小作坊在生产700万KN95假口罩,即将流入市场。后监管局现场查获“清轻”牌一次性口罩70箱,共计10万余只;无标识口罩11箱,共计5万余只。未发现网友所称的“3M”标识口罩。

仿冒品牌口罩 生产环境恶劣卫生堪忧

1月29日,一张微信群聊天截图在网上热传。截图显示,微信昵称为“止于亭下”的网友,在一个300余人的微信群内发布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图片及视频,并称350元一箱的成本,卖到8500元。

“止于亭下”发布视频显示,一间简陋的房屋内,几名未戴口罩、未穿工作服的工人坐在口罩生产机器前,徒手对生产出来的口罩进行分装,整个口罩生产无杀菌消毒环节。口罩生产房间的地板上堆放着众多生产出来的口罩。此外,这名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一个纸箱装有众多印有“一次性使用”字样的口罩,其品牌显示为“飘安”。

长垣警方捣毁的假冒伪劣口罩生产小作坊,无任何杀菌消毒设备。视频截图

“止于亭下”还表示,视频中是他老表(表兄弟)的厂子,7台机器,靠卖口罩,3天纯利润83万元。前期卖1500元一箱,“就这样,口罩生产环境不卫生还有很多人排队购买,能用就行。”

警方当晚即将犯罪嫌疑人程某(男,45岁,长垣市人)抓获,并当场查扣口罩生产机器7台,成品口罩3万余只及部分原材料。1月29日,程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


记者从河南飘安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生产日期为2月16日及只有薄薄一层的口罩,并不是其生产。其生产的医用口罩为3层。飘安集团生产的正规口罩名称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假冒的口罩名称是“一次性使用口罩”。

飘安集团生产的正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产品包装数量都是10只,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假冒口罩是20只装,且每只正规“飘安”口罩上都有“PIAOAN”字样。


非法销售假冒“3M”注册商标产品口罩 牟利260余万元

2月10日,北京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李东、李俞章、罗涵毅以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批准逮捕。

今年1月21日至26日,犯罪嫌疑人李东伙同李俞章、罗涵毅以每只2元至3元的价格从山东省高密市个体商贩处购得标注“3M”字样的口罩50余万只,购买金额共计140余万元,并以每只6.5元至12元不等的价格分销到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现已查明销售金额共计260余万元。


经查证,上述口罩系假冒“3M”注册商标产品,过滤效率数据不符合KN90标准要求。李东等人先后被公安机关查获归案。


各大电商平台严厉打击售卖假口罩行为


很多不法分子也开始将假冒伪劣商品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国内众多电商平台针对当前医用防护产品的打假专项行动也陆续展开。

阿里

阿里平台治理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疫情期间,阿里已拦截、删除可疑问题口罩57万件,15家店铺因严重违规被永久清退,其中5家被移送执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我们在此更呼吁所有电商平台,携手将问题商家拉入‘黑名单’,断绝他们在其他平台继续作恶的机会,一定要让违规者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图源:今日头条@驱动中国


2月17日,新京报记者从杭州互联网法院获悉,由于平台一商家售假口罩被苏州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淘宝网对涉事商户起诉索赔百万,并要求其致歉。

拼多多

拼多多“抗疫工作组”近期也公布了疫情期间平台医疗卫生商品管控治理情况。自1月23日至2月4日20时,因涉嫌临时调价、虚假发货、商品质量、商标侵权、假冒伪劣等问题,平台已在商品的上架前后累计拦截及下架了50万余件商品。


根据平台与店铺的商事约定,对涉及虚假宣传和蹭关键词的超过6000家店铺采取限制商品发布等处理措施,关闭清退超过40家店铺。

京东

京东方面表示,除了严厉打假假冒商品外,京东也对于哄抬物价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京东按照平台规则于1月28日、1月30日和2月2日,对处罚的违规商家进行公示,并清退了严重违规的7家商家,且永不与其合作。

电商平台对于假冒商品具有更多的主动监督职责,从本次各大电商平台对于假冒防护产品的打击力度来看,平台承担起到了相应的责任。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天猫淘宝| 疫情期间发货时间调整啦!


5小时进账200多万 , 疫情催热的“宅经济”带火了哪些行业?


连续15天免费公益直播 | 网川大学陪你打赢开年之战



◆ 网川大学公众平台,是国内领先的零售企业知识服务商网川大学线上官方发声渠道。网川大学公众平台整合行业、领域内的资源,赋能国内零售企业,提供前沿资讯、深度干货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