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灼见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聚合有穿透力的思想观点和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灼见

会做饭的,都是人生赢家

灼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9-10 17:3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Sept.

10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快乐无法被教育,只能被传承和感知。快乐也不是一个决定,而是一种能力。


作者丨艾小羊


品学兼优,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的萱,高中毕业去英国留学。出国留学,对父母来说是成功的标志,或者说明你财力强,或者说明孩子的能力强,然而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异乡的新奇感只够支撑两周的幸福。


萱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吃饭问题。作为学霸,她一直十指不沾阳春水。第一次做饭,不知道白菜炒成啥样算熟。第二次,先炒西红柿再放蛋液,炒出来的状态是“西红屎”炒鸡蛋。萱直接被难吃哭了,边哭边给妈妈打电话。


“机场分别的时候都没哭,没想到被中国胃打败了。”萱不好意思地说。


其实我特别理解萱, 人胃里不暖的时候,容易觉得孤单、挫败。


歌手陈奕迅说自己人生最刻骨铭心的时刻,是14岁离家,一个人站在异国的街头,那么小,那么孤单。现在贵为香港歌坛一哥的他,INS里最重要的内容是吃地道的港式面,每一碗都吃得连汤都不剩。


人生重大的幸福时刻,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都是十根手指数得过来的。 一个人之所以可以兴致勃勃地活着,并不是因为重大的幸福支撑,而是被微小的幸福温暖。


吃,就是微小而易得的幸福。



机缘巧合,我曾经跟一个刚大学毕业的男生一起过新年。我们都是客居南方的北方人,那一年元旦,各自遇到一些波折,处于能量低迷期。大楼里的同事都回家了,空荡荡的。他说我们擀面片、包饺子吧。强打精神买回面粉、肉、菜,他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一个大面板与长擀面杖,据说是从老家带来的。


我根本没抱什么希望,一个二十出头的男生,能做出什么饭菜来?


中午,西红柿鸡蛋面片出锅。汤浓郁,面筋道,他还做了香掉鼻子的油泼辣子。当胃被童年的味道塞满,血槽已经满了一半。



下午一起包饺子,话就多起来。他热了葱花熟油加上五香粉,泼在饺子馅上。

“谁教你的?”我问。


“读初中的时候,我妈每个周末教我做饭。她说, 你至少要会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以后走到哪儿,都不求人。”


他的母亲,并不知道他正处于事业低谷,他也绝不会告诉她。然而,因为她提前给了儿子一把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便成了一股可以在他人生任何关键时刻,站在背后支持他的力量。



韩剧《鬼怪》里,考试学院的年轻女孩死后变成鬼,拜托女主去给她的冰箱里塞满食物。因为“如果妈妈来了,看到我的冰箱空的,会很伤心。”


人永远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更先到来,一个塞满食物的冰箱,至少说明你在活着的时候,过得不错。 所以,当伤心欲绝的妈妈看到整整齐齐塞满食物的冰箱,竟然露出欣慰之色。 这是大不幸中的小温暖。


无论多么冷的身体,进到有烟火气的家里,都会立时觉得温暖。


我单身的时候,冬天进门,第一件事是在炉子上烧一点开水,放几个瑶柱干进去,慢慢煨。等满屋都是海鲜的香气,往汤里丢一些小海带,一勺味噌,这样的一碗热汤喝下去,整个人被幸福感占满,绝不会觉得一个人的房子,空空荡荡。



如果说爱自己,能把胃伺候舒服也算是吧。 美食,总是与温暖、爱相关,所以《深夜食堂》里的那位大叔,这么多年一直像布道者一样,活在漫画迷与剧迷心中,温暖着冬夜晚归的人。


不紧不慢地做一顿好吃的饭菜,是一场可以避世与收获宁静的禅修;而爱做饭、会做饭的人,也可以称作是有信仰的人。这样的人,生命中会少一些波折。单身的时候,没那么多顾影自怜,结婚以后,也能好好说话。毕竟,谁舍得在一锅香喷喷、热腾腾的萝卜牛腩面前大动干戈?


看到好吃的东西,人会忍不住嘴角上扬。


只要冰箱是满的,燃气炉可以点燃,厨房就是很多人的避难所。只要你会做饭(这一点也不难),这里就盛产快乐,并且, 是一种完全由你掌控的快乐。



美剧《年轻的教宗》中,教宗对小孩说,上帝存在于你喜欢的每一件事情当中。如果你喜欢做饭,当你兴致勃勃地准备填满自己的肠胃的时候,就是离上帝最近的孩子。


当我想要对我的孩子说,你一定要快乐过一生,我只是沉默地把他领到了厨房。从煮白水蛋的技巧开始教他。一只幸福的白水蛋,大火煮沸30秒,关火闷5分钟。它会自带清香,里面绝对没有一坨能噎死人的蛋黄,稍稍沾一点盐就很好吃。



快乐无法被教育,只能被传承和感知。快乐也不是一个决定,而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存在于生活的细节之中。你把皮囊伺候好了,自然而然会感到快乐与满足。


每个会做饭的人,都是人生赢家,他们赢在拥有一块静谧之地,安放自己的乡愁与失意;在大火烹炒中感受指点江山和快意恩仇。从某种意义上,厨师是快乐的职业,当然,任何事情变成职业,快乐都是要减半。



—THE END—

作者:艾小羊。复杂人生的解局人,品质生活的上瘾者,专治各种不高兴。代表作:《我不过无比正确的生活》。公众号:清唱(ID:qingchangaixiaoyang),微博:有个艾小羊。 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
延伸阅读

◐◑ 那些哈佛剑桥毕业的名校生,最后都怎么样了?

◐◑ 被你纵容忽视的身体,是所有不美好的起点

◐◑ 张爱玲:如果你认识过去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 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

◐◑ 惊艳全场!黄冈市长泪洒央视,鹰潭书记激情呐喊,这场竞演让两座城市全民沸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