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据澳大利亚著名媒体《澳洲金融评论报》的报道,受政府影响,
澳洲高校
留
学生的招收比例将被限制在 40% 以内
。也就是说,每个大学留学生不得超过总学生人数的 40%。
图片源于网络
目前,包括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在内的十所澳洲大学都处于超额状态。
一旦政策落地,澳洲留学门槛将进一步提高。
无独有偶,加拿移民局宣布控制
留学生数量后
,目前审理留学生学习签证速度放慢且
“严卡”签证
。
外部环境瞬息万变,选择留学目的地时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么,
留学目的地该怎么选,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为了降低持续上涨的移民数量
,
澳洲
将矛头指向留学生,政府将
高校留学生的招收比例限制在 40% 以内也是对应的举措之一。
如果该政策得以落实,澳洲的留学申请将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
录取门槛将会提高
。
而其实在此之前,澳洲留学的门槛已经有一定提升,比如墨大商科的雅思要求由原先的 6.5(6)变成均分 7,单项 6.5。
申请材料相对简单,部分只需要成绩单、在读证明、简历;选择性提交语言成绩、文书、推荐信(热门项目除外);
早前,为了解决住房和医疗负担危机,加拿大政府紧急宣布将控制国际留学生人数。
政策自上而下的影响是,各省开始研究分配学习许可(Study Permit),导致学签积压和审理时间变长,部分同学临近开学不到 2 周,仍未收到获批签证。
需要满足语言要求,商科申请一般需要提交 GRE/GMAT;
带 CO-OP 实习的项目,申请难度会高于普通项目(比如
滑铁卢、多伦多、西蒙菲莎等
);
转专业难度大,录取标准不确定性高;招收硕士项目学校有限,选择面较窄
根据 education.com 针对来自 200+ 个国家,超过 2.4 万名学生做的调研显示,2024 全球 top 10 留学目的地分别是: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西班牙、荷兰、瑞士、丹麦。
如果把范围缩小到中国留学生群体,根据美国 Open Doors 和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留美/留英研究生分别达到了 12w+和 8w+,同比均有一定增长;新加坡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留学生约 3w+,占到了所有国际生的一半。
下面,我们将按照中国同学的主流选择,分别介绍一下美英港新的留学(申请)特点。
篇幅有限,更多留学热度数据和干货可以添加小助手领取手册查看!
学位:
Master of Science(理学硕士):
通常是
2 年
的项目,毕业条件比较灵活,划分为论文和非论文,毕业后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博士。
Master of Engineering(工程硕士):
就业导向
,一般为
1 年
,一般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
学费:
总的来说,
美国大学的学费
与学校性质(州立,私立)、专业类别等有关。
一般而言,私立院校费用会高于州立院校,
美国公立大学硕士平均 1.5-2.8 万美元/年;私立大学硕士平均 2.5-5.5 万美元/年。
文科:
3-4 万美元/年,折合人民币约为 21-28 万元/年
理工科:
3-5 万美元/年,折合人民币约为 24.5-35 万元/年
商科:
4-6 万美元/年,折合人民币约为 28-42 万元/年。
生活花费:
特大城市,如纽约、费城等,1.2-2.4 万美元/年,其他城市的费用大致为 1-1.6 万美元/年不等。
美国研究生申请时间(秋季)通常为
前一年 10 月-3 月。
商管类项目一般会分为 3-6 轮(Round)
,两轮时间间隔为 1-2 个月左右。
部分院校的专业会有
Rolling 制的申请和录取
,例如康奈尔大学的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就是 Rolling 制招满即止。
Top 20:
海本或陆本 985/211,GPA 3.7+,托福 105+,GRE 325+,3 段及以上科研/实习
Top 20-30:
陆本 211,GPA 3.5+,托福 100+,GRE 320+,2-3 段科研/实习
Top 30-50:
GPA 3.3+,托福 95+,GRE 315+,1-2 段科研/实习
24 Fall 美国 Top 30 录取具体情况戳👇️
美国留学的一大特点是学校选择非常多,还可以重点关注 STEM 项目(提供 3 年 OPT,有更长的时间在当地寻找工作机会);
另一个是美国不同州的优势产业不同,可以优先选择和自己专业匹配的(优势产业地区)的学校,提供的实习机会更多。
图源 visual capitalist
Course by Taught(授课型):
9-12 个月
,授课、讨论和论文为主,部分专业和学校要求学生参加实习或者实践活动,就业导向型。
Course by Research(研究型):
1-2 年
,该学位
通常是和博士学位连读
。课程设置及研究的内容,基本是为读博士学位打基础的。
学费:
通常情况下,英国研究生学位的学费,多数专业的每年学费在
15 万到 25 万之间
,部分专业,如商科的 MBA 学位,学费会在 25 万到 40 万人民币左右。
文科:
1.5-2.5 万英镑/年,折合人民币约为 15-25 万元/年
商科:
2-3.5 万英镑/年,折合人民币约为 20-35 万元/年
理工科:
1.5-2.8 万英镑/年,折合人民币约为 15-21 万元/年
生活费:
在英国,生活消费根据地区不同,差异也较大,根据自身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以及资金预算而变。在伦敦地区每年生活费约为
2500-3000 英镑(约2.5-3 万元)
,非伦敦地区则每年约为 2000-2500 英镑。
英国研究生大部分开设的是秋季招生,少部分院校和专业会开设春季招生。
英国研究生多数项目采取的是
Rolling 制,择优录取
,招满则不会继续招生,因此建议越早提交申请越好。
一般情况下,
秋季招生开始在 8-9 月,多数申请的截止时间是在次年 1 月份
。
由于近年中国申请者数量暴增,部分学校专业极有
可能在申请季提前关闭申请
,因此一定要尽早提交。
G5 名校:
海本或陆本 985/211,GPA 87+,普通院校 GPA 90+,雅思 7+(小分 6.5+),3 段及以上科研/实习
王爱曼华:
985/211
GPA 85+,普通院校 GPA 88+,雅思 7+(小分 6+),2-3 段科研/实习
QS 100 内其他院校:
985/211
GPA 82+,普通院校 GPA 85+,雅思 6.5+(小分5.5+),1-2 段科研/实习
24 Fall 英国 G5 录取具体情况戳👇️
Course by Taught(授课型):
1-1.5 年
,授课、讨论和论文为主,就业导向型,部分专业和学校要求学生参加实习或者实践活动。
Course by Research(研究型):
1-1.5 年
,该学位
通常是和博士学位连读
。适合希望继续读博士或者硕博连读的同学,或者想要在专业领域得出成果的学生。
文科:
中国香港约 15 万元人民币/年;新加坡约 20-25 万元/年
商科:
中国香港
约 30-40 万元人民币/年,新加坡约 25-35 万元/年
理工科:
中国香港的工科学费普遍在 15-20 万元左右,与计算机和金融相关的工科学费普遍在 25+ 万元,新加坡约 25-35 万元/年
生活费:
约 5-6 万元/年。p.s. 港校对一年制研究生大多不提供住宿,租房费用大概为 5-10 万元/年
近年来,由于许多申请者申请港校但最终放弃 offer,
所以这两年留位费水涨船高
,有些项目可能要十几万的留位费
。
更多关于港校留位费变化内容戳👇️
中国香港的申请一般分两轮,每轮各专业申请的起止时间都有不同,大概是
每年 9-10 月开放第一轮申请
,次年1-2 月开放第二轮申请,截止时间大概在 3-5 月。
中国香港
部分项目为 Rolling 制
,学生满足要求学校就会发出 offer,直到录满为止。
所以应
尽早准备申请材料并且递交申请
。
新加坡国立大学一般为
10-1 月开放网申
,不分轮次;南洋理工大学一般是 9-3 月开放网申,分为两轮,第一轮在 10-1 月,第二轮在 1-3 月,分批次审理。
除了正常批次,港新一大特色是会
设置提前批
,通常从 6-8 月份开始,
可以比常规批次提前获得申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