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肿瘤资讯
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肿瘤资讯

【病例】一例HR+HER+型晚期乳腺癌治疗方案制订

肿瘤资讯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19 20: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编译:林晓洁 广东省中医院 大学城医院乳腺科
来源:肿瘤资讯

病情简介

邓X  女性  53岁(性激素提示:绝经前)首诊时间:2016-3-23

主诉:发现左乳肿物3年余,伴溃破1周

现病史: 3年前发现左乳肿物,未予重视及特殊诊治。近1周肿物溃破,遂来我科就诊。

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个人史: 月经初潮13岁,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4年12月。已婚育G2P1A0.

初产28岁,哺乳10月。

专科检查: 左乳头回缩固定,左乳全乳肿胀,见一巨大肿物,大小约18×16cm,皮肤光亮、暗红,质硬,固定,表面可见范围约7.0×3.0cm破溃口,内可见较多坏死组织,分泌物有恶臭味。

辅助检查: 血常规、生化、肝肾功能正常。

乳腺+双侧锁骨上下窝彩超:1)左乳(无法探及);2)左腋下淋巴结增大(结构不良);3)左锁骨上窝、锁骨下区淋巴结增大(结构不良);4)右腋窝可见淋巴结声像(形态结构尚可)

全身PET-CT:1)左乳巨大囊实性肿块,考虑乳腺癌。2)双侧腋窝、左锁骨上窝、内乳区、上纵膈(2R、 3A区)多发淋巴结转移。3)余全身未见明显明显高代谢病灶。

左锁骨下11×7cm

左腋下淋巴39×25mm

右腋下淋巴结19×8mm

PET-CT图:

穿刺病理:

左乳肿物(粗针穿刺)病理: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组织学分级:3级

3、免疫组化:ER:80%+,PR 90%+,HER2/neu 2+,FISH +,Ki-67 60%+

淋巴结(细针穿刺):(左腋下)见癌细胞(左锁骨上窝)见癌细胞(右腋下)未见癌细胞。

总结该病人病例特点:

1.cT4N3M1 初治IV期(只有软组织转移,伴有癌性溃疡)

2.Luminal B HER2+型

3. KPS评分 90分

4.心脏彩超 EF:80%

5.局部合并感染,有脓毒症风险

治疗:

(一) 系统治疗--靶向治疗+化疗

问题a 选择双靶+化疗还是单靶+化疗?

根据ABC晚期乳腺癌共识,抗HER2治疗应该尽早提供给HER2+MBC患者, 当然最新的ABC3和NCCN都是将赫赛汀和帕妥珠单抗联合作为优选靶向治疗方案。

双靶写入指南得益于CLEOPATRA研究,研究证明,一线解救应用双靶+多西他赛明显改善了PFS和OS,结果也是有统计意义的。但是……帕妥珠单抗在中国还没有上市。所以选择单靶+化疗。

问题b 单靶+化疗,使用单药化疗还是联合化疗?

关于单靶+单药的疗效,h0648g/m77001这些试验都显示单药化疗联合赫赛汀可以明显延长了PFS,但在此基础再联合一个化疗药却未被证明可以提高疗效,chat的TXH方案较TH显著改善PFS,但总生存却无显著获益,oo7试验显示DCH无论在无病进展期还是客观缓解率均是与DH相当的。因此,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并无疗效上的优势,并且,联合用药副作用必当更大。因此,选择单药化疗。

问题c 单药化疗,选择哪一种化疗药?

那么,选择哪种单药,根据abc3的推荐,在没有帕妥珠单抗的情况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一线方案为赫赛汀联合紫杉类药或长春瑞滨。长春瑞滨之所以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源于HERNATA试验,研究显示,一线解救使用NH与TH的疗效相当,但NH组中有2.1%的人群既往在辅助治疗时曾使用过紫杉类化疗,这在样本量不大的情况下,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很大的干扰,因此本研究尚不能说明NH的优越性,并且到目前为止NH的研究数据还是相对有限的。

因此,单靶+单药最后锁定在赫赛汀+紫杉类。

问题d 选择哪一种紫杉药物?

目前指南上的紫杉类有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和白蛋白紫杉醇。

考虑到病人入院后出现发热,连续培养出多种耐药菌的情况,而且经济条件也可以,寻求毒副作用更少,且疗效可保证的紫杉类:白蛋白紫杉醇。

2016-4-8

Nccn指南关于白蛋白紫杉醇的参考文献是一个II期试验(J Clin Oncol 27:3611-3619),比较了白蛋白紫杉醇跟传统3周多西他赛的疗效,主要研究终点是客观缓解率。

结果显示,单周白蛋白紫杉醇150mg /m2剂量方案明显优于传统的3周多西他赛方案。客观缓解率是74%/39%。PFS较3周多西他赛延长超过5个月。

并且,白蛋白紫杉醇组的严重副反应明显减少(4级的粒缺:75% VS 9%

粒缺性发热: 8% VS 1%)。

跟踪这个试验的生存研究,回顾这篇文献(Clinical Breast Cancer October 2012:313-321),结果显示单周白蛋白紫杉醇组的总生存明显优于多西他赛组。分别是33.8个月比22.6个月。

在晚期乳腺癌的研究中,暂未找到关于白蛋白紫杉醇与紫杉醇的疗效比较,但参考一个新辅助化疗研究试验,Geparsepto-CBG69,比较了单周白蛋白紫杉醇与单周紫杉醇的pCR,得出单周白蛋白紫杉醇的PCR率明显优于单周紫杉醇,分别是38.4% vs 29%,且两组安全性是相当的。

目前在有限的研究中可见白蛋白紫杉醇有疗效更好/副反应更少的特点,当然还缺乏大型RCT研究进一步证实。但这足以将它作为一个重要的临床选择。

我科最后制定的方案——单周PH方案(白蛋白紫杉醇+赫赛汀)

(白蛋白结合紫杉醇 125mg/m2,d1,8,15,q28d ;曲妥珠单抗 首剂4mg/kg,之后2mg/kg,q7d;)

治疗后:

经过18个疗程ph方案后

患者左乳肿物明显缩小,锁骨上下窝淋巴结消失,左腋窝淋巴结缩小,纵隔淋巴结也消失了,达到了PR。

问题e  IV期乳腺癌是否考虑予手术?

既往的real  word 数据提示IV期乳腺癌接受手术可以降低死亡风险,(参考文献Surgery (2002) 132:620

J Clin Oncol 2006; 24:2743

Ann Surg Oncol 2007; 14:2187

Eur J Surg Oncol 2009; 35:1146

Ann Surg Oncol. 2008;15(12):3384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1 Sep;129(2):459)

2013年爱尔兰的harris meta 分析也提示手术可以改善总生存,但是这个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的问题,它所选的病人都是肿瘤负荷较轻,及肿瘤偏小/转移部位较少的病人。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Ann Surg Oncol (2013) 20:2828–2834)

我们该例病人是在系统治疗后考虑手术的,可参考tata试验(Badwe R, et a. 2013 SABCS S2-02),但该试验的结果是手术对OS没有获益。

这跟它的研究设计有关,一是它纳入了过多的“高肿瘤负荷”患者,转移部位超过3处的达到74%,而是her2阳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大(30.6%),但却并未接受靶向治疗,这都影响了它的研究结果。

刚刚出炉的MF07-01试验 5年随访提示手术组的总生存优于非手术组分别是41.6% 比24.4%,

亚组分析中,ER阳性、年龄<55岁、无肝肺转移的患者行初始手术治疗可使生存获益更大。

但MF07-01试验并没有考虑系统治疗反应性,这与我们这个病人情况不符。

所以关于IV期乳腺癌,目前并没有好的证据指导我们做出手术决策,

仍然是期待更多的RCT数据的

总的来说,IV期手术目前的生存资料仍然是不成熟的,但我们可以参考指南的意见,ABC2中提到:对于年轻,身体状态良好,ER+,转移灶较少,对系统治疗反应好的患者,可考虑予局部手术治疗。

中国指南(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CABC2015)也提到在全身治疗有效,并可以达到阴性切缘的前提下,可以接受手术

病人最后在2016年10月24日做了左乳癌改良根治术。

术后病理:

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2、组织学分级: Ⅱ级

3、免疫组化:

ER:15%(+),PR:<1%(-),

HER2/neu(++),Ki-67:(5%+)

4、LN:1/1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宋小编

19个肿瘤相关临床试验招募患者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