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解码
科学原来这么有意思!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果壳  ·  说真话 | 再这么洗,头发真要掉没了! ·  6 小时前  
科普中国  ·  这一领域,有新突破! ·  16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解码

1.8亿年前恐龙的最后一餐:植物种子保存完整

科学解码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3-09 23:55

正文

北京时间3月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了1.8亿年前一只恐龙最后一餐的化石遗迹。这些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属于一只6米长的植食性恐龙,可以追溯到早侏罗纪。


这是一个最近才被描述的恐龙物种。对肠道内容物的分析显示,这种恐龙很可能未经咀嚼就“囫囵”地吞下食物,它们在远古巴塔哥尼亚地区的植物种子传播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种新的鸟臀目恐龙物种被命名为Isaberrysaura mollensis,其化石保存在阿根廷洛斯莫莱斯组(Los Molles Formation)的海洋-三角洲沉积物中。除了一块近乎完整的颅骨和大部分骨架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依然保存完整的肠道内容物。


尽管肠道本身已经腐烂消失,但苏铁和其他植物的种子以化石的形式存留了下来。研究人员称,这些化石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这种恐龙与其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恐龙在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中生活了大约1.85亿年,与外界的物理环境和包括植物在内的其他生物有着紧密联系,”研究者在发表于《自然-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的文章中写道,“与现代生态系统一样,植物和植食性动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生态联系。然而,对于植食性恐龙取食的植物种类和植物部位,目前几乎都没有发现证据。”


对化石中肠道内容物的分析显示,植物种子已经完全矿化,即经过多年的沉淀,植物种子已经完全被坚硬的矿物质所取代。此外,从一些种子化石的外形看,它们似乎没有经过咀嚼就被恐龙吞进肚中。

“最大的那些化石种子都还保存着完整的种皮,表明它们是被囫囵吞下,没有经过咀嚼,”研究者在论文中写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