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一图读懂:G20有哪些国家?有何特点? ·  2 天前  
央视新闻  ·  正为人际关系而烦恼的,请进 ·  3 天前  
新华社  ·  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 ·  4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家最好的状态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该醒醒了,学区房注定是个坑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28 19:01

正文

从这些想通过买一套学区房

实现“阶层晋升”的中产阶级身上

找不到一丝一毫对未来乐观的希望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托式派对”(ID:thetpaty

作者 骆轶航



什么时候,“好房子”的定义又变了?


作为从童年到成年伴随着中国完整改革进程的一代人,我们当中很多人的住房环境也在改变着:从1980年代的胡同平房和简易筒子楼,再到1990年代六层的苏式居民楼或高层塔楼,再到2000年之后更大户型的现代公寓商品房住宅。我想,如果接下来再来一次消费升级的话,应该往联排别墅的方向走了吧。


但我应该一时半会儿买不起连排别墅了,就是想买一套面积大点的普通民宅,也难上加难。在北京,房子已经变成了价格极其昂贵的商品,而且现在也几乎贷不到款。


京师房贵,居大不易。中国城市资源和区域发展极不均衡,政府土地财政的依赖度太高,高财富净值人群的聚集效应,可投资的优质资产种类太少,资产泡沫和一切有形资产的金融杠杆化……这些都让生活在北京变得不堪重负。一个人对北京寄予了多少梦想和野望,TA也必定要在这个灰蒙蒙的城市里,为这些梦想和野望付出相应的价格。


但人们仍有理由追求居住得更舒适、更体面。


直到“学区房”这个怪物的出现 ,我发现过去对“好房子”的认知都脆弱得可笑。什么?你那个六环外的140平米复式三居室也配叫好房子?


他们眼中的好房子,在三环甚至二环以内最拥挤的路段,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单价在15-20万元人民币每平米之间,普遍建成在1980年代甚至更早,没有物业管理,公共设施年久失修,垃圾遍地,楼道里贴满了小广告,杂居着京城土著的大爷大妈和群租的打工族……他们认为这是好房子,理由只有一个:它靠近教学质量较高的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是“学区房”。



甚至,出现了15平方米售价超过300万的学区“过道房”这种奇葩,犹豫一下就被抢走,抢走了的还不能保证落户,落户了也不能保证被电脑“划片”到重点小学,但还是有人愿意赌一把,冒着打水漂的风险,花300多万甚至更高的价格买一个砸在手里的库房或过道。


因为他们“爱”他们的孩子,希望孩子受到质量最高的教育,被划片到重点小学,然后直升重点初中,再考上重点高中,再考上985顶级高校,再上研究生,再找到好工作……


然后,还是买不起下一拨的学区房。


他们都掉坑里了,还浑然不知。




用买一套天价鸡窝“学区房”的办法,试图锁定一个重点小学的电脑派位名额,这是千斤拨四两。


学区房买了,产权交割一旦完成,就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但北京中小学的就近入学政策和电脑派位的方法,那可是说变就能变的,学区划分属于行政办法,不需要立法通过。再说对北京这么一个资源高度集中的超级城市来说,政策就是用来随时变的,变则通嘛。


政策通了,买了学区房的就想不通了。


那些从2007年以来经历了前后不下10次房地产调控政策“说变就变”的人,居然敢相信学区划片和入学标准的政策不会变,这是真的不把教委当衙门啊。近期北京市教委明确“过道学区房”不具备入学资格条件,这已经让花几百万买了一个过道的人把这10多平米的大杂院小窝棚砸手里了。“学区房价格永远涨”,这过道已经没学区房功能了,您再转手卖个高价给我们瞧瞧?


道理一样,今天教委能一句话勾掉了过道房的就近入学资格,明天它能不能再下一道圣旨,把落户时间不超过3年,经实地考察没有实际居住的学区房入学资格也都给勾了?后天它能不能把出生原始户籍地不在该学区的所有学龄儿童的入学资格都给免了?


你觉得不可能?5年前你想过北京出台政策限制购买第三套商品房么?你想过外地户口在北京不交满5年社保,连买房的资格都没有么?


市场化的商品房交易调控尚且如此,更别提本来就属于行政管理范畴内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资源的分配了。


衙门的执行力比抢学区房的中产阶级们的想象力强多了。教育部刚发布了《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在“学区房”问题突出的地方,稳妥推进多校划片(随机摇号、派位)。


所谓“多校划片”,就是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大致均衡。这也就是说:一个小区将对应多个小学和初中——包括临近片区的小学和初中,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能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


那些买了和平里过道房,想借着这个上安外三条小学,六年后顺风顺水升一七一中学的家庭;那些买了和平门半间平房,指望着靠这个将来让孩子升实验一小和师大附中的爹妈,你们算算你们这个梦这下打了多少折,你们买的那个窝棚的价格,又打了多少折。



学区房是最容易成为消息房和政策导向房的房产,只是你不知道消息哪天传出来,政策导向又在哪天改变了你的命运。


您再算算还有多少贷款要还,再想想您在公司里头,身边那些1990后出生的浑身是劲儿的小孩儿们,还有您的经理和总监们看着您那一副为了一套学区房那神神叨叨中年危机的样儿,极其不耐的眼神。再想想公司的裁员计划和您年终的performance review。您不好好工作,不好好健身,不好好晚上陪着孩子讲故事做亲子益智游戏,不带着孩子出国旅游两圈见见世面,您一天到晚心事重重,拉着张脸,焦虑万分,心思都在换一套又破又旧又小的学区房上了,您说这是为了后代的长治久安,谁领您的情呢?


重要的是,用“有了学区房就有了一切”的执念,赌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未来,这是聪明人的做法么?




“你不买是因为你买不起,”很多人这么说。


“学区房买的是圈子和资源,是下一代阶层的门票”,很多人这么说。


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卖了郊区的大房子,节衣缩食加贷款,买了三环内一套破旧不堪的学区房,资产就增值了,就晋升了一个阶级了,变成富豪阶层了,孩子就变成“富二代”了。这简直是对“富豪”这个词的重新定义。


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买了学区房,很幸运地被电脑划片到了重点小学,有了顶级的教师和教学资源,身边有了更好的同学,尤其是有了一些真正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同学,就进了一个更“高级”的圈子,阶层晋升就指日可待了。


有这种幻想的中产阶级家庭,恐怕大多数是本世纪初享受到了“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红利,从二三线城市负笈来京,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甚至留京户口指标的人。他们在10多年前靠自我奋斗和历史的进程完成了第一次阶层跃升,接着想再发挥一下当年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空都能钻的精神,通过一套学区房,把宝押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让孩子挤进一个上流的学生圈子,准备完成从中产阶级到“上流社会”的阶级晋升。


可他们有一点忽略了,那就是他们并不熟悉的、北京特有的圈层分布和文化。这让他们“买学区房买的是圈子和资源,是下一代阶层的门票”的臆想变成了妄念。



历史上的北京城没有“中间阶层”,这个特点至今在三环以内的北京市区里,仍然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我小时候在东四五条的姥姥家长大。作为1930年代置下的产业,我姥姥家是附近几户唯一独门独院的,其它的差不多都是杂院,一个院落被搭建的各种矮房和棚户分割得七零八落,住着好几户人家。只要这些胡同不拆迁,这些人就永远是院子里的土著居民。小时候我们就知道,东四四条到八条的这几条胡同里,住着几个在职或离休的副部长、部长和副委员长。但他们的朱漆门户紧闭的宅第和那些没地方下脚的大杂院,往往就一墙之隔,部长出了自家院门,就能看见对面杂院门口的老胡同串子扇着蒲扇侃大山。


后海附近也是如此,后海南沿的狭长胡同里,总有那么几户深宅的院墙上是布着铁丝网的,可旁边走两步就是一个小门杂院。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三里河附近的中直机关宿舍楼附近,高干家属院向右拐两百米,一片破落的平房胡同别有洞天。



他们都在同一个“片区”,理论上都会被“划片”到同样的几所小学和中学。北京城区的阶层分布很难以社区的形式划分,这是北京特有的“地缘政治”。


所以,北京从来不缺“贵族学校”,比如海淀的八一学校和一零一中学,西城的四中和八中,东城的景山学校和史家小学等,但这些学校在以“共建”的名义招收特定渠道的学生之外,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就近“划片”,同时招收土著居民的后代,几十年来一直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又没有真正公立的“贵族学校”。


我的一个小学同学,最近在同学群里很高兴,她的女儿划片上了史家胡同小学,教学主任正好是当年带我们的年轻班主任。史家胡同小学是东城区的优质学校,但我这个同学并没买学区房,她从小住在附近的胡同里。


类似这样的生源,占了至少一半以上。那些准备用一套学区房让孩子上史家小学的家长,要做好的心理准备是:你的孩子进的那个“圈子”,里面有达官显贵和央企老总的孩子,也有土生土长的胡同串子的后代,后者的数量比前者多。


重点学校内部的隐形“北京折叠”,恐怕是很多从未经历过北京义务教育的人们认知范围之外的。


你的孩子在学校里跟谁交朋友?是跟院士的儿子还是跟部长的孙子,再或者是跟附近筒子楼里开复印店的小业主的闺女,你做得了主么?你倒是可以跟孩子说“要跟XXX交朋友,不要理XXX”,可你真的这么做了,孩子一定会听么?真的这么教育孩子,那么跟我们上一辈的大多数父母又有什么区别?


而且不排除真的有家长是希望靠孩子当敲门砖,进了家长的微信群,然后挨个给那些有点“来历”的父母们发微信好友请求的。人家在忙着官场晋升和往前走,您在忙着还学区房贷,你们的人生交集是什么?就算人家通过了你的微信好友请求,你给人家的朋友圈点了180个赞,你们真的能成朋友?



中国这一代10多年前催生出来的“中产阶级”,一直指望在历次社会利益分配的时候,让那些更底层的人当分母和炮灰,自己逃出生天,跟既得利益阶层一起享受胜利的果实。他们本来有能力推动更多的社会公正,但一次次地冒着被既得利益者牺牲和抛弃的危险,沦为了既得利益者的帮凶。在学区房这个问题上,他们再一次暴露了这个问题:用孤注一掷购买天价学区房的方式,将挤进一个更高阶层的概率提高个1-2%,并为此无怨无悔。


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我身边就有各种童星、改革开放后暴富的第一代商人的贵公子和外交部子弟等各色同学。同一个学校,有“你懂得”的关系户,也有富得流油的赞助生,但大多数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好学生。但是,“好学生”在重点中学学坏的也不少,抽烟打架打劫的也都有。但是那些阶层和生活环境跟你完全不是一个圈子的,基本上最后也是路人。


即便你的孩子上了中关村三小或人大附中,也几乎不太可能跟李双江的宝贝儿子李天一成为好朋友,你也根本不可能跟李双江称兄道弟——尽管如果李天一不作恶被劳教的话,这一切可能都是你梦寐以求的。


另外,可能真有人忘了去年中关村二小的校园霸凌事件了——那可是著名的学区名校啊。中国所谓一流“名校”的教育高地,呆过的人心里多半都清楚,没你想象得那么高。


那些觉得买了学区房就买到了一张通向“上流社会”的门票的人,到了小学升初中再次“派位”的时候就发现了,在通向那屈指可数几所重点中学的道路上,真正“上流社会”的孩子们,是不会给你的孩子当升学比例分母的。而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到时候就是分母的一部分。




说到最后,还是得说那些指望着买一套学区房脱胎换骨的“中产阶级”,骨子里对自己是有多绝望,对自己能赋予孩子的家庭教育和人格养成,是有多不自信。


当你纠结在只有学区房才能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并且一路顺风顺水地获得更好教育的时候,你的孩子已经不可能获得更好的教育了。


为什么那些掌握资源和社会话语权的家长通常能让孩子在教育和职业上有更好的前途?除了权利的寻租和输送之外,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像李天一那种混蛋的例子,是家庭教育彻底失败以致于优质的学校教育彻底无济于事的个案,也是“学区”教育迷信的典型反例。


为什么同一个学区、同一所重点学校,就近划片入学的很多土著居民后代,在日后的高中和大学升学考试中处于竞争劣势的可能性仍偏高?除了社会资源的缺乏之外,家庭环境对教育、修为和人格养成的影响,都在里面呢。很多人都在强调同等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可是同样的学校教育质量下,家庭教育的优劣,往往成了家长们本能逃避的话题。


家庭教育,这原本应该是中产阶级家庭的优势,这一代中产阶级父母差不多证明了自己在智力和教育程度上的能力,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代。但很可惜,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的知识已经在上一轮的阶级晋升中消耗得差不多了,没法继续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绝非偶然,这一代中产阶级父母当中的很多人正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年近不惑,刚还完一套房的房贷,疲于应付育儿和长辈医疗,知识储备久不更新,职业技能和竞争力逐渐退化。在经济下行的波动期内,他们是裁员或变相强制退休的优先考虑对象。


正是这么一群人,正在积极买学区房。学区房背后的下一代教育和阶层晋升机会,加上房子本身的增值空间,是他们未来人生的唯一指望。


他们不相信自己在事业上还能更进步,不相信靠知识和智慧还能带来自身和后代命运的改变,不相信做一些符合志趣的事能带来财富和精神的双重自由,甚至不相信住在一个更体面舒适的大房子里是一件重要的事,他们只相信学区房是下一代命运和前途的保险箱,是财富增值的保障。就算经济崩盘百业凋敝,房价也会继续涨,学区房也永远日不落。


这是一种孤注一掷的信念,是相信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会变得更好,相信自己的无能为力,只有房子是个例外。


学区房未必能真的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但却有效地控制了父母的无力感和焦虑感。这一代中产阶级,终于在他们步入中年的时候,活成了他们父母当年的样子。



别人家的孩子,被中直机关或央企工作的父母安排参加企业赞助的暑期海外夏令营,被北大和清华当教授副教授的爹妈带着走访院士、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而那些背了一大笔贷款买了一套学区房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全家出国旅游的预算被压缩了,看电影听讲座的预算被压缩了。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家从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换到了一套不到60平米的小房子,或者是为什么买了一间完全不能住平房,每天自己要在同学们还赖床的时间就出门奔波几十公里去上学。他们的父母每天耷着一张心事重重的脸,几乎没有业余爱好,不健身也不读书,还经常絮絮叨叨地告诫他们:我们费这么大劲,花了那么多钱,让你上了这么好的学校,你可得努力啊。


这一幕何其熟悉。这根本就不是阶层晋升,这是昨日重现。


当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已经无力通过自身的家庭氛围和教育感召和影响孩子,当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已经不再相信自己的言传身教能成为家庭文化的一部分,从这样的家庭身上,我看不到任何“阶层晋升”的迹象。


此之学区房,彼之砒霜,只是毒性发作的时日后会有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他们盖了“最美回迁房”美哭网友,如今却遇到了新问题

点击图片阅读 | 扔100件东西生活会不同吗?我们拍了三个人,有人哭了 | 有意思TV

点击图片阅读 |为什么总是相亲却还是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