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 | 奕梵
小RNA是序列上进化保守且长度约为21–25个核苷酸,由Dicer-like酶加工形成,miRNA作为小RNA中的一种类型,在调节植物基因表达中起着关键作用。长期以来,不同棉种中,包括二倍体亚洲棉在内的众多miRNA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近日,
朱玉贤
院士团队
在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发表了题为
A Malvaceae-specific miRNA targeting the newly duplicated
GaZIP1L
to regulate Zn
2+
ion transporter capacity in cotton ovule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一个锦葵科独有的miRN44能够靶向锌离子转运蛋白GaZIP1L,从而介导棉花胚珠对锌离子的转运。
该研究通过对亚洲棉材料不同时期的胚珠进行小RNA高通量测序,构建了亚洲棉胚珠和纤维的小RNA表达谱。该研究共鉴定出84个miRNA,包括未报道过的46个新颖的和38个保守的miRNA。通过对这84个miRNA的差异表达和靶标基因预测分析,发现它们在胚珠和纤维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有明显的偏好性,暗示它们分别参与不同发育时期的基因调控。并且这些miRNA能够靶向21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且主要富集到26个显著的生物学过程中。跨物种序列比较分析发现,一个新鉴定到的miRNA,命名为gar-miRN44,其前体序列起源于锦葵科中,且能够靶向在亚洲棉ZIP基因家族中新加倍形成的锌离子转运蛋白编码基因
GaZIP1L
(图1)
。
图1 锦葵科特异的gar-miRN44与其靶标序列进化分析
在棉花胚珠发育过程中,gar-miRN44转录水平在开花10到15天
(DPA)
后急剧下降,而GaZIP1L的水平却显著上升,且伴随着Zn
2+
离子浓度的增加。分子动力学模拟与离子吸收分析表明,GaZIP1L比原始的GaZIP1基因拷贝具有更强的Zn
2+
离子结合能力
(图2)
,表明新加倍形成的GaZIP1L可能更适合维持棉花高锌离子迁移的需求,以增强纤维素合酶的活性有利于胚珠的生长。
图2 新加倍产生的GaZIP1L蛋白比GaZIP1具有更强的锌离子结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