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2缸汽车
有用、有趣、有料的汽车资讯,让你轻松买车、开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少数派  ·  取舍有道——小鹏 MONA M03 体验分享 ·  2 天前  
少数派  ·  取舍有道——小鹏 MONA M03 体验分享 ·  2 天前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易鑫车主融大大拓展客户边界,油车可做 12 年了 ·  3 天前  
汽车金融大全APP  ·  报名倒计时 8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12缸汽车

5年倒闭近20家,占大头的上海,无计应对爆雷即跑路的新势力

12缸汽车  · 公众号  · 汽车  · 2024-12-13 18:0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上海的新能源造车企业展开,描述了新势力造车的兴衰历程以及上海造车业面临的挑战。文章提到了高合和极越等新车企的爆雷事件,引发了关于新势力车企倒闭潮的讨论。同时,也指出了上海在新能源产业上的困境,包括上汽失去全国汽车龙头地位以及新势力车企的频繁倒闭。文章还提到了特斯拉在上海的发展情况以及上海整体的经济状况,并呼吁制定破产机制来保护车主的权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上海新能源造车企业的兴衰

文章描述了上海的新能源造车企业面临倒闭潮的现状,许多新势力车企如高合、极越等面临困境,而特斯拉作为例外仍在稳定发展。

关键观点2: 上海车企的挑战

文章指出上海的新能源产业面临困境,上汽失去全国汽车龙头地位,第二产业发展缓慢,亟需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观点3: 新势力车企的爆雷事件

文章提到新势力车企频繁出现爆雷事件,需要建立破产机制来保护车主权益,并对相关车企进行处理。

关键观点4: 对消费者的建议

文章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要谨慎选择大品牌和有信誉的车企,避免陷入困境。


正文



年初,2月份,我写过一篇《 上海造车失落的十年:游侠、奇点、爱驰、威马、高合前赴后继,上汽苦撑 》,评论区尽是感慨,有聊到腐败的,有聊到打工人的,有聊到特斯拉的,还有房价、金融甚至是风水,可谓精彩。



没想到,年初是高合,年末是极越,两个都钟情于怪异非主流设计风的新势力品牌,蓦地给供应链成熟、造车势力庞大的上海,平添了几分戏剧性。另有反思: 5年倒闭近20家,占了大头的上海,缘何无计应对“吞钱就跑、爆雷频发”的新势力?




据不完全统计, 2020年初到2024年末的5年时间里,倒闭的新势力接近20家,本身就没被寄予厚望的拜腾、赛麟、前途、博郡、游侠、云度、雷丁、天际、奇点等新势力车企相继出局,威马、爱驰的破产一时被当作笑柄,高合在春节假期后的爆雷,却引来车主们的力挺,不免让人唏嘘不已。


无论如何,新势力造车一时爽,倒闭则让无数的车主们投诉无门,售后上更是让他们变成了无头苍蝇,无所适从。这其中, 倒闭的这些新势力里面,上海占了绝对的大头。



屈指一算,属于上海的造车新势力还有几家?极越虽未完全倒闭,但已是无以为继;极石,几乎也是奄奄一息—— 上海的造车新势力,几近全军覆没的状态!


那么,上海的造车业,准确地说上海的新能源造车企业,还有谁在支撑着?特斯拉,这个绝对稳如泰山,2022年,特斯拉上海工厂产值‌1839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23%,拉动工业产值增长1.3个百分点;乘联会数据统计,2023年,特斯拉全年共生产了94.7万辆,同比增长33.3%,占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一半以上。



在上海无数的企业中,GDP贡献能够排进前十的车企只有两家,除了上汽便是特斯拉, 此时此刻,就连上汽都失去了全国汽车龙头之位,其新能源产业的推动缓慢,飞凡被迫合并至荣威,智己的发展跟不上大流, 若背后无强大的“钞能力”,结局大概率和新势力无异。




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89.1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78亿元,同比增长5.5%; 第二产业增加值8032.81亿元,增长1.2%; 第三产业增加值26295.59亿元,增长5.8%。


相较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颇为逊色,且跑输大盘。 从“每卖3辆就有一辆新能源车”到“每卖2辆就有一辆新能源车”,2024年的中国车市已然发生巨大变化,曾被誉为“新能源车第一城”的上海,末位淘汰者愈发数之不尽。



殊不知,在高合爆雷之时,早有人大呼, “如何收尾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高合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毕竟新势力爆雷见怪不怪,但爆雷之后,成千上万的车主不可能沦为“没人要的孩子”,当年花掉十几二十万的真金白银买的新能源车,不可能就一夜之间变成破铜烂铁。


更有人早已提醒—— 新势力爆雷的方式层出不穷,需要尽快制定破产机制,既保护车主,也能让那些花掉了上百亿上千亿的资金打造的新势力,能够发挥余热。



悉,爆雷之后的创始人逃之夭夭的案例,数不胜数,“鼻祖”贾跃亭,“下周回国”几乎被当作成语列入词典;赛麟的创始人通过虚假技术出资,拿到大量股份,卷走66亿跑路他国;付强、沈晖之众不知所踪,当初信誓旦旦许下的诺言,在卖掉新车换取天文般的数字后,一同飘向海外—— “吞钱就跑、爆雷频发”,让这座东方城市不断重复着一出大戏,但从来没人否认没有一出不是好戏。




最新消息,吉利、百度将出手收拾极越这个烂摊子,当然了,两者出资出力打造的新势力品牌,也该由双方处理相关事宜。 可以预测的是,极越之事将会在几天之后,消失在大家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各大汽车品牌2025年的规划与愿景



然而,爆雷不断,又既是将步入2025年,后续若还有爆雷者,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花掉了真金白银的车主们,不该是如威马的车主那样,车子坏了找个零件都艰难。买车,还是买大厂的好,买车,还是买“赌上了创始人荣誉甚至性命”的品牌好——这是上海的新势力们接二连三爆雷后,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深刻领悟到的。


脚踏实地的好,不要一起为梦想窒息了!‌



视频号回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