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鉴宝天下
鉴宝天下官方唯一认证账号,央视鉴宝专家组承办民间鉴宝收藏。鉴宝天下以公平公正为首是国内最权威鉴宝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反思张家界“两个菜要844元”风波 ...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瘫痪老人被抬至银行办业务 ... ·  2 天前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  ·  安徽新增2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胖东来就产品掉色等情况致歉、学生家属举报学校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治未病”“救急病”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鉴宝天下

坦言“收藏”人生中多少个能致富 只是修行罢了

鉴宝天下  · 公众号  ·  · 2020-01-27 06:30

正文




在开店之初由于只忙着跑乡下收货,没有搞明白画家,将价值数百万元的明朝夏昶的《菊鹰图》几千元就卖掉了,眼看着到了人家手里就身价百倍,一些知情人问我说:“一定很后悔吧!百万富翁都丢了。”我说:“这只能怪我眼力不济,知识不够多,财力有限!”。古玩行就是这样,什么层面赚什么层面的钱,我常说自己好长时间就只是一个古玩搬运工而已!







也踩过“地雷”(放在农村的仿品)血本无归,只是损失还能承受,只有更加刻苦地学习,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我从一些收藏人士的文章中经常看到,人们对捡到“漏”非常高兴,而对吃了“药”,就骂这卖家如何如何地可恶,现在的人如何如何地不能信任……开始我也很有同感,可后来我又想,这方面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些专门以假货蒙人的骗子固然可恶,可恨!甚至我们不能轻饶和便宜了这种人。


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鉴别的能力,对古玩有一定研究的人尚且走眼“吃药”,怎么能要求一般的农民贩子呢?怪只怪自己眼力不济,贪图便宜的心理害了自己。关注微信订阅号:盛世经典收藏,获取更多资讯!再说我们捡了人家的漏以后,不可能再去补偿人家,我们也总想着捡漏,为了压价将人家很好的东西无端挑剔毛病,最后以很低的价格买走,这就如同我们给人家吃了“药”,而我们走了眼、吃了“药”又往往首先怨恨人家,这未免有些自私,有失公道。







收藏就应该坚持自己看不准的绝对不能买,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就干多大的事,不要老想着捡漏,怕失去发财的机会而买有怀疑和不太内行的东西,爱冒险、贪心太重就会丧失理性、这样就经常处在高风险之中,就不免有失败。我们应该知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一线货源的接近枯竭,捡大漏的可能已基本没有了,现在只有高手玩家凭着独到的眼力才能捡到小漏(被一般人忽略和不看好的东西)。


不要再相信收古玩可以一夜暴富的传说了,即便有那也只是一个昔日的故事。如果我们不为捡漏、不贪便宜,不买似是而非的东西,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吃药”的风险。在自己的眼力还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收藏,完全可以从信誉好的古玩商、藏友等比较正规的地方够买藏品,只要是以真品的价格买,有信誉的古玩商一般都可以保真,这样至少是有正当的来路,价值高的有了问题还可以找货主解决。也可以先请行家掌眼,看准了再买,或事前先约定一定时间内如有问题可以退换;这样买东西的风险就降到最低了。







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市场行情,只要是真品,再相对精致一些,今天以市场价买下,一段时间后都会增值的。精品、珍稀品的增值幅度最大,中等和一般的相对小一些。真品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由于收藏沉淀,市场上只能减少、不会增多,随着人们财富和文化的逐步积累、收藏队伍的扩大、需求量在增加,供需差越来越大,必然拉动文物,精品古玩的价格迅速上升,因此,才有古玩市场的繁荣和人气。


现在,收藏市场还有一种炒作的现象,有庄家轮番对有一定存世量的品种进行炒作,带动和吸引了许多散户跟风,形成一种个别存世量并不少的种类一下子变得特别紧缺,价格异军突起;比如目前的三,四套人民币(尤其是纸币的整刀货)和部分纪念币、纪念钞,庄家将货大量囤积起来,有的炒作者相互制造买卖假象,诱导一般散户跟进,然后将手中的货高价出售出去,从中牟取暴利。







收藏市场也存在着与资本市场同样的人为操控的潜在风险。比如字画方面的古代的卖不过现代的;现代的卖不过当代的;已故的卖不过健在的,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我们国家的投资市场这种现象比较多见。我们一般人靠节俭的钱满足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千万不能被人家给忽悠去了。当然稀少的品种因为收不到量,无法做到垄断货源,他们也炒作不了,我个人认为这种炒作游戏是庄家大款们玩的,一般收藏爱好者不宜跟进。


我们要有自己的头脑,要透过市场乱象看到其本质。只有理性收藏,保持良好的收藏心态,收藏爱好才会健康又稳步地进行。







这些年来我看过许多藏家的藏品,有不少非常成功而且上档次的藏家, 他们占了起步早的先机,确实“淘”到了许多好东西,捡了不少漏。但是,也有一些人买了许多所谓的“古物”,真正达到精品的则甚少,相当一部分是有毛病的古物垃圾。加上我看到他们太投入了,藏品都成了他的精神寄托,也就不敢轻易道破他的美梦。




收藏无论出于何种目的:

鉴宝天下




第一:不要孤注一掷,抱期望过大,一般人只要能做到保值、增值就不错了;不要奢求一夜暴富。


第二:收藏要从常见品开始,在收藏的初期阶段,目标应该定位在寻找感觉、锻炼眼力、积累知识、厚积薄发。


第三:尽可能多结交一些有较高层次和人品的收藏朋友,多向他们虚心请教。买东西时不要理会各种出处来源的叙述或故事,不为任何表面现象所动,什么时候都要排除外因的干扰,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买自己搞不懂的东西,就是失去了捡漏的机会也没有什么好惋惜的,这是自己眼力和知识还不够用的原因。







一般明显低于市场价很多的要么就是假的;要么是做了手脚的(如后开工、改造拼接等);要么来路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三思而行,切不可贪便宜吞下这带勾的“鱼饵”。一见有漏就失去了理智和冷静,这样往往就会吃“药”“走眼”,就会遭受损失,到后来后悔莫及!


鉴别古玩其实最重要的是要见得多,只有见得多才能识得广,实战经验显得最为重要,不但要将真品的各种特征工艺熟记于心;还要把目前最新仿品的面目特征也要清楚地掌握,并且还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人;只有经常在市场的风头浪尖上闯的人;只有将真品把玩出感情的人;才是最具鉴定权威的人。


辨识古玩是需要综合多种门类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行的事,不做一番认真的学习研究和对实物细心的推敲和揣摩是不行的,练就辨识古玩的火眼金睛和积累丰富的文博知识,是收藏成功与否的基本条件。







不管收藏也好、古玩经营也好,我认为都是一个知识积累和自身修养提高的过程。同时,这一行业还是一个面临挑战,斗智斗勇的过程,当你走过一段路程后,回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坎坎坷坷,还特别地丰富,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就是阅历和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也是一种无形的财富。




推荐精选文章:

青铜器知识——鎏金错银青铜器的鉴定技巧

王莽歪打正着,币制改革失败却造就了收藏遗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