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节课
三节课是一所互联网人的在线大学。这里有成体系的线上产品+运营课程,有线下“每年培养300位顶尖互联网人”的3.3计划,以及每日互联网大事的观点汇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三节课

这里有三则认真的说明+劝告

三节课  · 公众号  · 产品  · 2017-12-02 19:3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有三则说明想说。 让我们一个个来。



1.

第一个说明,也是一个劝告。


你可能已经知道,2天以后的12月4日,三节课全站内的 全站年终大促 的最后一波活动,也可能是最猛烈的一波活动即将上线,届时,你报名三节课站内的任意一堂课程,均可获得比平时低很多的折扣。


在这一波活动还有2天就要来临的时候,我们想要特意给你一个提醒。

那就是——

届时,千万不要因为折扣就一味贪多,就此在同一时间段内报名购买三节课的太多课程。


这个建议的背后,至少有2点原因。

首要的原因,是为了你好。


也许有人还不是那么清楚,与众多的“知识付费”产品和许多在线课程相比,三节课的课程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并非只是单纯地售卖内容,而是在体系化的课程基础上,会通过大量训练、教学服务、教学反馈等等帮助一部分互联网人把“知识”变成“能力”。

所以,在三节课上课,尤其是我们的“魔鬼训练营”班型,你绝对不是仅仅只把课听完就算了,你还需要认真完成大量实战练习才行——这些练习,都是基于许多互联网公司内部的真实案例和问题而设计的。

如果只是单纯听课,而不认真完成这些练习,基本上大概率你的状态和那些网上看了一堆干货最后还是然并卵的家伙们并不会有太大区别。


这些练习大概长什么样,强度有多大呢?

我来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吧。


下面,是三节课“互联网运营P2系列课程”中一位同学提交的作业,这道练习题原题是“假想你是新世相的运营负责人,已经有了’丢书大作战’这样一个创意,有一周时间可以准备并确保活动顺利执行,请制作你接下来一周的项目管理推进表”,你可以感受一下。


这只是一份作业,一般来说,如果你参加了三节课某堂课程的“魔鬼训练营”班型进行学习,整个班级学习过程中你可能需要完成10-15份这样的作业。(当然,三节课也有价格更低的纯“自学班”班型)


如果你不完成怎么办?

不好意思,我们有助教,还有班主任,他们可能都不会放过你的,一般来说,他们的信息可能会每周、甚至有时是每天连续不断地发给你,反复问你为什么不提交练习作业,让你压力山大。

所以,在这样高强度的状态下,坦率说,我们比较不建议同时参加三节课2门以上的课程——否则,你可能会很惨,学习效果预计也很难保证——这是为了你着想。


不建议你同时参加太多课程的次要原因,则是为了我们自己考虑。


我们一直在说,我们和“知识付费”产品不一样,这不仅体现在产品形态、学习导向和教学服务,也体现在业务逻辑。

具体而言,知识付费的商业逻辑要想走通,更多追求的是话题和爆款打造,以此撬动起大众用户的购买欲。而如我们一般班期制开设的教学服务产品因为服务端的沉重,注定很难形成“爆款效应”,只能追求口碑和复购。

换句话讲,如果我们的课程无法持续产生口碑,且无法借由口碑持续形成稳定的复购和新用户转化,在商业逻辑上我们是很难走得通的。


而我们的口碑取决于什么呢?毫无疑问是学习效果。


所以,为了确保学习效果,三节课主打的“魔鬼训练营”班型,会要求每一份作业均有助教的1对1点评批改,会需要在班级群内每周组织优秀学员分享和群内作业点评,会要求对每一个持续不提交完成作业的同学进行关怀……

作业系统&助教批改

班级群内作业点评


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既是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和用户价值,也是为了我们自身的商业价值考虑——我们相信,一个没有投入足够学习时间,没有产生学习效果的用户,对于我们的价值是有限的,也是很难产生强口碑的。


所以,从这个逻辑来说,我们也更希望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专注在一堂课程的学习上 (或最多最多同时进行2个课程的学习就顶天了) ,这样才更能保证你的学习效果和三节课的学员口碑。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说明+劝告。


2.

第二个说明,跟第一个说明密切相关。


接着上面说的,虽然我们已经给到了我们的劝告,但我们也知道,本次大促期间“所有课程均有折扣”的出现,一定会让很多用户心痒难耐,生怕错过了一波省钱的机会。


因此,为了让大家少一点纠结,我们开发了另一个功能—— 预购。

详情请参见下面的测试截图——


简单说,这个功能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大家在本次促销期间,可以以较低的促销价格,购买到未来几个月内即将开设的三节课课程。

这样一来,既能让大家在本次大促期间可以以更低的折扣报名三节课的更多课程,又能够避免大家因为追求低价折扣而在同一时间内购买N多课程,最后导致完全无法保证学习效果的状况出现。


毕竟,学习类产品不是商品,它能够产生价值的首要前提,就是你自己足够的时间投入。

这最后一波促销,以及我们的“预购”功能,都将在 12月4日(下周一)晚7点左右正式上线 ,敬请关注。


3.

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小事想要分享给你。


大约1周前,一位想做产品经理的外卖小哥出现在三节课举办的“有可能互联网大烩”现场,并感动了许多人。

事后,我们发起了对这位小哥的寻找,令人高兴的是,经由诸多三节课同学事发后热情提供的线索以及美团外卖官方的协助,我们已经找到了他,并已经与这位名叫李X明的外卖小哥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

我们很高兴的告知,接下来三节课将为他提供产品经理P1和产品经理P2两门课程的免费学习机会,并在学习过程中会为他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而美团官方,也会在他完成学习后为他提供一次外卖配送产品经理的面试机会,这几件事,我们都已经完成沟通确认。 (不知此事前因后果者可参见链接: 《一位外卖小哥和27万+互联网人的“有可能”》


但,我们希望此事到此为止即划上一个句号,不会再对此事进行大范围宣传和后续说明,更不会明确告知大家有关外卖小哥的更多具体信息,包括他在三节课参加的是哪个班期等等。

原因很简单——发起这个寻找“外卖小哥”的呼吁,本意很单纯:我们真的在他身上看到了许多积极与向好的可能性,并真得被他所感动,因而也想要提供给他一个可能性,也帮助他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然而,虽然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美好而圆满的故事,但我们却也特别不愿意整件事情由于过多的外界关注给予了外卖小哥许多不必要的压力,甚至是演变为我们在把我们希望看到的某些结果和期望强行附加到他身上的状态。


外卖小哥也只是一位普通人,他也有自己的生活,也需要自己的空间,也会不希望被打扰——甚至,哪怕他此后的学习过程中,他的学习成果并不好,又或甚至是他选择放弃了学习,也不应受到过度解读,那只是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再自然不过的选择权利而已。


因此,我们呼吁,让我们一起默默祝愿这位曾经感动了我们的外卖小哥就好。如果真的有一天,他的故事真的有了某些更为美好的后续并愿意分享给我们的时候,我们会知道的。


再次感谢包括所有人对此事的关注以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尤其感谢苏梓霂、刘静两位三节课同学提供的关键线索。

是你们让我们可以一起见证更多美好的事情发生,也希望还能与你们一起遇见更多美好与可能。 (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