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
财金新天地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
子木聊房
,作者
子木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尤其在上海出台超预期的“沪九条”后,市场开始躁动,昨晚广州、深圳也相继落地新政。
广州力度更大,首套首付落地15%,限购降至6个月社保,算上可操作空间,基本算对标二线城市,“全脱”。
上海的朋友说,
民政局又出现排队离婚现象,近两周的名额都约满了,离婚买房博首套房贷利率再现江湖。
深圳和广州,各大售楼处开始纷纷收回优惠,二手房挂牌量下架了一大批,也有业主开始上调报价的。
北京预计也快了,老大哥毕竟要晚一步到场,目前听说一些消息,大概是530,也就是今明天,力度略小于上海。
主要还是三条,五环外五改三,首付首套20%,二套六区40%,六环外35%,利率首套3.5%,二套3.9%。
我之前讲过,楼市跟股市一样,吃预期、吃情绪、吃涨幅,节奏扭转很快的,可能一夜之间,就从狗不理到香饽饽。
现在谁还会想起来,房住不炒,谁还能想起来,4月份的楼市多么悲观。
那时候很多人害怕到恐慌性割肉,我写文极力劝阻,要积极评估自己的资产,如果属性不错,拿稳不要“踏空”,静等周期。
其实楼市最终还是政策市,如果上面决心想让涨,那就有一万个理由和方法让它涨,这次不行,那就下一次,黑猫白猫,只要买房,就是好猫。
昨天微博上有一个话题,上了热搜,“楼市拐点来了吗?”下面评论席,多空交战,打得不可开交。
其实这是好事,因为看空声音越多,说明房价涨的可能性越大,因为真正不想买房的人,根本不会讨论房价,反而极力唱空的那些人,是真的想让房价跌下来,买房上车。
北京跌到1万/平米,还是深圳跌到5千元/平米?其实跌到那份上,这些人依旧不会买,或者彻底买不起了,
因为那时候楼市连带系统性金融连爆,基本都失业躺平了。
唱空的论据,其实这些年都没变过,无外乎是人口原因和房屋空置率,到现在还有人拿这些说事,只能说被洗脑太深了。
问的人太多,这里面还有满级读者,所以今天不讲楼市的当下,而是楼市的未来,
再掰开揉碎讲一遍这个话题,大家好好听。
其实
中国楼市最终的走向,“下限”就是隔壁的日本,
我们来具体分析日本就行。
1、截止2024年4月1日,日本不满15岁的儿童人数为1401万,同比减少33万,自1982年以来连续43年减少,创历史新低。同时,日本总人口数连续13年减少,降至1.2435亿人。少子化、老龄化严重,位居全球前列。
在日本定居的朋友说,日本人现在都不想结婚了,年轻人周末都在家里宅着,觉得结婚性价太低,会严重降低生活品质,更别说生娃,而且日本年轻人还流行“禁欲”。
婚后中年人更离谱,流行“出轨”,夫妻各出各的,互不打扰,甚至还认为这是意识正确,社会文化逐渐走向畸形。
2、日本房屋空置率13.8%,创历史新高,空置房屋数量达到899万套,除去出租后的房屋,完全空置房屋高达385万套。自2003年以来,二十年里增加了1.8倍。
899万套放在中国不叫回事,但对于1.24亿人口的日本来说,还是比较夸张的。按照一套房三个人住,相当于空置了2697万人口的居住面积。
房子多,人少,房价理应是断崖下跌的,但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数据:
数据显示,从2012年“安倍经济学”推出为起点,日本各大主要城市楼市价格开启了一轮长期上涨行情,并在进入2023年后呈现加速趋势。
2023年日本全国新建住宅平均价格5911万日元(约282万人民币),创历史新高。日本东京房价更夸张,首次迈入“亿公寓”时代。
2024年,全球房地产市场寒冬依然继续,然而东京房价继续上涨,今年第一季度东京圈房地产投资额高达76.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0%,超过了纽约和伦敦,自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再次位列第一。
一点都不离谱,用宏观概念套宏观市场,要么傻,要么就是坏。
这些年,准确地讲,是东京圈房价在上涨,而其他房价持续横盘或者阴跌,东京房价套均已经涨到了550万人民币左右,而其他房价大概在1-2万左右每平米徘徊,日本县城房价大多在5千左右。
所以其实是,东京圈房价上涨,结构上拉升了日本的整体房价。
首先是经济强,其他地方的日本人能在这里赚上钱,都在往里面涌入。可以说,日本人口是下降的,但东京圈的人口却是在连年增长的。形成了连个世界的差异。
日本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购房优惠政策,比如超低贷款利率(0.5-1.5%之间),贷款抵扣个人所得税、现金补贴,还把住房贷款还款期限延长至50年。除此之外还鼓励大量资本流入房地产。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是,从2012年以后,日本政府通过大规模举债、央行放水,来不断刺激经济,造成货币变毛,社会全面通胀。
物价通胀,股市通胀,楼市通胀,人们为了保护财富,资产避险,大量购入房地产。
一个朋友说,日本蓝领工人,负责工地项目的大工年收入今年平均在900万日元左右,相当于43万人民币……
汇率贬值,全球人跑到日本消费旅游,又推动劳动力紧缺,工资继续上涨,而这些人又拿钱买房,推动了日本楼市循环型上涨。
房价上涨=人口流入+ 通货膨胀(物价和收入)+低利率成本
中国有多少个1400万的城市?目前有6个,分别是北上广深,重庆和成都。
1200-1400的有4个,分别是天津、武汉、西安和杭州。1000-1200的有6个,分别是郑州、临沂、石家庄、东莞、青岛和长沙。
如果按照日本东京的对比城镇化率,中国未来将拥有15个左右同等级别的超级大市,以及15个左右规模的城市群。
保守估计,最终会形成起码5-6个长期人口流入的有效大型城市群。这么看,中国人口还少吗?一点都不少。
归根结底,中国房价,原因在于经济不够强,人均收入低,更在于货币不够充沛,通胀系数太低。
但这一切,其实已经都在路上了。从去年公布特别国债,提高赤字率开始,就证明要学日本,实现全面通胀的打法,而今年一系列的现象,基本都是预期中的推演而已。
现在虽然很多东西都在涨,但真正的通胀还没来,只要美联储进入降息潮,那才是通胀真正的开始。
而居民端收入,在下半年也会有所好转,真正的大招还在落地路上,而且紧紧围绕着“出海”这一个概念走,距离水源越近,距离机会越近,收益通胀的速度也就越快。
当工资被通胀起来的时候,一切物价也不会显得那么贵了。
就像20年前,10万元的房贷足可以压垮大多数家庭,望而生畏,但现在面对10万块钱的房贷,是不是觉得没那么吓人了。
要记得,接下来通胀是必然目的和结果,不然城投债、政府债,甚至国债靠什么稀释呢?
在此环境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一定持续下行,超长国债的火爆是市场定价理性的结果。房地产也会借势进行新一轮触底反弹,复刻日本结构,走出新一轮慢牛。
而社会财富结构,会分为出海者,掌握生产关系的人,和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