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写毕业论文都发愁不已的宅男网友,怎样凭借一己之力,战胜笼罩着整个国家的信息铁幕?
文|智煜
2009 年 5 月至 8 月间,BBC、英国电讯报、独立报乃至人民网英文版等诸多外文媒体,先后转载了一张卫星照片,内容是一栋设施奢华的巨型豪宅,位于朝鲜首都平壤市的东北方向,距市中心的金日成广场大约 12 公里。
根据金正日前保镖李英国等数名高层脱北者的描述,这栋豪宅应该就是朝鲜最高领导人的世袭官邸,人称“龙城官邸”或“55 号官邸”。在这张照片出现之前,外界从未有机会一窥它的真面目。
如此珍贵的信息并非来自朝鲜内部,也不是出自各国情报机构之手,而是一位普通美国网民的个人研究成果。在此人的朝鲜地图测绘工程里,金家豪宅也只是一碟博人眼球的小菜,真正的盛宴,是他以一己之力开创的朝鲜全境地理信息库,至今已不间断更新十年之久。
▍
梅尔文标记的照片中,可看到一栋设施奢华的巨型豪宅,位于北纬 39°06’59.0”,东经 125°48’20.9”,主体是图中的 Y 字型区域,下方深绿色的是人工湖,蓝色屋顶的建筑有的是宴会厅,有的可能是剧院。赛车道约四百米长,和田径场分置左右。最引人注目的是右上角被特地放大了的游泳池,宽约 15 米,长 50 米,旁边还有一个水上滑道。此外,在官邸及其邻近总共约 12 平方公里的区域里,除了密布着大型赛马场、射击场、高尔夫球场、花园、安全检查站、外围电网、雷区,另外还修筑了复杂的地下设施,包括领袖进出专用的地下火车站和专线,可以通往其他官邸,以及为防备核战争而修建的地下战时指挥部,墙壁覆铅。
美国人柯蒂斯·梅尔文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博士生,长期对极权社会和落后地区感兴趣。1996 年,他偶然看到一本介绍东北亚的《孤独星球》,便迷上了朝鲜,这个连地图都极少出版、且不对外发行的神秘国度。
但梅尔文当时并没有机会前往朝鲜,因为该国并不欢迎他这样有强烈好奇心的外国人,除非涉及外交或其他公务,或者出于种种原因,在境外直接绑架。
直到 2000 年,西班牙民间组织“朝鲜友好协会”成立,随后获得朝鲜官方许可,作为重要的外联“统战”机构,开始组织“同情乃至喜欢社会主义朝鲜”的外国人赴朝参观旅游。梅尔文抓住机会,在 2004 年圆了去朝鲜的梦。
▍正中男子就是
第一次去朝鲜的梅尔文,时年 28 岁
然而友好协会并不完全友好。这次总计 12 天的旅行最终拍成了纪录片《金家之友》,片中能看到协会会长闯进美国记者的房间,偷走了他的摄影机。
而最吊梅尔文胃口的,则是旅行团配发给游客的平壤地图——这幅 1997 年绘制的首都地图上,大量地标付之阙如。
▍1997 年的英文版平壤地图。像劳动党总部所在地这样的地标,也就是这里红色圈出的区域,图上没有任何标记。
一直到 2012 年,朝鲜才更新了官方地图上的部分街道和区块信息。
行程结束后,他开始了自己的“朝鲜揭秘计划”(North Korea Uncovered),准备以一己之力,揭开这个国家的神秘面纱。
梅尔文开始边学韩语,边搜集朝鲜的官方出版物和影像资料、地图册等,力图绘出一幅巨细靡遗的朝鲜地图,并且实时更新,做成一生的事业。
在当时,他的计划接近天方夜谭。朝鲜战争结束后,西方一直缺少有关朝鲜的可靠地理信息,公开且详细的地图则只有由中情局绘制的一份朝韩非军事区(以下简称 DMZ)地图,梅尔文对这里又没有什么兴趣。在母语世界里,他没有多少可用的现成资料。
▍
1969 年,中情局绘制的朝韩非军事区地图
就在梅尔文苦学韩文,奔走往返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韩国国家图书馆、各种档案馆之际,2005 年 6 月,谷歌地球上线,卫星图像的大规模民用、商用随即铺开。梅尔文得以省去搜集整理地形信息的浩大工程,接下来只要“写图注”就可以了。
他的第一步工作,就是从他自己两次朝鲜行拍下的照片和视频开始,把所有到过的地点标注出来,然后从多年关注并且去过朝鲜的朋友圈子逐渐向外围拓展,力图穷尽所有能找到的相关游记,所有能提供新地点的人,将其中的地理信息注到图上。
2006 年 1 月 23 日,梅尔文开办了名为
North Korean Economy Watch
的博客(以下简称
NKeconWatch
),利用自己的经济学背景,撰写研究朝鲜经济各行各业的评论文章,从朝鲜人听什么广播,用什么手机,抹什么化妆品,有什么体育项目,到工、商、农以及银行业,无所不谈,至今保持着相当稳定的更新频率。
此外,梅尔文也借助其博客的影响力,吸引了大量以各种渠道去过朝鲜或在朝鲜境内有相关利益的读者,他们纷纷自发帮助他完成“朝鲜揭秘计划”,提供旅行照片、文字记录,还有人积极帮他校正。
比如下图中的两张金正日视察 586 部队的视频截图:
586 部队是朝鲜人民军重要的侦查力量,行动主要针对韩国。看到视频后,梅尔文在网上征集,是否有人能通过视频里建筑物、纪念碑等背景的相对位置,帮他在地图上找出这支部队当时的驻扎地。在有人给出下方那张卫星照片和经纬度后,他又委托朝鲜境内的朋友去这个地址实地观察,确认了这条信息。
早期版本的梅尔文朝鲜地图以标注建筑物为主,餐馆、学校、医院、公路、铁路、电网、集市、劳改营等等越详细越好;但每天看朝鲜报纸,同时关注日韩对朝鲜的大量新闻报道、纪录片,不仅使梅尔文熟练掌握了韩语,也让他意识到,除了建筑,新闻中时而变动的行政区划图,也是有价值的地图信息。他的长期目标,是要争取在全国范围内精确到邑(大概相当于中国的镇或乡)一级的划界。
▍朝鲜江原道平康郡的行政区划图,梅尔文在朝鲜中央电视台播报金正日视察此地的新闻里找出了这个画面,进而证伪了之前声称这一区划已经改动的消息。大量行政区划方面的信息都需要他如此辛苦查证一番。
梅尔文首先从官方出版物入手,为他的地图积累朝鲜行政区划的信息,但这样得出的区划图一般只能精确到市或者郡一级,而且更新并不及时,比如维基百科上的资料还停留在 2002 年。
要想做到更精确及时,应该每天收看朝鲜的电视节目,在有关领导人视察地方的报道中,就可能找到信息。求学期间,梅尔文并不能经常做到,但也尽力为之。可想而知,热爱出游巡查、摄影照相的金正日,也不知不觉地为梅尔文提供了大量影像素材。
▍
梅尔文列出的绘图常用信源,包括朝韩媒体、情报机构的解密文件、脱北者访谈、各种可以长期生活在朝鲜且行动自由的人。在标记地图时,梅尔文往往需要在多种信源之间做交叉确认,凡是不够准确的信息都不收进他的正式地图中。多年来,他保存的无法确信的信息数量巨大,已单独构成一个“待核实标记信息库”。
经过两年多的整理和标注,2007 年 4 月 4 日,“朝鲜揭秘计划”第一版问世,以谷歌地球的 DMZ 格式,在
NKeconWatch
里正式开放下载。
随着知晓并参与项目提供信息的人越来越多,之后快速更新的版本里,曾经低调存在着的城市设施、教育机构、大使馆、劳改营,甚至隐秘的军事基地、导弹发射场、领导人宅邸、90 年代朝鲜大饥荒的大型饿殍墓地等,都逐一被标注,附上介绍。
截至 2009 年 6 月 25 日,这个地图文件上线不到 27 个月,更新了 18 版,影响迅速扩大,从小众喜爱的网络珍品,快速迭代成为“全球除情报机构外最全面的朝鲜地图信息库”,一时也把梅尔文送进了韩国、欧美主流媒体的视线,乃至《中国新闻周刊》都对他做了采访。
梅尔文曾自豪地说,“平壤一共有 47 家餐馆,都在我的地图里了。”而这时他的身份,依然是一个朝鲜情报的业余爱好者,大学研究生院里为博士论文发愁的学生,大众眼中的极客怪咖。
▍
2009 年 8 月,梅尔文在博客上贴出这张照片,判断图中标记的房屋就是韩国著名新兴宗教统一教的创始人文鲜明出生和幼年生活的地方,他亲自与统一教会取得联系,说服对方接受了这个观点
而他自己的情报挖掘能力,此时恐怕也已经不逊于专业的分析员。2009 年,缅甸的一个军事代表团秘密访朝,在参观平壤的某军事机构时,一名代表团成员(此人后来很可能遇害)偷拍了下图左侧这张大楼的照片发给梅尔文,后者凭着多年日复一日俯瞰平壤的积累,在卫星照片里定位了这幢建筑,并委托平壤的朋友开车到这个地址观察,最终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