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唾液,就能测出孩子的天赋。如果他有运动基因,他可能是下一个博尔特;如果他有音乐基因,你可能把他培养成肖邦……”类似的广告词让不少家长怦然心动,儿童天赋基因检测在妈妈圈流行起来。
拳王邹市明的太太冉莹颖还曾通过微博曝光了儿子的“天赋基因”,显示他们的孩子轩轩很可能将来只能把打拳作为自己的业余技能,这让天赋基因检测一度成为关注的焦点。
听起来十分“神奇”的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究竟是有充足科学依据的检验,还是检测机构的圈钱套路?
虽然中国已全面放开二胎,但放开时间距今较短,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数量依然庞大。
国家卫计委于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地区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主流,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占1/4以上。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家长们迫切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父母们绞尽脑汁。
对正处于智力启蒙阶段的孩子,家长总是不遗余力地创造各种条件、各种机会让孩子接触各种知识,多学点技能,为将来打基础。而兴趣班的产生也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
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兴趣班、补习班、特长班也变得更为“品种繁多”,几乎到了让家长们眼花缭乱无从下手的地步。
面对家长的高压,部分孩子选择逃避,甚至还有因为不堪重负而离家出走的极端案例。在消耗时间和金钱的同时,学习收效甚微,有时会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父母们不得不从多种辅导班中做出选择,但又不知自己的孩子适合学什么。天赋基因检测便是在这种市场背景下产生的 。
此类检测声称,能提前知道孩子未来的身高、肌肉爆发、乐感、色感、逻辑思维等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家长完全能够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各个机构进行天赋基因检测的费用为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且有多种套餐可供选择。
如果不想做全套,消费者也能自主选择个别项目,如“阅读能力”、“人际交往”或是“音乐天赋”。儿童接收检测的限定年龄,普遍在0-12岁。
步骤为提取一点被检测者的口腔黏膜细胞或唾液,之后再将样本送往实验室。约两周后,检测机构会告诉这些父母,他们的孩子是否有舞蹈、数学或绘画等领域的天赋。
公开报道称,检测机构还会向这些父母提供书面材料,上面有被检测者的智力、情绪理解能力和专注度的整体水平,以及他们将来会表现得内向还是外向。
在上海一家资质正规的进行“天赋基因检测”的公司网站上,这样解释了检测原理:用棉签蘸取一点唾液可以收集到多达1万个细胞,而细胞中含有人体的基因相关信息,并可从中分离出11种不同的基因。
他们能从遗传密码中提取有关孩子智商、情绪控制、注意力、运动能力等多种信息。
然后把孩子的基因信息与基因库中的大数据进行比对,基因突变位点是否一致。比如,如果检测孩子的乳酸代谢能力强,就说明孩子的体育比较好。
一旦发现测试对象的基因与在某领域“成名成家者”的基因相似,也会告知该测试对象。
当前,线上线下的天赋基因检测一片火热。随机在网络上输入“儿童天赋基因检测”,跳出来20多万个结果,显示包括上海在内的很多城市都有这样的检测机构。
某检测机构官网截图
不菲的价格并没有挡住中国家长们的脚步。浙江杭州和壹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军一说,该公司的生意目前很红火。
自从公司正式成立以来,已经有数以千计的儿童在这里做了基因检测。而北京一家名为HiGene的公司在2016年开业的头三个月里就迎来了1500位客户。
同时,淘宝上这样的提供儿童基因检测的卖家也是铺天盖地。淘宝上搜索“儿童基因检测”,发现各家店检测的价格差距也很大,从一两百元到上万元都有,“X大天赋”、“X大纬度”、“别让您的孩子站错起跑线”的宣传语随处可见。
检测则更是简单,买家声称可以在家里完成:用户只要在淘宝上下单,就会收到快递过来的工具,用其中刮条刮孩子口腔的唾液,收集到器皿中,再密封寄回去,约十天后就能收到孩子天赋检测报告。
儿童天赋基因检测,面临很多科学质疑。
为轩轩做天赋基因检测的公司曾这样回应质疑:不是要把基因结果和孩子的发展简单去贴标签。可是问题首先在于所谓“天赋基因”及其检测到底靠不靠谱。
虽然用唾液检测基因是可行的,但用唾液检测孩子是否具有天赋,目前尚无任何科学定论。
基因检测的发展,得益于2006年人类完整基因图谱的绘制完成。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准入标准和管理规范,2014年初,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出通知,紧急叫停基因检测。
两年后,在相关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基因测试却换了个马甲,悄悄回归。
目前基因检测只用于疾病诊断和预防。到现在为止,有100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技术做出诊断。
医学领域内长期从事基因诊断、筛查的专家刘维强博士认为,“现阶段,基因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去发现序列、结构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无法触及智商等层面和基因的关系。”
况且,很多商业检测项目是直接将国内外基础科研文献中对基因功能研究的结果作为解读依据,这样的做法在临床级别的检测产品上是不恰当的。
WeGene联合创始人陈钢认为,基因检测并不能检测人的天赋。通过少数基因来判断孩子的天赋,决定孩子以后重点发展方向,有点牵强附会,“这未必靠谱。”
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博士李功昆认为,基因的确决定表型,但如果机构宣称某个基因可以决定某种表型,那就“纯粹是忽悠人、骗人,完全没有任何依据”。
就基因测序人才而言,在美国,基因检测市场相对成熟,每个大型城市都有有资质的基因检测中心,有专门的基因检测医师培养、训练、考试、执照颁发等机构,特别是对于人员、管理、硬件水平、具体操作项目等都分别有相关的资质认证。
而我国专门负责测序报告解读的遗传咨询师这一职业群体,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市场需求。
在缺乏科学定论的同时,儿童天赋基因检测还身陷伦理困境。
有人认为,基因决定论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纳粹行为”,谁都不想一出生就被贴上种种标签。
如果一个孩子被检测出所谓网瘾基因(属儿童天赋基因检测项目),家长该如何面对?当父母相信孩子会成为网瘾少年时,在这种压力下,其结果只能是让孩子的网瘾成为又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而真的变成网瘾少年。
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是一个心理学名词。自我实现的预言这种现象被解释为: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变成现实。
基因检测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就是有利性与无害性,除了极个别的特殊癌症筛查之外,其他的项目都要保证受试者能够正确地理解,不会对其生活造成影响。而儿童天赋基因检测的结果对家长和孩子都是沉重的精神包袱。
遗传与基因学专家祁鸣称,自己在美国开展某项基因项目检测时,曾经遇到令人想象不到的情况。
另一个受检测者发现自己具有某种特定基因时,因为伤心失望,而选择了自杀。
另外一个受检测者发现自己不具备家族所拥有的某种特定基因,他就觉得自己与家人不同,也伤心失望,几次想要自杀。
即使检测结果可信,是否意味着天赋不行就不能工作了?另外,谁有权知道其他人的天赋情况?这些都提醒人们对待基因检测要三思而后行。
家长必须认清的是,孩子的教育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孩子的成才,并不存在捷径:既不存在可以速成的武林秘籍,也不存在仙侠小说中的灵力飞升。
财经网(ID:caijingwangwx)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
(参考资料来源:科技日报、参考消息网、生命时报、南方都市报、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网易科技、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