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们正身处一个以外向型人格为导向的价值系统中。
尤其是,在这个崇尚个性与领导力的社会里,“几乎每个人都坚信最理想的自我状态应该是善于交际、八面玲珑,即使是在聚光灯下也应该谈笑间挥洒自如”。
而与之相反的内向性格,以及它的一干“亲戚们”,诸如羞涩腼腆、敏感内敛、严肃古板等,却被当下的普世价值观冠上了“次等人格”的污名。
我相信每一个人已经听到过太多关于内向与外向谁优谁劣的辩论了,目前看来,似乎是外向的人占了上风。
于是,内向的人会越发感到自己和这种趋势格格不入,而外向的人也会因为认知偏差而感觉疲惫。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普拉达。
其实,我们这个社会所崇尚的性格类型,并非从一开始就一成不变。
在过去,品格为上时,我们崇尚严于律己、品德高尚、表里如一,人们关注的重点在于你私底下是否与在公共场合表现一样。
而现在,倡导的是“个性文化”。原因是人们发现,每天交流最多的,不再是亲朋好友,而更多是陌生人。而且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人们都更喜欢那些大胆而幽默的人。
于是,“他们不得不面对如何给那些毫无血缘或交情的人留下好印象这样的问题”。
而我们每个人,都在试图变成 “表演的个体”。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内向的人往往被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而外向的人则倾向于关注外部的生活和活动;内向的人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他们之于身边事物的意义上,而外向的人更容易投身到社交性质的事件当中。
于是,我们就认为,内向的人一定是羞涩而不善于交际,外向的人一定是大胆且乐于社交活动的。
而事实上,羞涩是每个人在面对“可能出现的反对言论或者羞辱而感知的恐惧心理”,不论他是内向还是外向。
我们会混淆内向与羞涩这两个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许多人因为社交而感到焦虑时会害羞,他们会下意识地转为内向,从而为自己寻找庇护所。
我自己就是一个比较外向、善于沟通的人,但在有众多陌生人的场合,也会下意识地变得羞涩而内敛,显得有些不善言辞。
由此可见,内向与外向的界限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鲜明。这也正是下面这段视频要表达的观点。
基于此,有心理学家将性格类型更加细致地分成四种:冷静外向型、焦虑(或冲动)外向型、冷静内向型和焦虑(或冲动)内向型。
你完全可能是一个羞涩的外向者,就像能言善辩却会怯场到晕倒的芭芭拉,你也可能是一个毫不怯场的内向者,就像据说不爱交际却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的比尔·盖茨。
是,这个社会崇尚个性与领导力。而在大多数人刻板的印象当中,外向的人更容易获得领导权,内向的人容易靠边儿站。
然而,我们似乎忽略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渴望成为传统意义上的领导者。
有人喜欢在群体内部游刃有余,但也有人喜欢独立于群体之外。有人喜欢时隐时现,表现形式不同,并不代表独立于群体之外的这些人就不具备领导力。
正如我们时常会在公共领域看到偏外向的人指点江山,而偏内向性格的人则更专注于美学和理论等需要深耕的领域。
“领导力并不只单生于社交情境中,同样会产生于更多的孤独情境中,比如在发展新技术、创造新哲学、纂写深刻的书籍以及在科学领域有所突破。”
一个场合经常能够展现出人的领导力,那就是开会,或者说集体讨论。
但是,我的脑海中时常会闪现前辈们总结的一个金句:大会解决小问题,小会解决大问题,不开会解决关键性问题。
简而言之,低效而无用的会议,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过。
外向的人会觉得,会开不好,主要责任都在内向的人身上,因为他们通常不会像外向者那样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内向的人却会觉得,是外向的人说了太多无用的信息导致会议失去了意义。
早在1963年,心理学家马文·邓尼特就组织了48位科学家和48位广告业的高管做了个有趣的实验,要求他们分别参与到独立思考和头脑风暴组中。
他们性格各异,你能想象到的不同程度的外向内向都参与其中。
但是,实验结果却发现,这些性格各异的成员在独立工作时会比小组协作时得出更多质量更高的想法。在接下来的40多年里,对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结果都差不多,而且,人越多,表现会越差。
这其中的原因有:
1. 社会惰化,小组里有人会对所有工作袖手旁观;
2. 产生式阻碍,小组里只有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其他人都在听;
3. 评价焦虑,担心在同伴面前出丑。
而这些,是人的共性,与人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可是半点关系都没有呢。
写在最后
我总说,世界因多样而迷人,人因不同而独特。
你可以是一个喜欢与人交谈的内向者,你也可以是一个敏感的,不善社交的外向者,你甚至可以两方面都有。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得更像自己。
想要在互联网公司拥抱变化和挑战吗?
即便没有互联网行业工作经验,领英一样也能给你一个全新的开始!
【领英招聘】最跨界互联网公司招聘专场:BAT、滴滴、京东、奇虎360、乐视、网易、今日头条、唯品会、途牛、美团、畅游等20家最欣赏跨界人才的互联网公司,1万个优质工作。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链接,马上开始申请吧!
如果你想来LinkedIn工作,在微信后台回复关键词“招聘”,即可了解我们最近的招聘信息。
LinkedIn欢迎你的加入!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普拉达。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