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泽平宏观
预判经济形势,解读公共政策,提供及时信息,推送专业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600837终止交易 老牌券商海通证券落幕 ·  昨天  
经济参考报  ·  夜读|好运,会眷顾这四种人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3 天前  
福州日报  ·  定了!今年首次上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泽平宏观

经济持续恢复,但不宜盲目乐观——解读10月PMI数据

泽平宏观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11-01 10:14

正文

文: 恒大研究院  任泽平  马家进  华

事件

中国10月制造业PMI为51.4%,前值51.5%;非制造业PMI为56.2%,前值55.9%。

解读

一、经济持续恢复,但不宜盲目乐观

1 、中国经济持续恢复,领先全球。 国内疫情防控得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经济自3月以来持续恢复。10月制造业PMI为51.4%,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9.8%,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5%,均连续八个月高于荣枯线。
2 、内外需显著改善。 10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为52.8%,与上月持平;欧美复工复产刺激外需回暖,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0%,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高于荣枯线。
3 、服务业加快恢复。 10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5%,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加快。国内疫情有效防控,经济稳步恢复,居民消费信心回升。前期受疫情抑制的旅游需求亟待释放,海外疫情严重使得出国游大幅减少,“十一黄金周”服务消费显著好转。
4 、小型企业景气回落。 10月小型企业PMI为49.4%,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再次陷入收缩区间。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仍存,助企纾困政策应持续发力。
5 、从边际上看,消费边际改善,投资有放缓压力,出口继续好转,经济正在回归到正常的周期轨道。
6 、虽然中国经济在持续恢复,但对经济形势前景不宜盲目乐观。小微企业和就业形势仍严峻,消费仍然低迷,投资和出口面临回落压力,各类金融风险需高度关注。
三大建议:
货币政策逐步回归正常化,但谈收紧为时尚早,精准把握好力度和节奏,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财政政策的结构性效果比货币政策好,应继续发力基建尤其是新基建,对冲经济下行,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面对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双循环”三大抓手:新基建、城市群和放开生育(先放开三孩)。
7 、对于大类资产,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逻辑是从政策驱动转向周期驱动,因此:
股市主要是结构性机会,消费、新基建、技术替代等;
房市步入平稳健康发展的新阶段,都市圈城市群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区域市场大幅分化,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前期驱动黄金上涨的避险情绪和货币超发因素开始弱化;
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主要受中国经济恢复领先全球、央行率先货币政策正常化拉大中美利差等,但央行从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从20%下调为0,表明央行希望引导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而非单边升值。
潜在风险主要来自疫情二次爆发、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对经济形势过度乐观导致收紧、地缘政治风波等。

二、供 需关系改善,外需持续回暖
10 月制造业PMI为51.4%,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连续八个月高于荣枯线。
供需关系改善,10月生产指数为53.9%,较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2.8%,与上月持平。 部分传统制造业恢复有所加快,其中,纺织、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外需持续回暖,10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0%,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高于荣枯线。 欧美制造业恢复性改善,10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为53.3%,欧元区制造业PMI为54.4%,德国制造业PMI为58.0%,均大幅回升。

三、 小型企业 景气回落,仍需政策纾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