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雄县城区。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后,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北方小城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东方IC/图)
全文共
4173
字,阅读大约需要
8
分钟。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微信号:nanfangzhoumo
“我们这里暂时还叫‘安新县’,之后怎么办,我们也在等国家规划。”河北省安新县精神文明办主任张胜伟坐在临时充当接待室的宾馆标间里,疲惫地望着三天里他接待的将近第20拨记者。“来的都问同样的问题,我也想知道答案。”
据新华社2017年4月1日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雄县、容城、安新本是保定市辖县。如今,事关“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其临时党委由副省级官员挂帅。“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新华社报道中,雄安新区被定位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三年前,盛传河北保定将成为政治副中心。“那是传说,
(中央)
从来没这么说过。”4月4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
(以下简称“专委会”)
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域最终划定雄安新区,而非保定市区,经过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主要还是考虑资源环境。
“保定人口较密集。雄安新区围绕白洋淀周边开发强度不大,除3个县城以外,还有很多人口稀少的地方,动迁问题相对也少很多。”邬贺铨说。
总体规划尚未出来。一位专委会成员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3月他看到征询意见中的新区规划,特别注重绿色低碳:“绿化比例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比一般城市高。基本都是轨道交通,货运都用轨道交通,减少汽油、柴油的排放。”
“要买房吗?我有办法。”4月4日早晨,容城县奥威路口。当地居民王轩误将南方周末记者认作赶来抢房的外地人,低声邀请上他家看看。
“现在是过不了户,但我们可以私下签好协议,房子就是你的了。”王轩说。
“私下交易那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你给了钱,房产证上也没写你的名字。”张胜伟说。
据河北新闻网报道,截至4月5日,雄安新区已关闭售楼部71家、中介机构35家,清理违规售房广告1597条,严厉查处违规网上售房行为9起,对10家恶意炒作的房地产企业进行约谈。
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雄县、安新、容城3县就逐渐冻结土地和房产交易,当地居民不清楚具体原因。
“都猜准有大事,当时传这3个县要整成一个白洋淀市,副省级的。”王轩说。
最终落地的是雄安新区。“我是4月1日省里面开完会以后知道的。”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刘贺茂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天下午3点,书记和县长上省里开会,提前只通知会议内容是传达中央有关决定。会上刚一宣布,新闻马上就出来了。
4月3日是清明假期,雄县政府大楼几乎没人休假。楼外广场挤满了游人,停满了京牌车,雄县各路酒店在新区设立的72小时里人满为患。
“突如其来的工作量非常大,根本不回家。”刘贺茂刚在容城参加完一场关于雄安新区移民搬迁安置的会议,回雄县见完一拨媒体记者,又要赶回容城参加筹委会临时班子组建的会议。
4月1、2日连续两个晚上,刘贺茂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很多外地人过来看房,他要去解释目前的禁购政策。还有很多房产中介到了雄县,刘贺茂担心它们扰乱房地产市场。
忙归忙,对于未来的具体规划,县级政府却知之甚少。“雄安新区是中央批准设立的,规划不是由我们地方政府来做,只能说规划一确定我们地方如何去有效执行。”三个星期前,刘贺茂还是雄县规划局局长,“现在旧的规划作废,新的规划没出,没人能说得上来。”
媒体记者围着刘贺茂追问,为什么新区会选中不为外界所熟知的雄县,他表扬这是个好问题,然后回答:“中央作出决定,肯定是相关专家学者做过论证的。”
▲
2017年4月3日,河北雄县,外地游客在地图上寻找雄安新区。(视觉中国/图)
一朝成为新区人,雄县司机孟齐开车去容城,他望着路两边连片的青绿麦苗说:“中央不是看中白洋淀有什么,恰恰是这里啥都没有。”雄县和容城的支柱产业是塑料薄膜和服装加工,规模都不大,安新县距离白洋淀最近,发展主要依靠旅游业。
“它是一张白纸,可以更好地规划。”邬贺铨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6年秋天,专委会到白洋淀调研。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对于地点的选择,邬贺铨说,一个重要原则是与北京、天津的距离要比较适中,既不能很近,太近不能起到缓解大城市病的作用;也不能太远,太远不利于北京、天津资源的协同。
一些北京学者也从各自角度献计献策。2013年,北京大学教授、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在一份疏解北京城市功能的政策报告中提议,希望建立一座国家行政文化新城,当时他也看中雄县附近。
“太远了联系不方便,太近了城市就会依附于北京,和北京连成一片,不利于自立发展。”4月2日,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保定距离北京、天津的距离也不远不近,为什么不就选在保定?
“要找一个相对来讲资源环境承载力承受得了的地方。”邬贺铨说,考虑到保定人口比较密集,而现在雄安新区范围内人口较少,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较充裕。三县周边是平原,簇拥着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
一位专委会成员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雄安新区的水环境问题特别受重视。水量以及泄洪时对下游的影响、上游河道水域质量等问题,都有专家进行专门的论证规划。
选择建设雄安新区,没有出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治彦的意料。这是学界曾经上报过的方案之一,而且是刘治彦认为比较好的方案。
不过,他本以为中央会选择保定方案。“我们原来觉得保定有一定基础,但中央可能考虑到,有一定基础也是它的劣势。”
▲
雄安新区的设立,将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东方IC/图)
在刘治彦眼中,雄安新区这一设想诞生的时间线可以进一步拉长。
2001年,被简称为“大北京规划”的“京津冀北城乡地区空间发展规划研究”通过建设部
(即现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审定,该规划的主持人是著名城乡规划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京津唐、京津保两个三角形地区都包括在“大北京”范围内,当时在研究团队中的刘治彦就来过白洋淀考察。
这被视作对京津冀一体化最早开展的系统性研究,且一直持续下来。2006年发布的《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新畿辅”的概念。到2013年,《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三期报告》提出,以北京新机场规划建设为契机,京津冀共建“畿辅新区”,疏解非首都功能。
三期报告中写道,地区内发展落差的不断扩大既不利于解决京津两大核心城市由于人口和产业聚焦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也使得河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接受经济辐射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在与京津间产业竞争与合作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虽然具体区位有差异,但三期报告执笔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教授吴唯佳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一直以来,京津冀地区大城市的发展对周边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河北本身怎么发展,需要寻找一种发展路径。
“人口资源环境、大城市病都会制约发展。
(把北京)
非首都功能纾解出去,使发展势头能继续保持,压力不会集中在一个城市上。雄安是其中落地的一个动作,但不是全部。”吴唯佳说。
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具体分为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
“北京有很多非首都功能,但也没有说所有非首都功能都一定要搬过去。”邬贺铨说,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它的总部、分部放在哪里会根据中央的要求,但也会考虑企业自身的需要,不会强迫哪个企业一定要搬到雄安新区,而是新区依靠自身的条件和环境吸引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