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联社
财联社系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界面(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定位财经资讯报道,全面聚焦全球证券市场资讯,为投资者提供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快速、准确、权威、专业”金融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起神回复  ·  求求你,别再往眼球上滴眼药水了! ·  4 天前  
一起神回复  ·  求求你,别再往眼球上滴眼药水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联社

年度冠军基提前锁定

财联社  · 公众号  ·  · 2024-12-30 07:00

正文


还有两个交易日,2024年的A股即将画上句点。

上证指数年内涨幅超14%,日K走势相当能够代表投资者的体验。年初微盘暴击,指数在2月触及年内低点,快速反弹后,情绪又迟疑分歧,遭遇连续缩量。随后,“924”成为今年A股市场的最大分水岭。对于市场而言,抓住了后半程机会,就能过个好年。

和2023年主动管理的直到最后一刻,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成为冠军不同,2024年尽管还有2个交易日, 公募基金主动管理冠军已经基本锁定,摩根士丹利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监雷志勇管理的大摩数字经济,年内回报率75.9%。以近20%的优势,断崖式领跑。

冠军基已经预定,主动基金经理们开启了亚军争夺战,目前第二名是金梓才管理的财通景气甄选一年持有,回报率为56.85%,不过,回报率超过50%的还有陆阳和雷涛、韩浩、周德生、张宇帆和马丽娜、王鹏、王晓川、王森、张林等人,竞争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是ETF大年,被动基金规模在近三季度超过主动基金,但是基金公司对主动基金经理的宣传与露出明显增多。多家机构也认为,主动权益基金仍然是追求为投资者提供长期收益的工具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5个问题,梳理即将过去的2024年公募主动基金和主动基金经理。

第一,冠军已经基本锁定,雷志勇是谁?

第二,谁有望拿下亚军?

第三,为何规模小的基金排名更靠前?

第四,主动基金经理能否回到舞台中央?

第五,绩优主动基金经理们如何看2025年?

第一,冠军已经基本锁定,雷志勇是谁?

雷志勇的冠军相在下半年已经有所展露,今年8月底,在全市场抱团红利之时,大摩数字经济在偏股混合基金中排名第二。

彼时雷志勇在接受财联社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红利板块和人工智能都获得市场青睐,基金经理认为红利资产和人工智能看似两个不同方向,但本质上体现了同一种思路,即确定性。成长板块的确定性来自业绩高增长,订单不断甚至供不应求。上半年遭遇极端波动时,能够在确认产业趋势和标的基本面依然良好的前提下,做好了坚守与结构性调整。

到了三季度末,大摩数字经济已经在偏股混合排名第一,延续到了年末,并把优势进一步放大,此次拿下第一名,也是外商独资基金首次斩获冠军。

全年来看,大摩数字经济在今年2月市场反弹开始领先基准、沪深300以及偏股混合平均收益率。雷志勇产业出身,在投资过程中将确定性放在首位、并且准备把握了节奏。从基金经理复盘来看,一季度集中配置光模块、PCB等高确定板块,二季度减仓小市值算力公司,924以来仍坚守策略,到了年底市场又开始重新聚焦基本面,产品再次赢得相对收益。

第二,谁有望拿下亚军?

冠军基本锁定,亚军的争夺则进入白热化阶段。今年以来,主动基金回报率在50%有16只,回报率在45%以上有25只,在可能性上来讲,均有机会。其中,2-16名回报率区间为50.5%至56.85%之间,相差不足7%,谁能拿下亚军、季军?这就变得非常有看头。

目前进入决赛圈的,最热门的莫过于财通基金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金梓才,不仅排名暂排第二,进入决赛圈的产品也最多,达到5只。

陆阳和雷涛管理的德邦鑫星价值、韩浩管理的中航机遇领航、周德升管理的国融融盛龙头严选、以及张宇帆和马丽娜管理的工银新兴制造等产品同样希望很大。

有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今年最后两周,冠军基之战已经硝烟弥漫,绩优基金公司之间交流显著减少,“大家都相互打听基金经理近期的想法和策略,但是各家从基金经理到研究员都守口如瓶。”

不过,从持仓来看,这些基金三季度末均为中际旭创、新易盛、沪电股份、长电科技等个股,重仓股高度重合,最后谁能胜出,还得看谁的持仓中独门股跑得更好。

第三,为何规模小的基金排名更靠前?

今年绩优基金的显著特点还在于规模小。除了雷志勇、金梓才、王鹏、郑巍山管理规模较大之外,其他均为规模较小的基金。仅有几千万、1亿多的产品比比皆是。

业内指出,规模较小的基金名列前茅,首先不能否认基金经理把握住了机会,其次,规模是业绩的天敌,规模较小的产品更为灵活,调仓换股更易转身。

与此同时,更为无奈的是,多只绩优基金在业绩不断攀升的过程中,遭遇到了赎回。“越涨越卖”也成为不少绩优基金规模较小的原因。

第四,主动基金经理能否回到舞台中央?

近期,基金公司在主动经理经理的传播上明显加大了力气。不少基金公司主动权益投资的破局之道,比如今年在ETF上发力较多的摩根资产管理,从人才引进、产品梳理、内部管理等多个角度再次对主动权益的投研体系做了全新的升级。

从当前来看,大摩数字经济回报率也领先涨幅最高的南方上证科创板芯ETF,主动基金经理们能否重获信任?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有不同的看法。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主动管理依然是体现专业的信仰,亦是收入的关键。 业绩的基础依然是贝塔,但总有人能做出阿尔法,后者就是主动管理的魅力。

多家机构研报也认为,从历史业绩、市场适应能力、专业基金经理的价值来看,主动权益基金仍然是追求为投资者提供长期收益的工具之一。

民生加银认为,快速上涨的牛市中,被动指数基金通常表现更好,但在市场主线不明确的阶段,主动权益基金由于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往往能够通过调整仓位和选股来寻求符合投资目标的收益组合,表现出更强的韧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