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知识雷锋
中国建筑界最富影响力的唯一纯原创自媒体。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榕老师发起,UCA事务所合伙人陈柏旭与九源国际董事长江曼联合创始。全球五大洲50名校200余知识雷锋整理提炼,每周为你快递当代建筑最in新知,10分钟洞悉世界建筑最前沿讲座精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韩俊在农业农村部直属单位调研时强调 ... ·  4 天前  
三农视点  ·  1月10日大豆报价:大豆2个好消息+1个坏消 ... ·  5 天前  
微观三农  ·  2025年全国农区鼠害发生趋势预报 ·  6 天前  
微观三农  ·  农业农村部召开常务会议 ... ·  6 天前  
微观三农  ·  奶牛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配制技术要点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知识雷锋

大黄猫误入浮世绘,这里奉上一份给猫奴们的艺术大展 | 90后建筑眼

全球知识雷锋  · 公众号  ·  · 2018-07-22 22:26

正文

2018.7.16 - 2018.7.22 全球建筑新闻周报



本期图文播报

罗德岛设计学院

别非伊

 

本期语音播报

桂林理工大学

唐麟


高温与雨水的暑假要快过半,不论你是在赶暑假作业,在蚊虫兴旺的地方测绘、调研的学生,还是快忘了暑假是什么的上班一族,逮着机会就戴上耳机来听雷锋快讯吧。本周,浮世绘里来了逗趣的大黄猫,BIG正为能在即将到来的火人节上建造巨大镜面球众筹;高温为英国考古界带来惊喜,日本建筑师在豪雨洪灾中履行本职工作;深度报道中,我们为你带来“后数字时代”的建筑数字创新的思考。



1+1>2

猫奴又搞事,浮世绘里来了大黄猫


谁还没几个宠猫的朋友,谁还没几个想要致敬的艺术家,日本知名漫画家增村博(Hiroshi Masumura)把这两件事做出了新水准。


近日,日本东京都墨田北斋美术馆展出了他把自己的代表作《ATAGOAL》中的主角大黄猫“秀吉”放入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的经典作品中,创作出的一系列画作。


北斋描绘的名胜风光,与《ATAGOAL》的角色们巧妙融合,饶有趣味。这些创作并不是对北斋原作纯粹的戏仿,每一幅都附有増村博的文字,陈述他在临摹原画、加入漫画角色过程中的思考,并表达对葛饰北斋艺术的理解和敬畏之意。



新闻来源: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24742

本条新闻由湖南大学杜贵存提供



名画照进现实

甲方爸爸把抠图素材拍成了电影


除了表达个人偏好,艺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商业领域,并且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宣传旗下创意与艺术地产项目 Badya,埃及地产公司 Palm Hills Development 上月发布了一支非常有逼格的广告《Life Imitate Art》,大卫·霍克尼、梵高、高更、马奈等世界绘画大师的名作在时长约100秒的短片中被一一高度还原。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这支广告由表情包圈内知名广告《Never Say No To Panda》的创作者、埃及导演 Ali Ali 执导。Ali Ali通过还原世界名画的方式来突出 Badya 的艺术气息。影片配乐小红莓乐队作品《Dreams》更是精准诠释了 Badya “梦幻之城”的形象定位。


新闻来源:

https://www.topys.cn/article/27264.html

本条新闻由湖南大学杜贵存提供



“多事之夏”

比利时瞭望塔遭蓄意纵火毁坏


天灾人祸,与漫画家爱与敬畏的表达为世界带来的色彩不同,比利时瞭望塔 Vlooyberg 则成了负面情绪的牺牲品。


据当地媒体 VRT 报道,位于蒂尔特-温赫市(Tielt-Winge)的地标性瞭望塔 Vlooyberg 两周前遭遇人为纵火,塔身严重损坏。


该塔原址最初建着一座4米高的木质瞭望塔,也是在恶意纵火中被毁。新塔由比利时工程公司 Close to bone 设计,高约11米。为了“能够承受时间的蹂躏”由全钢结构打造,外包耐候钢板。这座阶梯形塔于2015年5月开放后成为当地著名景点,广受欢迎。据悉,塔的修复工作已提上议程,预计耗费数月。



新闻来源:

https://www.archdaily.com/897515/iconic-vlooyberg-tower-in-belgium-heavily-damaged-by-suspected-arson-explosion

本条新闻由湖南大学杜贵存提供



风过留痕

英国高温下现“麦田怪圈”揭示考古遗址


高温是夏日的标志,带来热风的同时也给英国的考古界带来了惊喜。


近几周以来,英国持续高温干旱,各地农场陆续出现了许多“麦田怪圈”式的奇怪图案。从空中俯瞰,这些图案边缘整齐、布局有序,显露出土地上曾经的人为工程的痕迹——它们也被称作“ cropmarks ”(作物标记)。



这些工程遗迹虽已消失于地表,但在地下的差别依然存在。遗存的墙壁(地基)上的土壤较为贫瘠,植物矮小、颜色暗沉;沟壑中的土壤营养则更丰富,植被往往更高、更绿。在长时间的高温干旱下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考古工作者们此时正积极动用直升机、无人机等工具,抓紧时间探寻遗址,不少发现已见诸报端。



新闻来源: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uk/home-news/uk-weather-heatwave-archaeologists-discoveries-expose-hidden-treasure-history-crop-marks-forts-finds-a8442531.html

本条新闻由湖南大学杜贵存提供



来自建筑师的致敬

BIG 众筹为建巨大镜面球


看过欧洲,我们来关注北美的夏日嘉年华。


“火人节”可能是夏天最酷的嘉年华没有之一了。今年“火人节”主题来自 Isaac Asimov 1950年的科幻电影《I,Robot》。丹麦建筑师团队 BIG 将建造一个100英尺高的充气式镜球,“The Orb”。



BIG的两大Partner,Bjarke Ingels 和 Jakob Lange,已经在 Indiegogo 发起筹款活动。该镜面球是地球的1/500,000大小,兼具艺术与实用,是照映出整个黑岩城的空中时间纪念碑。


“The Orb”同时也将成为沙漠里的导航,作为对地球和人类的致敬,旨在在夜间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并在放气收起后不留痕迹。



新闻来源:

https://www.edmsauce.com/2018/07/15/burning-man-announces-new-art-installation-the-orb/

本条新闻由罗德岛设计学院别非伊提供



预制模块再显神通

坂茂用纸管为灾民搭起临时家园


日本夏日的雨水可能使建筑师少了些狂欢,多了份稳重与责任。


日本关西地区最近连日暴雨,截止到目前至少有210人在洪水和山体滑坡中丧生。普利兹克奖得主、日本建筑师坂茂动员他的志愿者建筑师网络 (Voluntary Architects' Network) 加入救灾行动,用纸管和布帘搭起疏散中心的隔断系统。



这个系统由2米见方的模块单元组成,只需在纸管上钻孔以支撑连锁的框架,再挂上帆布,就能为灾民创造出一个4平方米的私人空间。该系统成本低廉、易于组装,曾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2016年熊本地震等灾害中大量建造,灾民广泛受益。


坂茂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专业建筑师,我们的使命是改善生活环境。我们只是在完成本职工作。”



新闻来源:

https://www.archdaily.com/898308/shigeru-ban-creates-temporary-shelter-system-for-japanese-flooding-victims

本条新闻由湖南大学杜贵存提供



一言不合就上天

Uber 的“飞行出租车”还不够酷炫?“飞行列车”来了!


每当我们以为科技的发展已足够先进时,它就又一次更新我们想象力的极限。


法国 Akka 科技公司最近展示了名为“ Link & Fly ”的概念飞机设计,这款飞机的客舱可与驾驶舱和机翼分离,这种激进的模块化设计将让人们的空中旅行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乘客将在当地的火车站登上客舱,再前往机场与驾驶舱和机翼合体。在着陆时,客舱与驾驶舱和机翼分离,并前往火车站,将旅客与市内交通网络更紧密地连接。



Akka 公司 CEO 表示,波音公司是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的潜在的客户,“飞机需要变得更加高效、污染更少而且噪音更低。我们的角色就是引导我们的客户进入未来的科技时代。”


新闻来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technology/akka-flying-train-concept-boeing-07-17-2018/

本条新闻由湖南大学杜贵存提供



建筑与电影再碰撞

建筑师对话好莱坞


建筑师涉足各领域的今天,让我们来关注一场建筑师与电影人的跨界对话。


在以其建筑和电影而闻名的洛杉矶,这两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在由国际建筑公司伍兹·巴戈特和南加州建筑学院早前组织的两场会议中的第一场上会面。第一场“建筑世界:电影设计的艺术与建筑”讲述了建筑在为电影创造引人注目和现实的布景设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第二场“洛杉矶3.0:新洛杉矶的发展与设计”则构想了洛杉矶的下一代城市规划。



“建筑世界:电影设计的艺术与建筑”的讨论由纽约建筑师、作家詹姆斯·桑德斯,制片人吉姆·比斯尔(《碟中谍4:幽灵协议》)和双奥斯卡奖得主约翰·迈勒(《艺妓回忆录》)主持。大家深入探讨了建筑的设计过程和创建一个电影架构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并详细阐述了他们如何基于脚本来构思电影环境的概念。


新闻来源:

https://www.metropolismag.com/architecture/woods-bagot-sci-arc-conferences/

本条新闻由新加坡国立大学葛路遥提供



“后数字时代”将更加数字化

建筑领域的数字创新远未结束


作者 Mario Carpo,伦敦 UCL 建筑史与理论教授。他的最新作品《The Second Digital Turn:Design Beyond Intelligence》近日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

“数字创新的循环远未结束”

我在去年秋天出版了一本题目为《第二次数字化变革:超越智能的设计 (The Second Digital Turn: Design Beyond Intelligence)》的书。因此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遭遇了许多宣扬技术恐惧症(指对技术对社会及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恐惧)的人的质疑。这让我感受到现在反对数字化创新的行动已经接近尾声了,我们已经适应并逐渐采用着各种新的工具和技术。建筑师会继续前进,最终找到对他们真正有意义的方向。


所谓的后数字运动的理论支柱,是主张在追求更高的建筑目标时无差别地利用新旧技术,这表明数字创新的循环远未结束。


我们对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感到不满,但我们仍然离不开它们。当一台计算机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了所有人类选手时,我们把这看成是这个时代的文明衰落的预兆。人工智能的大多数应用,即使是那些最缺乏想象力的,仍然会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且往往给我们带来不适与惊慌。担心或兴奋,人们的心态各异,但没有人是漠不关心的。现在除了一部分建筑师外,也几乎没有人在讨论“科技冷淡化”了。


在缺乏更好的解释的情况下,请原谅我如此假设,对于后数字化的论证可能是不诚实的,这是一个伪装好的战争的诡计,充满了伪装好的反对科技的说客们,设计领域从不缺乏同行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和质量也不会有很大变化。


“第一次数字化变革关乎二进制与原子,下一次将会是二进制与神经元”

至于人工智能本身,这个带来了无数炒作、恐惧和厌恶的根源,如今早已不新奇了。这个术语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就已被广泛使用,但当时它并未为我们带来什么有价值的结果,很快就被扔到了科技史的垃圾箱中。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人工智能”这个词被逐渐地遗忘。而现在,它彻底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今天的 AI 已经可以投入使用,甚至工作得十分出色。与控制论时代的老式 AI 不同的是,今天的 AI 没有在试图模仿人类思维的逻辑。计算机似乎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逻辑,它们用和我们全然不同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对我们来说太大而无法管理的“大数据”,计算机就可以管理得很好。


计算机能够用完全不同于我们曾经的方式来图解、计算、装配建筑。比方说用来表示建筑各部分的空间位置数据信息的几何图解,在过去我们要画平立剖图纸。没有一位人类设计师可以凭空构想出一个建筑的组成,因为人类意识无法做到接收并处理如此大量的信息。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的图解倾向于简化建筑,将混乱复杂的自然转换成可习得的图形语言。而计算机不需要简化。如果问题可以通过大量3D打印微粒的自动集合来更好地解决,那么它可以做到。在大量候选方案中,计算机可以通过结构工程上的反复尝试来优化任何给出的结构。但是我们(人类)不可能这么做,因为永远都做不完。


显然,建筑正以一种非常不同于任何我们曾经的设计方式被设计、计算和建造。这些方案趋向于更好地迎合规则,变得更结实、更轻、更廉价,因为这正是竞争的核心,这正是计算机比我们更聪明的地方。在我看来建筑师不应故意忽视这一事实。第一次数字化变革已成历史,但是我们已可以预见第二次的方向。第一次数字化变革关乎二进制与原子,下一次将会是二进制与神经元。不论我们喜爱与否,数字化的进程总是前进不息的。


今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克罗地亚国家馆 Cloud Pergola 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机器3D打印结构之一。


文章来源:

https://www.metropolismag.com/ideas/post-digital-will-be-more-digital/

本条新闻由柏林艺术大学胡骄娜提供



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周再见!



栏目主编: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李梦郁

客座主编:新加坡国立大学葛路遥


本周雷锋快讯员:罗德岛设计学院别非伊、湖南大学杜贵存、柏林艺术大学胡骄娜


来源网站:

https://www.thepaper.cn

https://www.topys.cn

https://www.archdaily.com

https://www.independent.co.uk

https://www.edmsauce.com

https://www.designboom.com

https://www.metropolis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