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乌兰察布云  ·  云·悦读 | 年味到底是种什么味? ·  18 小时前  
历史大学堂  ·  695年,72岁武则天宣32岁薛怀义共度良宵 ... ·  昨天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敬贺乙巳蛇年大吉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鱼羊史记

晋惠帝的衣服溅上嵇绍之血,侍从要洗衣服,晋惠帝却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后来嵇侍中血即指忠臣之血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2-02 09:18

正文

插段小广告:咱们这套书,选篇范围非常广。


罗庸讲隋唐五代文学、雷海宗讲古代外交,陈寅恪讲唐代政治制度,朱自清讲唐诗宋词,到冯友兰讲汉代儒学、清代思想……


文化+国史+诗词+古文+文学+哲学+国学,7门课。



横跨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三大领域。知识含量如高山深海,难以用数字来衡量。需135元就能拥有!


正文↓


晋惠帝司马衷,历史上被称为“愚笨皇帝”,因那句“何不食肉糜”的荒谬言论被后人嘲笑了上千年。

然而,在他荒唐无度的统治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闪光点,以及一段感人至深的忠臣故事。

永兴元年,八王之乱如疾风骤雨般爆发。

司马衷亲自率军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希望能平息这场内乱。

然而,战事并未按他的期望发展,在荡阴,他的军队遭遇了惨败。

叛军如虎狼般冲来,文武百官和军中将士们为了活命,纷纷逃跑或投降。


战场上,只剩下司马衷一人,身中三箭,鲜血染红了衣衫,他几乎绝望。

在这危急的时刻,一个人挺身而出,那就是侍中嵇绍。

他庄重无比地端正了冠带,坚定地站在司马衷身边,以身护卫天子。

嵇绍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虽然父亲一生高傲,拒绝与司马家族合作,但他却选择了忠诚的道路,成了司马氏朝廷的忠臣。

叛军很快围了上来,嵇绍被打倒在地。

军士们将他按在车前,举起刀要斩下他的头颅。

司马衷见状,急得大喊:“这是忠臣,千万不能杀他!”

然而,军士们冷笑着回答:“我们奉命只不伤害陛下一人而已。”


话音未落,嵇绍便被杀害,鲜血飞溅,染上了司马衷的衣服。

面对忠臣的牺牲,司马衷悲痛欲绝,泪水如决堤的河流,滚滚而下。

战事结束后,司马衷被带回宫中。

侍从们小心翼翼地为他浣洗衣物,试图洗去血迹。

然而,司马衷却悲伤地说了一句:“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这一句话,仿佛一道光芒,穿透了他一生的悲剧,展现了他心中的忠诚与感激。

即使他被看作是一个愚钝的皇帝,但司马衷记住的,是谁在最危难的时刻伸出援手,不愿洗去忠臣之血来怀念他。

反观司马氏的八个王爷,个个聪明绝顶。


为了争夺皇位,他们互相厮杀,中原大地血流成河,烽火连天。

这场斗争不仅导致了西晋的灭亡,还引发了五胡乱华的惨剧,汉族差点因此而灭绝。

相比他们,被称作“愚笨”的司马衷,反而显得更加有情有义。

嵇绍,嵇康之子,自幼受到了父亲的熏陶,一生高傲正直。

然而,他并没有像父亲一样拒绝与朝廷合作,而是选择了忠诚的道路。

嵇康的高傲成就了嵇绍的正直,嵇绍的正直也让嵇康的名字在历史上更加光辉。

嵇绍的忠诚,不仅是在战场上,更是在他内心的坚守。

在八王之乱中,司马衷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


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一个个宗室成员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将宫廷变成了战场。

司马衷的无奈和悲哀,不仅在于他本人的愚钝,更在于他周围的人为了利益而背叛了他。

司马衷的妻子贾南风对他百般欺凌,宗室成员视他为傀儡,大臣们背弃他。

然而,嵇绍的忠诚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黑暗的人生。

嵇绍的鲜血,不仅染红了他的衣服,更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一生中无法磨灭的回忆。

· 完 ·

/ 推荐阅读 /
一天,官员喝多了酒,看到年轻貌美的丫鬟,便强行宠幸了她。事后,官员拍拍屁股,跟没事人似的,谁在意一个小丫鬟的命运?

清朝一女子效仿木兰从军,结果却在军营里有了身孕,最终下场令人唏嘘

发现更多皇宫秘闻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紫极女史】

点亮“在看”,让历史不再是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