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音约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夜间情感广播节目主持人、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得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CCTV特约心理专家、情感畅销书和专栏作家、多家知名企业高端心理顾问,目前中国大陆唯一一位在“主持人”和“心理治疗师”两个专业领域跨界传播的知名媒体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于小戈  ·  他俩也离??就问内娱还剩谁没离? ·  2 天前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藤蔓与琥珀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音约

87版《红楼梦》重聚:好物如何能长久

青音约  · 公众号  · 两性  · 2017-06-22 21:10

正文


Part.1


6月17日,87版《红楼梦》主创三十年后再聚首的活动在北京举行。看到他们的合影,多少人发出“如幻如梦似泡影”的感慨。


30年前,一场红楼绮梦来到荧幕前,创造了90%的超高收视率,被誉为不可逾越的经典。


一曲《枉凝眉》,成就了多少人心目中永恒的回忆。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皮肤吹弹欲破的欧阳奋强版宝玉,眉目含怨尽哀的陈晓旭版林妹妹,面相精明不饶人的邓婕版凤姐……



而今,全部换上泯于众人的朴素装扮,以几乎路人的样子,站在我们面前。


活动背景采用的是陈晓旭黑白照,这个让人唏嘘的美人,算得上命运多舛,转战商海得意,却又在2007年剃度出家,最终因乳腺癌去世。



无数人看到这一幕,都泪奔了。


人们感慨:自古好物不长久,彩云易散琉璃脆。



Part.2


人们得出这个结论不奇怪,在我看来,整个《红楼梦》讲的就是这一句——


自古好物不长久,彩云易散琉璃脆。

为什么2015年青春版《红楼梦》(李少红导演)让人诟病,首当其冲当然是,电视整体运营方式当时越发趋于IP化,选角里暗箱操作到失控,最后呈现的效果变成面相饱满到喜庆的蒋梦婕版林黛玉,仿佛路人的贵妃袭人,只会不断噶段子的姚笛版凤姐……



以及模仿油画的黛玉之殇。



很错位甚至喜感吧?

但我更愿意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既然是青春版《红楼梦》,李少红一定希望借由某一种年轻人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比如鬼魅夸张的视觉效果,让大家接受《红楼梦》这个看起来沉重的名著。

可惜,《红楼梦》讲的,注定是人在年轻时,不会懂的故事。


87版《红楼梦》最大优势,是一五一十还原了故事的心境——


剧组用了2年的时间来培训演员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大观园处处“琴罢倚松弄鹤”,女眷们个个“行动处如弱柳扶风”。



87版里,有对原著深刻悲悯的理解。

我总记得87版里一个经典镜头。


贵为王府公主身份,领了圣旨嫁做王妃,探春应该高兴吧?但偌大个贾府,冷冷清清不见人影,她居然头戴凤冠、身披大红绣金披风,踯躅走过重重庭院。

表面的喜庆,暗寓的是终将命运交付顷权斗争,却无法救红楼家族于强弩之的哀凉——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奴去也,莫牵连。”


中国人爱《红楼梦》,用一辈子去读,所以87版《红楼梦》作为还原度最高的电视剧,被一层一层镀以感伤的情怀,难免。


但,如果去区分艺术与现实,公正地说,至少今天还被我们所歌颂的那些主演们,并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命运不堪。



歌曲演唱者陈力,当年是长春第一汽车厂的化验员。王扶林发现她的天赋,为了让她留在剧组,甚至安排一个厨娘柳嫂的角色给她。


后来她经历了一次离异,从商被骗,最终找到真爱与恋人去了加拿大,帮先生打理公司,现世安稳。

邓婕与演员张国立在一起后,更是凭着《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红遍了大江南北。如今她转战幕后,以制片人的身份继续着自己的事业。


薛宝钗扮演者,没能到场的、远在美国的张莉,早早就转战了商场,拿到了人生的自主权。她很清楚表态,我不能让《红楼梦》一直影响我的人生,我要挣脱出来。


为什么她们都不约而同选择从商?

在当时的环境里,导演从诸多职业人士中选择演员,是剑走偏锋的做法。很多主创并没有觉得自己会拿演戏当终身事业。因为在当时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改善衣食住行的需求,很大程度大于娱乐文化多样化的需求。商人在当时看,是个更正确的、更利于个人命运的选择。


俱往矣。我们看一下大家的合影,至少与那个时代的同龄人比,他们的晚年也算面目慈善,身体健康,还能为自己喜欢的事儿,为一段记忆而聚首,再忆年华。与逝者、默默无闻者相比,未尝不是一种幸运。


凤姐邓婕和宝玉奋强预祝纪念活动成功。


陈晓旭在艺术人生曾经回答过朱军一个很不讨喜的话题:你更愿意别人叫你董事长,还是林黛玉扮演者。刚开始她含糊说,都喜欢,被逼问,她说,后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