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乐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OFweek维科网  ·  CEO换帅!又一光伏龙头重大人事变动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特朗普!史上最强硬投资政策! ·  2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华为尊界S800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 ·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沪硅,突发! ·  2 天前  
OFweek维科网  ·  光伏目标100亿!又一行业巨头拟H股上市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乐居

牛玉平:林下鹅倌 丨 中国老村长㉝

广州乐居  · 公众号  ·  · 2019-07-18 18:49

正文

编者按: 他们,是美好乡村的“守护者”、脱贫建设的“领路人”。 他们扎根基层,架起村民、政府、企业等多方沟通的桥梁。 2019年5月20日起,乐居财经联合碧桂园推出“凤凰涅槃‘1+x’计划”,奔赴9省14县,对话“中国老村长”,挖掘一线脱贫攻坚的奋斗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年。 本期【中国老村长】河南省虞城县刘杨庄村牛玉平。


出品人 丨贺寅宇

总策划 丨陈海保

统筹 丨王川 潘宇凌 王敬宾

撰文 丨宗隆隆

摄影摄像 丨刘西常

编辑 丨赵星雯


对鹅的喜爱,古时有李商隐《题鹅》“眠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极浦云”,有杜甫描绘的《舟前小鹅儿》“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时至今日,还有年届六旬的“老村长”牛玉平林下养鹅,书写一段快乐的养鹅脱贫故事。


清晨四点,晨曦微露,牛玉平已经早早起床。 他推开鹅圈门,拌料、喂食、赶鹅,手脚麻利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四周都是牛玉平的果园,枝头果实累累,树下鹅叫此起彼伏,一只只肥硕的大白鹅漫步林间,三五成群,憨态可掬。


“要趁早上凉快把鹅赶到果园里,这个时候虫多草肥,正好吃个饱,天热了鹅就不吃食了。 ”这是牛玉平总结出来的“养鹅经”。


牛玉平高兴地向我们介绍,“今年的行情好,一只鹅蛋能卖到十几元,整只老鹅能卖100-200元。 ”他家有6亩地,养了1200只鹅,加上果子收入,去年的经济效益达到了40多万元。


林下养殖,让牛玉平家的经济收入翻了好几番,还带动村里人开始这种全新的尝试,这在过去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不惜一切代价打通“致富路”

1978年,不到20岁的牛玉平应征入伍,1992年复员,回到家乡进了村委班子。 2000年他被选为刘杨庄村的村委会主任,200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牛玉平回忆刚回村里时的情景: 当年的刘杨庄村,黄沙漫天,道路泥泞,村里人种植果树糊口,也都是靠天吃饭,旱涝不保。 因为交通条件差,客商不愿意来,果子运不出去,甚至在丰收年,村民的经济收益也是差得一塌糊涂。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牛玉平当年决定做的第一件大事。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老百姓的‘致富路’打通”。 说干就干,他带头争取资金,联系工程队,多方协调筹措,修路很快提上了日程。


在修路过程中,一开始困难重重,遭遇各种各样的阻挠。 比如,有一户村民的宅基地被路基摊了半尺,村民便阻挠施工,甚至躺在施工车辆前,以死相逼。 牛玉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相劝。 “修路是为大家,不是为个人,路修好之后,客商进村收购就方便了,村民种的果子就不用烂在地里了,销售肯定没问题。 ”牛玉平不管风吹日晒,都忙活在修路工地一线,村民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最终,大家都理解了牛玉平,阻挠也变成了支持,很快,村里通往外地的道路修通了。


如今的刘杨庄村,外地前来收购水果的客商络绎不绝,远到黑龙江、北京、内蒙古,近到青岛、临沂,牛玉平当初给大家的承诺也得到了兑现,村里的水果再也不愁销路。


树立品牌意识 打响金字招牌


水果虽然卖出去了,却卖不上好价钱。 即便进行品种更新,本地产的梨和邻县宁陵、砀山的梨虽然在口感、品质上已经差别不大,还是卖不上价。 油桃也很难打进优质果的行列。 这让牛玉平头疼不已。


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爱琢磨的牛玉平四处走访,又与碧桂园扶贫小组的工作人员实地调研,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他们的果子没有品牌!


品牌并不是个面子活,而是一种约束力。 没有品牌意识,很多果农以次充好,果子品相参差不齐,导致好果子卖不上价格,客商对果源地也难以形成良好的印象。


在牛玉平的努力下,刘杨庄村引入碧桂园扶贫的自有品牌“碧乡”,对村里的水果进行统一包装,对果品进行严格筛选。 碧桂园制定标准,优质果能卖到3.5元一斤,次级果卖1元一斤,这样一来,差价拉开了,一百斤优质果,比三百斤次级果的收入都高,群众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主动筛选优质果出售,果品的质量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也提高了,刘杨庄村水果的品牌也打响了。


牛玉平介绍,“碧乡”紧跟碧桂园的扶贫步伐,助力产业扶贫,也实现了碧乡的使命——让农户没有卖不出去的好农品,让更多人一起来“消费扶贫”。


据了解,为推动消费扶贫工作,碧乡带动全国9省14县滞销农产品产销对接,链接更多贫困户,通过消费扶贫搭建通往致富的桥梁,这一举措全国都可以复制,效果显著。


开创林下养殖 做任劳任怨的扶贫“搬砖人”


如果说通车修路、打造水果品牌只是对刘杨庄村固有经济收入的一个提升,那么带头林下养殖,则是牛玉平为村里打开了一扇新的致富之门。


林下养殖是什么? 村民和家人都不理解也不支持,毕竟是“新手上路”,没有经验,而且禽类容易生病,不好养,风险太大。 一次,牛玉平进了2000只小鹅苗,养了没两天,鹅苗就染了病,禽类疾病传染很快,不到一个星期,2000只鹅苗就全部病死了。 牛玉平的直接损失3万多元。 大家更是强烈反对。 牛玉平偏不信邪,找养殖专家学经验,找兽医专家学治病,就是这股子老牛一样的韧劲,让他坚持了下来。


如今,他家的1200只成鹅养在果园里,鹅吃草,节省了果园的除草费用; 鹅的粪便,是果树优质的天然肥料; 鹅蛋、鹅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了果园的树下空间。 老鹅一斤可以卖到10几块,一只鹅平均在10多斤,好的时候可以卖到160-170元; 一只鹅蛋可以卖10到11元,在产蛋的高峰期,一天可以捡500多只鹅蛋。


牛玉平把自己从失败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推广到全村,目前在刘杨庄村开展林下养殖的群众已经多达三十多户,最多的年收入达到百万元。


牛玉平总结了自己的养殖种植经验,无偿传授给村里的所有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牛玉平说,“要继续为刘杨庄村的脱贫致富而努力,做一个任劳任怨的搬砖人。


以下是乐居财经与牛玉平的对话精选:


乐居财经: 养鹅失败后有没有想过放弃? 退休颐养天年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吃这些苦呢?


牛玉平: 当兵苦不苦? 我坚持下来了! 修路的时候苦不苦? 我坚持下来了! 相比之下,现在国家政策好,还有碧桂园帮扶,我这里哪里能说苦? 顶多是受点累,能为群众趟出一条致富路,我累点也是心甘情愿的。


乐居财经: 对于林下养殖,您总结了哪些经验?


牛玉平: 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总结,比如这个养鹅,这个禽类一旦生病就会快速蔓延,稍一做不好,就会全军覆没。 只要是疫苗做好了,基本上不会有啥大问题,我是定期的,三个月防疫一次,比如75天了,天气比较好,我就开始找人做防疫,基本上两三天这个防疫就做好了。


在梨树里面养殖鹅,不用给它搭棚,鹅不怕淋,冬天也不怕冷。 产蛋的时候,用草给它整个窝,它每天都会去那产蛋,捡蛋非常容易。 梨树剪枝剔果的时候,这些剪下来的树叶和小梨果就给鹅吃了。 整套下来,操作很简单,也容易复制,很快就推广到全村了。


乐居财经: 在经济效益提高之后,如今村里有哪些改变?


牛玉平: 经济效益好了,群众心情好了,就开始重视村容村貌和精神生活了。 你看从环境治理这一块,大气污染这一块,乡村美丽这块,村里都有大提升。 很多外地回来的村民,都说村里这几年变化大。 原来尘土满天飞,坑塘里全都是垃圾,现在你看到处都变好了。 如今,家家户户有垃圾桶,有专人负责运往垃圾处理站,整个的环境卫生都大大提高了。


乐居财经: 最近刘杨庄村正在搞乡村旅游,都做了哪些工作?


牛玉平: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在发展果业的同时,我们村还要发展旅游业。 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这一块。 我们是黄河故道,有着天然优势,又有万亩果园,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采摘。 包括我们的老柿子园,还有很多上百年的老果树,都是旅游资源。 目前,我们举办了采摘节、黄河湿地徒步大会等。 知名度有了,村民也多了一个收入来源。



乐居财经: 在扶贫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难?


牛玉平: 遇到的困难也都能克服,最困难的就是为水果打开销路,有了碧桂园的帮助,水果不仅卖出去了,而且卖的价钱好,卖的层次高。 养鹅最困难的时候也过去了,现在有了经验,轻车熟路。 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想办法把我们村的旅游搞上去,基础设施建设搞上去,这是下一阶段村里的头等大事。


专题 | 中国“老村长”访谈录

新闻加点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OFweek维科网  ·  CEO换帅!又一光伏龙头重大人事变动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特朗普!史上最强硬投资政策!
2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华为尊界S800核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一览
4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沪硅,突发!
2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不要把安全感寄托在银行卡的余额上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