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晚7点,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来到津南校区理科组团运动场,看望慰问在此排练的第十三全运会开幕式演出志愿者。他勉励同学们,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实现开幕式演出的华彩绽放,向天津市民展示出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向全国人民展示出天津人的精神风貌;向世界人民展示出中国人民的时代风貌。
6月29日,南开大学召开全运会开幕式志愿演员动员大会。6月30日,一千余名志愿者旋即开始了首日排练,至今已整整一月。
同学们不畏酷暑、蚊蝇,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认真态度投入到每一天的排练当中,在每天无数次的蹲起、跳跃中,不断领会情绪、校正动作。同学们惊人的学习速度,赢得了导演组的高度肯定。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每位同学都特别珍惜参演机会,可以说‘轻伤不下火线’。有的同学受伤或生病后,也尽量缩短休息时间,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也争取到运动场观看排练,生怕落下训练进度。”学生管理组教师李中说,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增进了学院之间、两校之间的友谊,大家不分你我、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好这一光荣的任务。
为了能使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排练,学校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为八里台校区的志愿者提供了津南校区带空调的临时宿舍,为每位志愿者提供免费的水卡、电卡、游泳券,每天定额伙食补助。校医院的大夫,每天值守在训练场上,随时为同学们提供医疗服务。为了减少蚊虫叮咬,后勤保障部还在足球场四周间隔摆放了数十盏灭蚊灯。
学校食堂也根据同学们的排练日程调整备餐时间,调配菜品让学生们吃饱、吃好、吃得有营养。“有一次,学生早上6点半出发排练,食堂4点半就备好了早餐包,挨辆车地送到学生们的手上,大家都很感动!”李中说。
995+5+9+14=1023。995位正式演员、5位替补演员、9位导演助理(学生志愿者)、14位学生管理组教师……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似乎运动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变得对数字异常敏感。14位“学管组”的老师24小时轮班在学校值守,除了每人带领一组(约100人)学生外,他们还身兼临时党支部建设、新闻宣传、导演组对接、车辆统筹等多项工作。
“学生车长”们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他们是同学们票选出来的“靠谱儿同志”。每天车长们认真清点人数、准时集合发车,“官衔”虽小,但个个认真负责。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为紧张的排练节省大量宝贵时间。
7月27日,全体演员首次“移师”天津奥体中心——“水滴”。早上6点半全员从津南校区出发,中午11点返回。傍晚6点半再次前往,凌晨1点半返回。熟悉场地、方阵彩排、灯光配合,整整一天的训练强度,令同学们疲惫不已。但在各方面的全力保障下,天南大两校同学仍然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任务。不仅如此,大家还在排练间隙,“自娱自乐”玩起了“水滴演唱会”——现场拉歌大赛、成语接龙等游戏,青春活泼、昂扬向上、苦中作乐的精神,赢得了万人体育场中工作人员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