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0年,我和两位大学闺蜜同期买房、装修。入住时惊喜发现:三家人不约而同选择了同一品牌的床——
失物招领Lost & Found
。在家具选择多样化的今日,为何我们的品味如此一致。近期,我又去了一次位于
上海南昌路
的线下店,寻找爱上
失物招领
的理由。
文|周一妍(一朵)
摄影|路远(知未先生)
编辑 | 第1整理术编辑部
六月的上海,淅淅沥沥下着小雨。
失物招领上海线下店,位于上海最大的花园洋房“
上海科学会堂
”旁。
这是一栋三层楼的洋楼。
它的门面很小,好像是
文艺青年的后花园
。
如果不是慕名而来,极容易错过。
白色墙头上,刻印失物招领的logo,
中文、英文,加上一个简单的房子形状,
干净、简单、醒目
。
创始人兼主理人李若帆信仰“
用容器容纳生活
”。她认为家具有一种情感,更能承载一段岁月。她希望失物招领重拾大家记忆中
日常
而
平凡
的家具。
可能正是“
平凡
”二字,在当今时代的稀缺物,是整理爱好者的心头好。
一进入大门,引入眼帘的是一只失物招领原创
收纳盒
。
它让我想起外婆的菜篮子,
古朴、简单,却有记忆的温度,
十分适合摆放在玄关,收纳杂物,或是客厅茶几收纳遥控器。
爬上小洋楼的第三层,看见
失物招领代理的日本品牌
Karimoku
。
Karimoku成立于
1940
年,原本是一家木工所。1926年开始生产日本国内家具。如今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家具生活制造厂。
失物招领代理它家的是
60系列
。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
K椅
。
一妍查阅资料发现,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家具制造商并非一味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而是
将热情投注在自己想做的“全球通用标准品”
。此时诞生的产品,大多
设计简单
但
质量优良
。
后来,这些产品几乎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中,或被消费多样而陆续衍生出来的新产品所替代,几乎面临停产的命运。
一直到2000年,Karimoku和日本知名设计师
长冈贤明
合作,Karimoku60得以被保留下来。
长冈贤明把Karimoku60系列称作“
长销设计
”(Long-Life Design)。他认为,
好的设计应该被流传,经典应该永流传,而不应该因时代更替而消失。
把上世纪60年代的好设计保留下来,以品牌化的形式去呈现的,带有一点
怀旧风
的家具风格,成为Karimoku60品牌成立的初衷。
K椅的三个特点:
恰到好处的弹性坐感。
小且灵巧,自然接触背部深度。打扫时可以很轻松搬动的重量
所有部件可替换,椅子整体由
5
部分组成。替换掉损坏的部件,即可实现
长期使用
。
翻阅桌面上Karimoku杂志,发现它不只是
产品型录
那么简单。
它试图打造属于自己的家具文化:
带给消费者更舒适的家具体验。
杂志里有许多工厂照片,包括对于木材的开发利用、细节方面的调整等。
Karimoku60绿色绒布沙发,对
小户型家庭
十分友好。
苔绿色丝绒,质感非常舒服。家里有比较乖的宠物,也可以考虑它。
用
单人绿色绒布沙发
代替床头柜,既可实现收纳功能,也可以多一个卧室里的
居心地
。
二楼和三楼当中有一个小隔间。失物招领把这个
15
平米左右的小空间,布置成一间
卧室
。
我自己家就购买了这个卧室里的床。它吸引我的,是它超级简单的床头设计。它的名字叫做“
自在床
”。我喜欢它的
无存在感
。简单到好像完全没有设计。
去年,我现在淘宝旗舰店看中它。再来到线下店,看到实物后,才最终确定下来。当初在淘宝上看介绍时,打动我的三个理由:
床头紧靠墙面(在床上看书依靠很舒服)
排骨架代替传统床板(感觉更环保牢固)
底部挑空设计(方便扫地机器人出入)
隔间里还有一处吸引我的家具,就是这款
如月
化妆镜。
它的设计十分小巧,显得体量感很小。坐在这里化妆,有一种古代女子“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的诗意。
如月镜子里呈现出的
老上海风情的旋转木制楼梯
。
我邀请摄影师记录下这个极美的画面。
下到二楼,来到失物招领特色家具的集中展示区。
首先吸引我的,是一只
简简单单的五斗柜
。化繁为简的美好。
旁边的玻璃柜门餐边柜,看起来十分平凡。使用的
木滑轨
却彰显出它的不平凡。这种工艺摒弃了现代五金,格外考验制作工艺。有了木滑轨,整个家具呈现出一种手作的古朴感。
这款百叶窗形状的衣柜,被我大学同寝室闺蜜收入囊中。
我问她为何心仪它。她说:因为买床的时候,顺便看中了这款衣柜。
我问:现在衣柜早已是全屋定制的天下,为何要买一只价格比全屋定制高出不少,且只有1.6米长的衣柜呢?
她回答:
因为喜欢。因为衣服够放。
原来这个1.6米的衣柜,只需收纳她和先生当季的衣服。非当季的衣服,全部被她放在先生父母家一间给父母两预留的空房间。
我恍然明白,
对于收纳并非刚需的家庭,他们可以足够自由地追求个性美。
他们不爱千篇一律的美。他们希望成品家具,也能变成家的装饰品。
二楼的展示厅里,还有不少日本手作工艺品。
其中窗台上摆放的是
广田硝子
的玻璃杯。硝子,xiao,一声,和水晶一样同属玻璃范畴,用矿石烧纸。广田硝子创立于1899年,经过一百多年,已经传到第四代,坚信手工制作的器皿,会带来机器生产所不能达到的共鸣的温度。
广田硝子曾和Dior合作香水瓶。它的特色,是生产融合
饮食生活
与
室内装饰
的玻璃产品。
石原稔久
与妻子
石原多见子
如今住在小仓的山里,他们在山里搭建了自己的柴窑,两个孩子与他们生活在一起。毕业于东京的武藏野美术大学的石原夫妇,相信“
泥土也能如童话般温柔
”。
他们的手工作品,被摆放在一盏日本手工职业制作的灯具下。
每一件都是艺术品,适合慢慢欣赏。
石原稔久
设计的杯子,
三位数
可以拿下。比上图的花器价格亲民一些。
最后,分享几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失物招领设计吧。
这款
小明椅
,让我想起儿时教室里的课桌椅。它可以被叠起来,作为客用椅,就不会占用太大的地方。
下图单人沙发,灵感来源于
天津椅
和
上海椅
。上世纪二十年代,荷兰建筑师Mart Stam 用铁管搭出了钢管悬臂椅的初始造型。三十年代,铁管椅开始流入国内,多见于上海、天津等地。四五十年代,国人自主改良的铁管椅风靡一时。
十年前,失物招领在旧货市场遇到了两把铁管椅,在保留原始结构,换上更舒适的软包坐垫,并细心调节靠背角度后,失物招领
天津铁管椅
和
上海铁管椅
就诞生了。
一楼和二楼的隔间,有一只
三层玻璃柜
。我喜欢玻璃上面的压花。一朵朵
海棠花
,让我想起LV的老花。在简单的原木衬托下,显得复古又洋气。
一妍探店心得总结
失物招领成立于
2008
年。
目前在
上海、北京
和
杭州
开设线下店。
和那些进入大商场疯狂铺店的家具品牌不同,
它的选址非常谨慎,
每一家店的店铺设计,
都好像一个
dream house
。
我在撰写文章时阅读到创始人
李若帆
的一段童年经历。
小时候,她随全家从东北搬到南方,
同行的还有两件全家人珍视的家具。
那是爸爸的学生亲手做的,
从木料选择到制作都十分用心,
全家人一直都很珍惜。
逛失物招领
让我感觉到久违的“
珍惜
”。
在时代潮流瞬息万变的今天,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
设计开始紧跟潮流,随时更新,消费者用完即丢。
逛物招领让我了解到“
长销设计
“的概念。
好的设计,应该被流传,不应该被时代更替而消失。
一妍的梦想,是可以持续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