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在John公众号:产品狗聚集地写过。
用户提出的需求,当然我们要去判断真伪性,依托于产品经理对后续产品规划中的内容结合起来转化成产品需求。用户提出的需求一般来说:
1.强烈的个人倾向。某个用户提出的需求,往往是其在使用产品遇到问题所产生的。每个用户的使用习惯、认知等都不相同,可能他遇到的问题,其他用户并不是问题。比如原来在做IM时,有用户提出,我希望每次打开IM,都是直接进入和某个特定用户的沟通页面,而不是通过列表点击用户,再去沟通。其实这是一个倾向性比较明显的需求,其他用户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个真需求。
2.提出的是浅层需求。用户提出需求不会进行深入思考,而是被触动当下的浅层希望。
很多产品经理耳熟能详的故事-“更快的马车和发明汽车”,商人浅层希望直接表达为希望马车可以跑的更快,而其深层需求是更快的速度。那么发明汽车提供比马车更快更持久的速度,才是对其真实需求的最佳满足。
3.提出现成的功能。很多时候用户提出的,是直接了当的功能。比如电商的产品,我们在填写商品反馈/快递员评价时,会打分、上传图片,写评价等等,那么用户就说能不能直接放一个对话的按钮,留下语音消息,商家和快递员就可以直接接收到信息了。
4.只从单个或片面的角度考虑。用户提出的需求,可能是客观情况中的单个角度。
5.只考虑自身利益,忽视可能对其他人造成困扰。
其实从这几点去反馈用户需求是否具有普适性和共通性。
同样业务小伙伴来找你过需求,可能有几种情况:
• 他不一定把自己的问题想明白了。
• 他想出来的方案实际不是他真正需要的。
• 他想出来的方案实际上有更好的。
继续举个例子,业务部门找你要数据,你问清楚了怎么把这个数传过去,最后做了一个接口,把数传过去了。回头人家继续找你要另外一个数,你问要这些干嘛,一问原来业务部门想用Excel做一个数据图表监控数据表现,这时你给他出了一个方案,直接做个网页看板,实时的地展现数据的表现,并且可以设置任意数据维度。这时你留了个心眼,问道以后还要看其他数据吗?业务方想了一下,有这个可能,于是你留了个口子,系统可以随时地增加任意的数据源,减少了之后的开发度。
所以我们需要引导业务,你可以不懂业务,但是对方一定懂,只不过是设法让他说出来,同样的他可以不懂产品,但是你不能不懂,你要让他知道产品是怎么从业务中演化而来的。同样的,对于研发来说,你不仅仅简单地告诉他怎么做,还得讲明白他做的东西有什么价值。如此才是产品经理在团队中的价值所在。
我们背负的只有两点,经常性地问一下自己,业务为什么允许你这样做?研发为什么同意你的创造?
用户需求/业务需求了解完整,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去规划并开发。我们需要使用之前说过的产品战略对产品的指导,来筛选最终要去实现的需求。
而所有最终抉择后留下来的待开发需求,也正因为我们的深入挖掘,能够对最终形成的产品需求,作出更全面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