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其实就是把钱换个地方,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家里储蓄了10万元放在银行,放在银行永远都是多少呢?10万加上利息。
如果你今天听我的话,一个30岁的年轻人拿出3600元,就是从10万里拿出3600,剩下96400,把那3600挪到保险公司,你的资产瞬间就变成将近20万。你这边保额10万,那边的还有9万多,总共19万多。
最糟糕的结局,连续挪过来20年,一次都没用,我说这是好事不是坏事,健康比什么都好。保险公司的保额依然是10多万,也许有增额分红,这个保额也许会变到20万,30万,但是这边还剩2万8,那么财富会变成至少12万8(没分红,这个可能性是没有的),也许14万8,也许是20万8都有可能,所以,各位把钱从银行转到保险公司,对自己有没有损失?没有。就是从10万变20万。最惨的,家人一次都没用过,变成12、13万;也许用过的就会变成三、五十万。
什么概念呢?其实老放银行永远都变不大,放保险公司瞬间长大,将来还会长更大。这就是保险的价值。所以,各位,买什么样的保险其实都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说换一个地方存一存。
所以我说选择保险就是选择生活方式,不选择保险也是选择生活方式。
那么保险和银行到底有什么区别?
除了这个数学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制度上的区别。
当一个人买了1000万的保险,有一天因为疾病身故,保险公司会怎么办呢?他交了200万保费,买了1000万保险,保险公司的领导就屁颠屁颠——我们东北话,就是急急忙忙把钱送给人家1000万,对着客户家人说:节哀顺变!保险永远陪伴着你!
那如果有一个人贷款1000万买了栋别墅,还了200万之后,突然身故,家人还不上贷款,银行会怎么办呢,各位?没收房产,把家人赶到街上,永远不会跟这孤儿寡母说:怪不容易的,你们继续住了!
所以说危难之际见真情,保险救命,银行催命。
保险公司的逻辑:客户越好越健康,保险公司保费运用时间就越长,赚得就越多。业务员越好,客户越好,公司越好,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但是银行不是这样的,银行有时候必须狠的。我有一位领导,以前在银行做十多年,来到我们保险公司说:我终于发现,做银行心得很硬,
做保险却象在做慈善,
所以他说:“我的余生打算就做保险了,不做别的”。
保险是最伟大的财务制度
保险好不好,不是因为我会说,而是因为它本身真的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科学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伟大的财务制度。所以我才会把它讲的这么的好,我才会这么的喜欢它。
当然,另外,还得提起这么一个事情,如果您买了50万的重大疾病保险,恐怕就是需要体检。如果您真的想买,就得要配合我们的员工去做体检。但是有许多客户怎么都不配合我们,说:我很健康,我没问题。各位,这话可是您自己说,就像夏天到了,要买西瓜。那卖瓜的都说:保熟,保沙,保甜。客户不信怎么办?切个口尝一下,甜的就买,不甜不要。保险公司也一样,你说自己健康我们无法信,医生说好我们就收,医生说不好,您应该感谢我们,因为我们不会收你钱,发现身体不舒服,赶快去治。现在都有好几个客户给我说:王老师,真的还得感谢您!虽然我们没买成,因为发现我有病了,赶紧做了治疗,可以多活几年,所以我得感谢您。买不到保险,依然要谢谢您。这个道理要给大家讲清楚,不然许多员工都会问我“王老师,客户不体检怎么办?”我说:“你跟人家讲明白没有,也许人家以为是帮你呢,所以就不着急去体检。如果人家真的给自己买,都会很着急去体检”。
所以保险是帮助别人最好的方法。
保险不但要给自己买,家人买,还要告诉您的朋友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