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席卷全球的热潮下,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以区块链为名义的骗局层出不穷,
发行空气币,坐庄操盘收割二级市场已成为标准化,产业化动作,近日市场大幅震荡,很多Token开始回调、破发,据统计2018年新上线的247种区块链代币中,有87.5%长期处于破发状态,加上控盘压低价格的币种的话,破发率接近90%,近期平均跌幅高达53%,真正十倍收益的不足3%!
币圈造福神话对于很多投资人而言只存在于传说中
,“他已离开江湖,江湖却还流传着他的传说!”而实际上在币市中输掉内裤的人也不在少数!
俗话说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近日多个项目被列入圈钱的空气项目,以英雄链、太空链争议最大,在此老赵不探讨这两个项目是否为空气,只是提醒各位投资人在目前的环境下,维权比较困难,即使报案也未必能追回损失,多数情况只能自认倒霉,割肉离场,
谨慎谨慎再谨慎!
日前法制晚报刊文,对ICO行骗路径进行曝光,简单总结如下:
1,首先把
白皮书包装的高大上
,讨论的全是区块链的内容,高频率使用没有实质意义的关键字眼:透明化!去信任!去中心化!
2,
推出梦幻团队,
ICO骗子团队的标配:几个中国的程序员、几个老外程序员、一个圈内大佬站队、一个挖矿的老板、一个市场营销人员。而白皮书中对于资金的监管方式和项目进度安排都没有明确!
3、
一位利益代言人会手持白皮书
,身边站着梦幻团队,开始滔滔不绝描述蓝图和理想。
后面代销机构会迅速跟上
,销售这样精美包装的空气币,一场ICO骗局的戏剧就此上演。
而动辄募集一两个亿的项目成本低的可怜
,淘宝几千元就能搞定一份白皮书,几万元发一套以太坊代币,拉几个大佬站台(甚至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找几个代销机构一级级传递到一线投资人手里!一套标准化流程已经形成!
一个数字资产他的合理价格是多少比较难界定
,有价格的未必有价值,而有价值的也未必马上就有价格,但老赵认为有价值的资产最终会体现在价格上,
提高认知,养成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坚持价值投资不动摇是根本
!近日仍有星球的粉丝问老赵一些项目能不能投,还是那句话谨慎,或者像另一位朋友说的,现在不少好的资产都破发了,干嘛还要去冒险?
最后老赵再说几个不能投的原则,防止被骗:
1、 团队信息不透明,全部为外国人(很可能是张冠李戴)的不能投!
2、空画大饼,技术团队无法与大饼匹配的不能投!
3、与区块链生拉硬拽,牵强附会的不能投
4、应用层的项目尽量少投,需要考察商业化的落地场景是否可行!
5、自己看不懂的不要投!
临近315,欢迎留言,曝光你遇到的诈骗项目、空气项目,让大家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