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微信推送模式又双叒叕变了!如果不想错过更及时、更优质的学术资讯,
别忘了点击右下角的“
”和“
”,科研圈日报每个工作日与你相见ღ( ´・ᴗ・` )
· 研究资助
国自然基金委获腾讯 5 亿元捐赠,用于资助博士生项目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腾讯公司正式签约。
腾讯公司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偿捐赠人民币 5 亿元,用于资助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项目)
,重点支持其中女性、西部、粤港澳大湾区获资助者开展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历史首次:国自然基金委接受小米 1 亿元捐赠,用于资助本科生项目
· 海外学界
受特朗普砍预算影响,美国两所大学暂停招生或招聘
受联邦资助大幅缩减以及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美国两所大学近期暂停了招生或招聘。
据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官方学生报纸《范德比尔特小报》(
The Vanderbilt Hustler
)消息,
范德比尔特大学近期将暂停招收博士研究生
。据悉,许多教师已收到通知,要求减少本招生周期的录取人数,甚至完全不招生。此外,据美联社(AP News)网站消息,当地时间 2 月 14 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常务副校长发布了一份
备忘录
,称
该校将暂停所有招聘活动,直至另行通知
。不过,该校研究生招生和兼职员工招聘将不受影响,特殊情况也将单独考虑。(《范德比尔特小报》,美联社,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相关阅读:
特朗普“新政”下,美国多所大学或暂停 2025 年招生招聘
· 人工智能
Grok 3 发布马斯克发布“地表最强 AI”Grok 3
Grok 3 已超越其他同类模型(图片来源:
xAI
)
Grok 3 直播间现场写俄罗斯方块程序(图片来源:
xAI
)
2 月 18 日中午 12 时许,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在 xAI 直播间发布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Grok 3
。此前,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Grok 3 是“地球上最聪明的 AI”
。
直播过程中,工作人员依次展示了 Grok 3 的问答、推理和搜索功能。测试结果显示,Grok 3 在基准测试中击败了 GPT-4o、DeepSeek-V3、Claude 3.5 Sonnet 和 Gemini-2 Pro。而在推理方面则超越了OpenAI o3 mini、o1、Deepseek-R1 和 Gemini-2 Flash Thinking。工作人员展示了利用 Grok 3 推理能力写代码的能力,并现场写了一个俄罗斯方块游戏。据悉,Grok Premium+ 会员将可使用 Grok 3 的全新功能,而 Grok 3 的 API 也将在未来几周内上线。此外,马斯克还在直播过程中透露,星舰(Starship)明年将把 Grok 3 和人形机器人 Optimus 带上火星。(xAI)
奥尔特曼宣布 OpenAI 将推出开源模型
奥尔特曼宣布 OpenAI 将推出开元模型(图片来源:
X
)
2 月 18 日上午,OpenAI 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在社交媒体发文,
宣布 OpenAI 将推出开源模型
。在社交媒体上,奥尔特曼发起了一项投票,并询问道:“对于我们的下一个开源项目,是做一个相当小但仍需要在 GPU 上运行的 o3-mini 级模型更有用,还是做一个最佳的能在手机上运行的模型更有用?”(X)
科学家用 AI 从头设计可介导多步反应的酶
设计出能催化任意化学反应的酶一直是计算蛋白质设计领域的核心目标。然而,从头设计具有复杂活性位点并能催化多步反应的酶仍是一大挑战。据《中国科学报》消息,在一篇近日发表于《
科学
》(
Science
)的论文中,诺贝尔奖得主戴维·贝克(David Baker)教授团队
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从头设计了新型的丝氨酸水解酶
,该酶可高效催化 4 步丝氨酸水解反应。
研究团队首先使用 RFdiffusion 生成了新的酶结构,随后,他们开发了名为 PLACER 的深度神经网络,通过模拟酶中原子位置及反应每个步骤中分子结合情况优化设计。尽管这种新设计的丝氨酸水解酶的催化效率仍不及天然酶,但其效率比
此前文献
报道的类似的酶已经提高了 6 万倍。研究团队计划通过微调进一步提升其催化速度和效率,以接近实际应用需求。此外,研究团队还希望能利用该思路设计出分解塑料的丝氨酸水解酶。该研究展示了 AI 在生物催化剂设计中的巨大潜力,为生物技术和工业催化剂开发提供了新方向。(《中国科学报》)
· 生态学
野生动物对地球的塑造相当于每年 50 万次极端洪水
动物不仅是地球的居民,也是大自然的建筑师。据《科学》新闻(
Science
News)消息,一项近日发表于《
美国科学院院刊
》(
PNAS
)的研究揭示了动物在塑造地球地貌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野生动物每年为重塑景观输出的能量相当于 20 万个季风季节或 50 万次极端洪水
。该研究强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地球地貌的重要性,同时表明可以通过引入重要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动物来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帮助人们应对侵蚀和洪水等环境挑战。
研究人员汇编了 500 余篇出版物后发现,495 种野生物种(不包括人类和海洋动物)会对地球景观产生影响,包括昆虫、哺乳动物、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结合这些野生动物的全球种群估计值,研究人员根据每种动物的大小和重量计算了其输出的总能量。结果发现,野生动物每年为重塑景观输出了高达 7.6 吉焦耳的能量,相当于 20 万个季风季节或 50 万次极端洪水。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对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的热带和亚热带生态系统的研究有限,这一数据可能高度保守。此外,对 5 种驯养动物(牛、绵羊、山羊、牦牛和野马)的初步估计数据显示,驯养动物对地球过程的影响可能比野生物种还要大几个数量级。(《科学》新闻)
· 工程
Meta 将独自建设全球最长海底电缆,连接五大洲
当地时间 2 月 14 日,Meta 公司宣布,
将建设全球最长的海底电缆项目——Project Waterworth
。该海底电缆跨度超过 50000 公里(比地球周长还长),连接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共五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