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MD大厂研究
顶尖商业思想与管理实战交流平台——传授前沿商业思想,荟萃实战管理方案、聚焦一流商业模式、透析瞬息万变商业世界,帮助商业精英锻造决策能力、优化决策资源、提升领导能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青春本就是一片液态的疆域 ·  10 小时前  
浙江大学  ·  浙大病理AI助手,3秒锁定癌症病灶 ·  2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通知|关于公布武汉大学2025年普通本科生转 ...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年味变淡?我们何去何从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MD大厂研究

有钱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小气,穷人只能小心翼翼的大方

TMD大厂研究  · 公众号  ·  · 2020-01-12 18:04

正文

作者 l 老雾

来源 l 雾满拦江(ID:lwwuwuwu)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往往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01
麻省理工有对夫妻,再加上他们的一位同事,他们花了20年的时间,奔走于18个国家,发现了一个现象:
——有钱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小气,穷人只能小心翼翼的大方。
就因为这个发现,他们仨夺得了2019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真是惊心动魄的发现啊。
三位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简述为:
第一:穷人更擅长浪费钱。
比如,非洲有些农民,世界各种机构给他们资助,想让他们成为有产者,从贫困状态中走出来。
但他们拿到这些钱,咣叽一声,举办一个盛大葬礼,钱就没了。
第二:穷人比富人更多消费支出。
非洲有些穷人,拿到钱不是扩大生产,也不投在孩子教育方面,而是买电视来看。
问他们为啥不扩大生产,却要看电视,回答说: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
还有很多种小额信贷,起初的目的也是扶贫的。
但有些人贷到钱之后,不是投入生产,而是购买奢侈品,手机啦包包啦什么的,结果债转债利滚利,很快形成个大黑洞,把自己套进去了。
02
第三:穷人不相信教育。
研究数据表明, 教育是最靠谱的长线投资,每增加一年的教育投入,平均工资就会提高8%。
但穷人不信这个。
穷人认为,让孩子读书这事吗,就跟摸彩票一个道理。
万一孩子读书好,这就等于摸到了大奖,全家就可以躺下啥也不干了,就等读书的孩子来养。
可万一孩子没有读书的天份,那这钱就白花了,还不如拿孩子当驴去拉磨,挣点是点。
所以穷人最喜欢宣扬读书无用论,无论多少人从教育中获得收益,他们也是视而不见。 说到底,他们不是不信,而是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短期欲望。
第四:穷人不相信常识,会相信一些奇怪的东西。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在非洲,劝说穷人给孩子免费注射疫苗,遭到果断拒绝。
因为村民不相信他们说的。等到孩子病了,再把孩子送到医院,花好大一笔钱救治。
相反,富人家的日子过得极是省心,他们该打疫苗就打疫苗,该锻炼就锻炼,身体棒,吃嘛嘛香,精力充沛的做他们该做的事儿,不富没天理。
第五个,穷人比富人更爱面子。
富人觉得自己的命值钱,你踹他两脚,骂他两句,他赶紧闪开。
你打了他他要进医院,他打了你他要去法院,这对富人来说都是亏钱的事儿,划不来。
富人拿面子换钱。
但穷兄弟气性大,容不得别人说他穷,哪怕你一个眼神扫过,对他都是一种冒犯。
这意味着穷人更频繁的发生冲突,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以应付人际冲突和诉讼。
这一条,就是有钱人光明正大的小气,而穷人则小心翼翼的大方。
最后一个,穷人缺乏耐性,需要大量的钱缓释他们心中的焦灼。
穷人的生活压力特别的大,承受着更高的皮质醇含量。
所以需要频繁的释放压力。
所以需要吃吃吃,买买买。
穷人需要不时的凑点钱吃顿大餐,或是凑钱买奢侈品,犒劳犒劳自己,这样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中。
本来就没钱,还要花费时间精力在不赚钱的事情上,就更没心思赚钱了,就更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更焦虑,就需要更多的钱释放压力……
如此反复,周而复始。
03
三位学者花了20年的时间,走访了18个国家之后,得出个结论:
穷人要想脱困,最需要的不是钱 ——而是改变信念!
……你这都获得诺贝奖了,最后的解决方案,竟然是端上来一锅陈年老鸡汤。
有没有搞错?
三位学者能够夺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在于他们道破了贫富的本质。
世间人,不乏白手起家者,也不乏已经登上财富巅峰,又被人家割了韭菜打回原形的。
决定一个人终极贫富的,不在他爹是不是富一代,而在于他的信念。
什么是信念?
信念的第一个字,是你信什么。
就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什么。
信念的第二个字,是你在心里念叨些什么,是你对什么有执念。
如果一个人,相信颓废的、混吃等死的人生,那么他心里念叨着的,无非不过是用最小的付出,占到这世界的最大便宜。
那么他对于投资和教育这些长线的事情,一定是不感兴趣的,因为这些事儿都意味着极大的成本付出,这不是他的菜,不符合他的人生观念,他绝对不会干。
所以这类人的人生,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积累,什么事都是浅尝辄止,只计算鼻子尖前的一小点利益,只要感觉还需要多付一点点,他就不干了。
而财富意味着长线的经营,这类人就注定赚不到长线的钱,必然陷入困窘。
这让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时惦念着多吃两口,多买个包包,以补偿自己那颗失落的心。
导致了他陷入到人生的恶性循环,连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帮不了你。
反之,如果一个人注意高质量的人生,追求天道智慧,追求知识与技能,他们就会以年为周期,专注人生投入。
这类人未必都会大富大贵,但也不会沦为全社会救济的孤弱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你念叨颓废,必是落拓无依。
你念叨努力,人生自然富足。
你的信念是什么?你的心里天天在念叨些什么?
你很大概率就会得到些什么。
这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要颁给一锅陈年老鸡汤的原因所在。
最后要说的是: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往往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足。
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当一个人的财富大于他的认知之时,这个世界有1万种法子收割你,直到你的认知与财富相匹配为止。
而避免我们沦为孤绝境地的办法,永远只有一个, 那就是看准目标与方向,沉静的努力并持续。

-  end  -


近期好文推荐

1. 一个人挣多少钱,才敢回家过年?

2. 你已经是成年人了,把面子戒了吧

3. 我年薪60W,浑身没有超过100块的衣服:存钱,才是最顶级的自律

4. 40岁情感女作家的中年感言:人生下半场,我们都躲不过这7个真相


作者简介: 作者老雾,文章来源于公众号雾满拦江(ID:lwwuwuwu)。


2020年即将来临, 学习一门必杀技行走江湖!
今天,给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