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11个月,复牌两个跌停,又停牌了5个月,5月28日,深圳惠程再次复牌,结果这次又遭遇了两个跌停。自信中利汪潮涌2016年4月入主后,深圳惠程大部分时间都在停牌,这似乎套住了乘着信中利入主后持续买入的信托计划。资管新规影响下,这些信托计划似乎想一走了之。
“华尔街神童”、“创投教父”,这是业内对投资大鳄汪潮涌(也有汪超涌的说法,似乎后者是真名)的赞誉。可是,在入主上市公司深圳惠程这件事上,汪潮涌似乎翻了车。5月29日,深圳惠程开盘即遭跌停,收报11.14元,下跌10.02%,上市公司遭遇两连跌停。
有趣的是,同样是情形,也发生在上一次复牌,2017年12月15日和12月18日,深圳惠程复牌后遭遇连续跌停,此后上市公司便停牌了5个月。
深圳惠程最为人诟病的,便是其长期停牌。自汪潮涌2016年4月入主以来,上市公司大部分时间都在停牌之中。
当时,“实业+PE”的模式,加上汪潮涌的名气,吸引了大量信托计划买入,比如云南国际信托、华宝信托和陕西国际信托旗下信托计划等。
没想到,汪潮涌陷进了深圳惠程这个坑里,也套住了大批信托计划。2018年,资管新规来袭,信托计划资金存在退出压力。对于深圳惠程这个长期停牌的上市公司,信托计划似乎是想一走了之,以防继续被套。这解释了为什么股价连续跌停,连拉升出走的机会都不给。
汪潮涌翻车?
深圳惠程本是一家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由于主营业务每况日下,逐渐沦为壳股。汪潮涌和李亦非夫妇通过旗下中驰极速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斥资16.5亿元接手深圳惠程,每股转让价格约合19元,按停牌前的股价计,溢价高达113.72%。
根据上图所示,汪潮涌、李亦非夫妇是信中利投资大股东,并通过中驰极速间接控股深圳惠程。
汪潮涌之所以高溢价拿下深圳惠程,似乎是想模仿九鼎集团,把私募股权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实现曲线上市。当年5月,九鼎豪掷41.5亿元收购中江地产(上市公司)母公司中江集团100%股权,从而间接持有上市公司72%的股份,成为中江地产大股东。随后,中江地产以9亿现金买下九鼎集团的PE资产昆吾九鼎,上市公司更名“九鼎投资”。
九鼎集团从新三板起家,然后收购上市公司,并将PE资产注入。而汪潮涌的套路,似乎与九鼎集团类似,先是新三板挂牌,然后收购上市公司。不过,九鼎集团把PE资产注入后,监管的口子立马就严了起来。信中利再想把PE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几乎不可能了。
学习九鼎集团不成,汪潮涌还是把深圳惠程有效利用起来了。
一方面,信中利以深圳惠程为LP,自己作为GP组建PE基金,为PE业务构建融资平台,同时,信中利旗下部分投资项目也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实现退出。
2016年10月26日,信中利发布了关于信中利惠程产业并购基金进展及对外投资情况,该基金总规模不超过20亿元,其中信中利股权管理公司出资0.2-1亿元作为普通合伙人(GP);深圳惠程出资5-5.8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LP2);其他出资向第三方募集,作为有限合伙人(LP1)。
该产业基金成立后不久,便还是大肆收购。当年10月,产业并购基金以现金形式收购群立创投所持群立世纪35%股权,交易价格为3.68亿元。此后不久,产业并购基金再次斥资1.05亿元,收购群立世纪10%股权。2017年2月8日,深圳惠程公告,产业并购基金以4亿元收购哆可梦22.43%股权。
此后不久,上市公司又公布收购方案,从产业并购基金手中收购股权。其中群立世纪55%股权的交易对价为5.78亿元,哆可梦77.57%股权的交易对价为13.83亿元。
可是此时监管的方向又开始“脱虚向实”,鼓励实业企业同行之间的并购,而对跨界并购,特别是并购游戏、影视传媒等项目并不鼓励。
群立世纪主要从事计算机等硬件销售,哆可梦是一家网络游戏公司。为此,深圳惠程收购群立世纪和哆可梦的项目,也受到深交所持续问询。
时间在流逝,项目却无法通过。2017年11月,深圳惠程放弃了收购群立世纪,仅考虑收购哆可梦77.57%股权。
或许,经过重重问询后,汪潮涌已经不再准备把深圳惠程作为一个资本运作平台了,而是持续注入游戏资产,发展游戏业务,做一家TMT公司了。于是,上市公司拟作价12.38亿元收购爱酷游64.96%股权。该公司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的渠道商,与哆可梦互补性较强。可是,现在不是几年前,泛娱乐行业已经提不起市场兴趣,而复牌后又见连续跌停,似乎表明市场并不看好。
信托大撤退?
上市公司连续跌停,应与信托减持分不开。据悉,截至2018年3月31日,深圳惠程前十大股东中,一半都是信托计划。其中华宝信托-大地9号单-资金信托持股1.60%,陕西国际信托-天象5号定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股1.57%,华宝信托-大地6号单一资金信托持股1.55%,云南国际信托-睿赢95号单一资金信托持股1.48%,云南国际信托-聚利15号单一资金信托持股1.34%,五大信托计划共计持股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