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净宗18
我是净土宗,我是净宗,这里是净土宗【净宗18】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2 天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2 天前  
平安北京朝阳  ·  归途 有我护航 ·  2 天前  
辽沈晚报  ·  有一种爱叫后备箱还能塞! ·  3 天前  
辽沈晚报  ·  有一种爱叫后备箱还能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净宗18

精要摘录21 |《净土宗概论讲记》

净宗18  · 公众号  ·  · 2020-10-15 11:57

正文






净土三经概要


《无量寿经》


译本


《无量寿经》共有十二种译本,其中五本现存,七本缺失,称为“五存七缺”。今所依者,为其第三本,即曹魏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康僧铠三藏法师所译《无量寿经》(《历代三宝纪》)。此经因为在净土三经中部卷最多,所以简称《大经》或《大本》。异译本有《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又称《大阿弥陀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无量寿庄严经》《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另存梵本及西藏译本。


本经大意


本经主说阿弥陀佛因中为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依愿修行,成就佛身、净土及圣众庄严;上卷讲述弥陀成佛因果,下卷讲述众生往生因果。


《无量寿经》两重因果。第一重,种子是法藏比丘,他成佛了,有了这个果;第二重,将果回向给众生,种到众生心里,让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然后念佛往生西方,众生也成佛。众生往生成佛是第二重因果,这样不断循环往复,就可以度尽一切众生。


本经核心


本经核心:说四十八愿,摄受众生;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本经梗概及要点


列为十点,可分为四节:



(1)释迦本怀


世尊欲说本经,先显祥瑞德相,阿难见相启请,世尊说明其出世本怀在于普救一切苦恼众生,惠以真实之利。


释迦本怀,这在《无量寿经》中交待得很清楚,其他两经没有交代。所以这里讲的是三经中特别的内容,是本经特别殊胜的内容,是别的经典没有涉猎到的。


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他来到这个世界,讲这么多经典,根本所要表达的,就在这部经里,这会是小事吗?


世尊说法,“先现祥瑞德相”,因为说法之前往往都有它的因缘,世尊的心理、心情一定表现在他的外表身相中。所以,欲讲《无量寿经》的时候,世尊显现出一种非常吉祥、祥和、祥瑞的身相。阿难是常年跟随释迦牟尼佛的,他也感到奇怪:“今天世尊怎么这么高兴、喜悦,这样与众不同?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定是世尊心中法喜充满,有大法要讲,一定有殊胜、微妙的甘露法雨浇灌众生。”世尊的这种表相,就显示出他要讲出世本怀了。他就问世尊。《无量寿经》里这段文是这样的:


尔时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


尊者阿难,承佛圣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威容显耀,超绝无量,未曾瞻睹殊妙如今。


唯然大圣,我心念言:


今日世尊,住奇特之法;

今日世雄,住诸佛所住;

今日世眼,住导师之行;

今日世英,住最胜之道;

今日天尊,行如来之德。


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得无今佛念诸佛耶?何故威神光光乃尔?”


这段经文读起来让人很感动。阿难很奇怪世尊今天怎么这样喜悦,这样光彩照人,心里就很感动。释迦牟尼佛就回答阿难说:“阿难,你不知道,我正在念阿弥陀佛啊。”然后讲五十三佛等等,一直讲到法藏比丘。


释迦本怀,所谓“本怀”,是指世尊出世的目的、根本的心愿。那怎么知道《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呢?


第一,从释迦牟尼佛本人说法的仪相来说明,所谓“祥瑞德相”,在净土门里叫“五德现瑞”。释迦牟尼佛要开讲《无量寿经》,他能够观察时机因缘,是讲解阿弥陀佛救度的时候了。这是他来此世界成佛的根本目的,所以他整个身心,连毛孔都散发出喜悦。


前面讲的是释迦牟尼佛的身相仪表,接着,佛陀亲口宣说: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这段文也叫“出世本怀文”。“如来”就是释迦牟尼佛自己。佛是出离生死、在三界之外的,他怀着无尽的大慈大悲,来到三界火宅度化众生。“所以出兴于世”,释迦牟尼佛自己说他来此世界的目的,就是“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群萌”指一切苦恼众生。“萌”指种子还没有发芽的状态。众生就是种子,都有佛性,但是佛性没有开发出来。佛来启发众生的佛性,拯救广大群萌,给予真实之利,这就是出世本怀。


第二,《无量寿经》讲到结尾,也能显示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


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这叫“特留此经之文”。正因为《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所以他把这部经特别留到法灭之时度化众生。


那么,出世本怀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要讲的真实之利到底是什么?如果大家看《无量寿经》就很明白。

(2)四十八愿


接下来专门介绍阿弥陀佛因愿果德。先明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选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之精华,结成四十八大愿,誓愿以其成佛时之名号,救度一切善恶、智愚众生往生其国,速疾成佛;如果有一众生称名、愿生而不能令其往生者,则誓不成佛。


四十八愿,这是一个要点。


(3)法藏成佛


发四十八愿之后,法藏比丘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时间的修行,圆满大愿,于十劫之前,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即是阿弥陀佛。十劫以来,阿弥陀佛一直不停地呼唤着我们往生其涅槃国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怎么呼唤我们?经文里就是“欲生我国”,阿弥陀佛呼唤我们是非常善巧的,这种善巧方便主要是一种大念力,一种爱心,这都是佛的心。


阿弥陀佛就是以名号来呼唤我们。如果看到“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知道这是佛在呼唤我们,是在说“你要回来,你要往生,你要回到我的净土”。


善导大师对六字名号的解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这也是解释阿弥陀佛的呼唤。“归命”就是“你要归来”,归来是法身慧命的觉醒,像水归到大海一样,“归命啊,归命啊!你要归来啊!”“发愿回向”就是“你要回到我的净土”。那怎么回来?道路呢?阿弥陀佛“即是其行”,“我就是你的道路,我就是你的功德资粮”。


善导大师在“二河白道喻”里就说明,佛在河对岸呼唤我们说: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那怎么来呢?水火当中有条白道,这条白道其实就是六字名号,也是阿弥陀佛的功德,也可以讲就是阿弥陀佛的身体,是阿弥陀佛本身。“你要来我的净土,踏着我的身体就可以过来了,不要怕掉到水里或者被烦恼之火所燃烧”,这就是阿弥陀佛以他名号的功德来呼唤我们。

(4)念佛往生


接着说明,十方诸佛皆共称赞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众生闻信其名号功德,称名愿生其国,皆得往生,住不退转。


先说念佛往生。不仅弥陀呼唤我们,十方诸佛也共同帮着一起呼唤,就是称赞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所以名号是弥陀呼唤最突出的表现。经文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阿弥陀佛是怎么呼唤的?就是名号,“闻其名号”。


(5)三辈专念


接着说明,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以“一向专念弥陀佛名”,皆得往生。


(6)往生胜果


凡往生者,乘佛愿力,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究竟一生补处,供养一切诸佛,广度一切众生。


这第六点是说,凡是往生者,乘佛愿力所得到的殊胜果报。


(7)释迦劝诫


世尊慈悲晓谕娑婆世界刚强难化的众生,应当止恶行善,愿生安乐,永离三毒五恶痛烧之苦。


这段经文的用意是要说什么呢?前面说往生这样殊胜、这样容易,上、中、下三辈众生,只要专念弥陀名号,通通都可以往生。所以,释迦牟尼佛讲到这里就顺势劝我们:


首先要厌秽欣净。在秽土,在娑婆世界,是恶人、恶行、恶烦恼、恶世界充满,这样的地方应该厌离;应该欣慕极乐净土:佛的主要用意在这里。


同时也是劝诫我们应当止恶行善,就是抑止门。它的意思和第十八愿所讲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一样的。


(8)胎化二生


彼国有两种往生:明信佛智者,自然化生,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疑惑佛智者,胎生莲花宫内,五百岁不见三宝。


劝当明信佛智,专修念佛,不要怀疑。


释迦牟尼佛“劝当明信佛智,专修念佛,不要怀疑”,这是佛说胎化二生的意义。


什么叫“明信佛智”、什么叫“疑惑佛智”呢?明信和疑惑是从心相来讲的,有什么样的心相,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如果从行为来判断,专念弥陀名号就是明信佛智。


佛的智慧,说到底,就是这句阿弥陀佛名号能救度一切众生;只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三念五念佛来迎”,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智慧,诸佛所不能及。称念名号就到佛的净土,而且是报土。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作品,是他救度众生的方法,他的智慧都包含在这句名号中。


所以,明信佛智也就是明信“一切众生,只要念佛一定往生”。


胎化二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往生极乐世界只有胎化二生,至于天台宗讲四种往生,这是根据天台的教理所义立的。


(9)付嘱念佛


说经将终,佛告弥勒:凡是闻信彼佛名号,欢喜念佛之人,此人即得真实大利,具足无上功德。


释迦本怀,于此达成。


“说经将终,佛告弥勒”,这部经快说完了,佛就付嘱弥勒菩萨。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释迦牟尼佛开头就说“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个“真实之利”到底是什么?经文到这里一看就非常清晰了。经文是这样的: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

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

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段经文,和第十八愿的愿文以及第十八愿的成就文都是对应的;同时,和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文也是遥相呼应的。


这个真实之利从哪里来?真实之利就在阿弥陀佛的名号里。


有两句话非常好,有人说是善导大师写的,其实不是,但是意义很好:


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佛之所以到这个世间来,他的本怀,他的目的,就是要宣说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就是讲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所以印光大师也好,历代的净土祖师也好,很多大德都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大藏教的核心,整个大藏教就是对“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解释、注脚,这也非常明确地显示了佛的出世本怀。


不过需要说明,《法华经》里也讲到出世本怀:“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所以也说《法华经》是出世本怀的经典。《无量寿经》也是出世本怀的经典,怎么有两个出世本怀呢?其实不是的。《法华经》是讲圣道门的出世本怀,《无量寿经》是讲净土门的出世本怀。


如果这两个比较起来,《无量寿经》是本怀中的本怀。为什么?因为,《法华经》是讲三乘归入一佛乘;《无量寿经》所讲的净土法门,是五乘齐入报土,不管是从摄受众生的广度,还是救度众生的善巧方便,都是别的经典没法比的。按《法华经》修行得利益的人,比较起来就少,它是讲了一个总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2 天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2 天前
平安北京朝阳  ·  归途 有我护航
2 天前
辽沈晚报  ·  有一种爱叫后备箱还能塞!
3 天前
辽沈晚报  ·  有一种爱叫后备箱还能塞!
3 天前
活法儿  ·  咳咳…为何一入秋就喉咙痛?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