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大北京会变成什么样?
3月29日至4月27日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展出
(每周一休息)
,市民可在市规土委网站预约参观“迈向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草案公告展,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7次。此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城市规模,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和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指示的具体落实,凝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北京城市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重大转折期首都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期待。
对城市规划发展感兴趣的市民可提前在市规划国土委网站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凭有效身份证件现场换票入场,
每个有效身份证件可预约三张门票
。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无需预约,凭本人有效证件可直接到展览馆领票参观。
展览于3月29日10时开展,展览时间为每日10时至16时。
在参观之后,市民可以就草案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一位市民都可以通过公告现场留言、市规划国土委官网网上建言、电子邮件或信件提出意见4种方式参与其中。
摄影邓伟
《总规》草案邀请了全世界顶尖的专家领衔、全程参与,开展了九大方面、38项重点专项研究,进行了多项民意调查。通过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积极性,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权威性。
“经过3年多的努力,规划草案已经形成。本次草案的公告也是为了进一步征求各方意见,融合各方智慧。”
新版《总规》草案六大重点
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
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科学配置资源要素,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大城市病”;
转变规划方式,保障规划实施。
《总规》草案,紧扣城市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要素配置、城乡统筹四个中心环节,紧紧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着力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描绘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迈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规划蓝图。
北京晨报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