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0字 | 5分钟阅读
毕业后终于开启了独居的生活,总的来说喜忧参半。
一个人生活确实更自在一些,但缺少必要的监督,如果自制力不强便很容易浪费时间。
这篇文章,虽
然说是写给独居的人看的,但其实每一位觉得自己不够自律,想要通过一些方法实现自律的人都能够有所收获。
什么是自律?
在我看来就是能够抵御各种诱惑,说干就干的人。
简单说就是没有拖延症的人,是一个能够主动掌控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推着往前走的人。
文章开始我不想罗列一大堆时间管理的方法,而是建议大家先从观察自己的生活开始。
每个人拖延的方式不尽相同,或许有人是对工作的恐惧,又或是被手机困扰,被坏习惯所牵绊,说不定还会因为对家的想念导致整日情绪的低落,从而影响工作的效率。
总之在改变之前,希望大家可以用心观察自己一周。
把每一次导致自己拖延的原因都及时记录下来,在这一周内,不要着急做任何改变,如实地记录现有生活状态即可。
按照此方法,一周过去后,我发现自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睡前疯狂刷微博,经常到11点还在扣手机,没有早睡的意识。
-
早起闹铃响后,因为晚睡导致早起后状态不佳,不自觉地赖床。
-
没有计划时,总是不自觉地发呆,有计划时,又对一些计划的抵触情绪极大,不自觉得拖延(常见形式:看手机、睡觉、磨蹭)。
-
在综艺节目上花费过多时间,一度到了综艺荒的地步。
-
睡前喜欢吃零食,10点多还叫外卖,买的鸭脖恐怕是想辣出天际,晚上睡觉时胃里翻江倒海,严重失眠。
……
一周过去,记录了非常多,总结下来导致我不够自律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所以对我而言,一切的改变就可以围绕以上三点来执行,而对大家来说,就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周末时,当自己没有明确的计划时,便总忍不住偷懒,不是一觉睡到自然醒,就是下午磨磨蹭蹭刷综艺节目,看电影,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周一,什么正事都没做。
观察自己一周后我发现,很多时候自己都处在一种不知道该做什么的状态,又或者是对待办事项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迟迟不愿意行动。
解决方案:善用“日程计划表”和“目标拆分法”。
前者(不知道做什么)比较容易解决,列出一张“日程计划表”即可。它类似于我们上学时的课程表,虽然看起来很机械,但对我的帮助却是极大的。
此外,当我们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还可以试
试“备选清单表”,它
是专门用来“打发时间”的。
里面列举了一些耗费时间但不费脑的工作,比如整理电脑文档,删减手机相册,清空长时间不联系的微信好友、整理衣柜,打扫卫生等等。
当自己无事可做或者太累想要休息时,便可以拿出“备选清单表”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虽然与专注核心计
划比起来产出会比较低,但和习惯性地刷微博,看综艺节目相比,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备选清单表”的待办事项不宜过多,3-5个即可,避免因为选择焦虑而浪费更多的时间。
而后者(对待办事项比较抵触)处理起来便比较棘手,但仔细观察我发现,问题出在计划的制定上,突出表现就是目标太大,缺乏必要的分解步骤。
比如新书定稿这件事,我最早的计划表上只有新书定稿四个字,然而这样的计划太大,实施起来便会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就会不自觉地偷懒,磨洋工。
很多时候,找到问题所在,解决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就是我们经常分享的拆分目标,将大计划给拆分成一个个小的计划,虽然事情还是那件事,但抵触的情绪已经少了许多。
刚上大学那会儿,就听学长说寝室不是学习的地方,但我偏偏不信,整天猫在寝室里,以为可以按部就班地学习、阅读,但最终现实告诉我:too young too simple!
寝室里的诱惑实在太多,室友打游戏的声音,聊天的声音,甚至只是另外一个室友默默地看电视剧都会影响我们的注意力。
如今开始独居生活,虽然没有了室友们的干扰,但诱惑依旧没有减少,其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手机、Ipad。
我算是《武林外传》铁杆粉丝,每天下班回去都会习惯性地打开IPAD看上一集。
吃饭时也会不自觉地刷综艺节目,结果就是30分钟内就可以吃完的晚餐,每次都要磨蹭1个小时,倘若哪次看的是电影,就又要多浪费1个小时的时间。
解决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当我们想要完成一项工作,需要专注时就需要将手机放远,把网络关闭。比如我写作时,就关掉QQ和微信,避免社交上的干扰。
工作的时候绝不趴在床上,避免因为情绪上的懈怠而造成的效率低下。
虽然环境会对我们造成不好的影响,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既然有东西会偷走我们的注意力,就会有东西帮助我们找回注意力。
比如一张励志的海报,一个提醒我们工作的闹铃,又或是帮助我们专注的APP。
海报某宝上2块钱一张,5张就能包邮,闹铃和APP一个手机就可以搞定,搭配使用潮汐和Forest两款APP,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到心流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