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7月20日,
“金榜梦·管院行”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第二届优秀高中生夏令营
在管理学院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高中生的近600份申请,经过我院项目评审小组筛选,最终录取了来自25个省、市和自治区80多所中学的优秀高二学生,共计109人。
通过工商管理学科讲座、沙盘模拟、案例分析讨论及展示等活动,管理学院为来自全国各地高中的优秀学子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学院的机会,一个与优秀朋辈进行良好沟通交流的平台。在校内外师生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本次夏令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在7月17日的夏令营开幕式上,管理学院副院长郑国坚教授简要介绍了中山大学的悠久历史、校园格局和办学水平。并对在座营员表示期待,希望同学们经过本次夏令营的学习,走进中大,走进管院,走进商科。
郑国坚副院长通过《新时代下高校商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的讲座,带领大家了解新时代下商科人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管理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优势与创新实践。他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端商科人才是面向未来的工商管理学科人才。管理学院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为新型商务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管理学院党委周晶副书记作题为《扬帆起航正当时》的讲座。她对管理学院的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情况作出了详尽的介绍。第二课堂从思想引领、学术研究、身体健康、社会实践、职业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周书记希望同学们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在管理学院扬帆起航,开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经历。
来自广州二中的温迪同学作为营员代表发言。她期待通过参与夏令营,体验工商管理学科课程,领略管理学院知名教授商科理论独到的艺术魅力,增进对专业的认识;同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并肩奋斗,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接下来的几天中,在管院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高中生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受了大学生活的多姿多彩、学科与专业的魅力以及大学与高中学习的差异。
破冰晚会
,大家彻底放飞自我,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相互熟悉。
案例分析环节
,旨在培养营员们的批判性思维,在此环节中同学们体会到学习工商管理学科知识的其乐无穷。
课后交流环节
,同学们通过与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代表的交流分享,了解工商管理学科以及管理学院对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
管理学院教授的讲座更是点燃了大家对工商管理学科知识的热爱。老师们启发性的上课方式令营员们眼前一亮,充分感受到了学者的风范与学术的魅力。
郑颖老师以“会计——慧眼看世界”为题,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营员们介绍了会计的本质、会计的作用以及会计当今的发展趋势。
傅慧老师将中西方企业实例融会贯通,以一场“管理创造价值”的讲座向大家介绍了企业管理的艺术和魅力。
营员们从宋耘老师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实践与挑战”讲座感受到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风险与挑战。
最后,张丰老师带来的“生活中的经济学”讲座则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了生活中的现象,生动地说明了经济学与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沙盘模拟环节中,每个小组单独运营一家“企业”,每名同学都要担任一位“高管”,进行融资、购买产房、建立生产线、研发产品、开拓市场、接受订单、投放广告等。评定名次的标准是“企业”最终获利的多少。小组成员们通力合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维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沙盘模拟是同学们亲身模拟企业管理的实践,从中感受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有效促进同学们的团队分工合作能力,实现思维的碰撞。
沙盘模拟结束后,是一个小时的笔试环节。同学们围绕“在团队经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团队是如何解决的?”“如果重新开始,你建议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等问题,进行回答总结。笔试开始前,同组的学员们热烈地讨论着沙盘模拟的经验和教训,回忆起两天来的“高管”生活,大家感慨万千。笔试开始,课室瞬间恢复安静,只有学员们认真伏案写字的沙沙声。一个小时后,一份份答卷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对沙盘模拟的回顾和反思。
19日晚是各小组热火朝天地进行案例准备的时间。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先讨论出分析选题的框架思路,从现象、归因、态度、措施、总结等方面入手,再把任务具体分配给每个人。从搜集资料,制作PPT,到组织语言反复排练修改,大家各司其职,紧张有序地为团队的荣誉共同努力。
7月20日上午,2019年第二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优秀高中生夏令营闭幕式暨营员展示在善思堂国际会议厅举行。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郑国坚教授、党委周晶副书记、肖静华教授、宋耘副教授、本科教务办公室余树歆主任等老师,以及全体营员和部分营员家长参加了闭幕式。
在闭幕式上,18个小组按抽签顺序依次上台展示各自的案例分析成果。
■
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对于
“知识付费”
这一话题,“creators组”重点论述了知识付费的优势、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三方面内容;“人民当家做组”细致分析了“得到”APP、“好好学习”APP的经营模式;“全屯之光组”从整个行业大视角上展开思考;“简单快乐组”采用了辩论形式,以正反方角度思考该问题;“龙门组”站在商科人角度,着重讲述知识付费的作用与发展前景;“帅过吴彦组”以新颖的自制小视频开头,令人眼前一亮。
■
针对
网约车与共享单车的“烧钱”与“填坑”行为
,“畅行无组”采用新闻联播的方式,对比了滴滴与小黄车的经营模式和产品差异;“阿里妈妈组”通过客观现象分析独角兽公司的生存历程;“基因重组”着重分析了对待共享单车和网约车应该有的态度;“刚刚那一组”从资本角度、政府角度提出二者的发展措施。“烧钱”与“填坑”都是管理决策行为,营员们现学现用,将短短几天学习到的管理知识很好地运用在这一话题上。
■
对于
“抖音现象”背后的欢喜与隐忧
,“高考命题组”针对抖音的弱连接这一缺陷提出了可行做法;“稳中求劲组”则从平台、用户、内容创作者等方面,提出抖音的可持续化发展道路。虽然只有两个小组选择了这个问题,但通过两个小组的展示,我们也能较为完整的认识抖音现象背后的欢喜与隐忧。
■
针对
“寒门难出贵子”
这
一话题,“六个核桃组”利用穷人思维之困境,指出人的主观能动性有限;“风雨无组”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组”以热点访谈的形式,从内外部角度看待这一问题。几个组的展示大有不同,但都明确表达出一种思想:寒门难出贵子,但不是不能出贵子。“伟大的羽翼必然追求自由的光辉”,环境从不是阻挡一个人前进的决定因素,态度才是。
■
全国即将推行的
“强制垃圾分类”政策
是最近的热点话题,“聚义利汇兑庄组”从实施垃圾分类的意义、阻力、强制措施和他国经验四个角度分析该话题;“妈组”从民生、环境、理念、经济等角度分析该政策的重要性;“垃圾分组”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推出了自己认为的理想政策。垃圾分类政策虽然实施起来较为困难,但其好处不言而喻。大家普遍认为,垃圾分类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在18个小组展示过程中,现场的教授老师、学生分别对各个小组提出问题,营员们在短时间内沉着应对,出色地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看法。
在点评环节,肖静华教授高度肯定了营员们这四天的学习成果,对营员们未来的学习生活提出期待,同时指出管理学最重要的两条理论——管理就是平衡,管理以客户为导向,希望营员们能够学以致用。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佳骏作为营员代表发言。通过参加夏令营,他不仅听了精彩的学术讲座,收获了满满的工商管理学科知识,也在沙盘模拟和案例展示中锻炼了思维,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夏令营的顺利进行,要感谢学院的严谨策划和细致关怀,也要感谢在炎炎夏日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虽然大家即将各奔东西,但他期待明年还能在中山大学相见,在管理学院重逢。
颁奖环节,周晶副书记为全体学员颁发了结营证书。宋耘副教授为在沙盘模拟中营业第一的第四组、第十一组颁发最佳职业经理人团队奖,肖静华教授为在案例展示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第十八组、第七组、第十七组颁发最佳风采团队奖。郑国坚副院长为杨鹭鸣等11位同学颁发了优秀营员证书。
最佳职业经理人团队:
第四组(白璐、黄瑞婷、江著杰、姜婧雯、金汉邦、杨鹭鸣)
第十一组(耿雨鑫、廖乐乐、林昊、刘冉、刘雅萱、王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