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指尖阅读
生活总让人疲惫,请保持自己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静坐,将灵魂放出来,清洗整理,重新放回身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心宽天地宽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他们为何每周放出30万只蚊子? ·  2 天前  
Kindle电子书库  ·  墨水屏有AI能干哪些事?汉王M10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指尖阅读

修养不够,不要轻易打开朋友圈

指尖阅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4-29 22:17

正文

题目下方蓝字可关注

订阅号:指尖阅读

夜静人安时,我陪你读书

文 | 国馆(guoguan5000)

- 回复 晚安 查看背景音乐详情


说起心中最向往的生活,几乎每个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个地方:世外桃源。


然而桃花源之所以会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天堂,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是世界美好,而是它把一切不美好的都挡在了门外,与世隔绝。


然而,任何人只要还活着,就无法真的与世隔绝。特别是在通讯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就算你躲进深山老林,一个朋友圈就能让你头疼不已。


- 01 -

家人将朋友圈的文章当生活指南

日子怎么过?


今年春节,散落在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们难得齐聚一堂,各自闲话。


其中一个刚刚嫁为人妇的小表妹说起一件事来,自己苦恼不已,大家哭笑不得。


原来是她的婆婆刚刚学会用微信,沉迷在朋友圈那些“必看”“必转”的文章中不能自拔。


每一篇她觉得有道理的都必定要转,不仅转,还要大力推荐给她认为重要的人看。刚开始出于客气,简单“嗯嗯、啊啊”回应一下,时间一久,大家都变得冷淡下来,对她发的信息不太搭理。


不曾想,这位婆婆却十分执着。近段时间,老是给表妹打电话,像老师敦促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一样,敦促她看自己朋友圈分享的文章。


“雅楠(小表妹)呀,我今天在微信分享的那几篇文章看到了吗?”


“啊?哦。看到了,看到了。”


“那就好。说得都很有道理,在平时多注意啊。特别是那篇《最全的男人保健秘方》,你一定重点看看,平时也多敦促下小伟(表妹老公),他上班辛苦,身体不好……”


“妈,这个,您还是直接和他说吧。我说这些,他也不大愿意听。”


“我和他说过了。但是,他不仅不听,还把我凶了一顿,说那些东西都没用。”


“……”


这在我们看来略带一些滑稽的小事情,但是却严重干扰了小表妹的生活。一气之下,她屏蔽了婆婆的朋友圈。后来在婆婆“检查作业”时被发现了,演变成了一次比较严重的家庭矛盾。


直到现在,打开朋友圈,看到被婆婆刷屏的各种文章,随时担心被抽查,小表妹的心情都要立马来个晴空霹雳的181度大转弯。


- 02 -

两代人之间有认知代购

朋友圈还能不能好好发?


有老人发朋友圈让子女不高兴的,自然也有子女发朋友圈让父母不省心的。


一个女性朋友,好不容易完成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人生转折,几年奋斗,生活小资。


自己刚买车,趁着心情好,又出国旅游了一圈,各种“买买买”自然没少,小有的积蓄,一时差不多消耗殆尽。


到了月底青黄不接之际,她发了条朋友圈:“在这吃土的月底,求包养!”


刚发出去两分钟,母亲在下面回复:“赶紧删掉!”后面带了五个感叹号,语气之强硬,大有不容商量的余地。


这还不算,母亲立马又打了电话过来,声泪俱下:“我说你怎么成这样的人了?咱家庭环境是不好,但是人穷志不穷,也不能做这种事啊。丢人啊!你让我和你爸以后怎么见人?都这么大年纪了,走在外面,还要被人指指点点……”


朋友费了牛劲,好一通解释,母亲才挂了电话。


当天晚上,她还当个笑话和我们讲。可是到了第二天,她就要哭了。


她的父母都是老家的退休教师,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半辈子站得直,行得正,在方圆五公里范围内,颇受尊敬,不算响当当,也是有头有脸的一号人物。


加上在他们的观念里,多少还有些“性命事小,失节事大”的残余。


思前想后,他们心一横,马不停蹄,杀到广州,要把女儿接回老家,亲自看管。


朋友没办法,找了我们好几个人去当说客。我们一再保证,凭她的本事,只有她包养别人的份儿,万没有别人包养她的道理。好说歹说,她父母才半信半疑地回家去。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是朋友心有余悸。


两代人完全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有着无法简单一句“理解、包容”就能克服的鸿沟,即使朋友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防不胜防。无奈之下,索性将父母给屏蔽了。


- 03 -

价值观导致生活方式不同

还怎么一起愉快玩耍?


即使是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同龄人,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价值观不同,朋友圈的尴尬经常存在。


有朋友分享过这样一个经历。


他一哥儿们花两万块钱买了一条西藏野生牛鞭,找专门的养生专家要了配方,泡了一坛子上好的药酒。


酒泡好之日,邀请他一起去品酒。


我这个朋友酒喝了,话也没少说。他先是用化学知识分析了牛鞭和牛肉的营养成分,然后从营养学角度分析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以及营养吸收的技能。最后得出结论:用牛鞭泡酒,不如买两斤牛肉,营养成分差不多,价格还实惠。


一边端着人家一杯数百元的药酒,一边还有理有据地数落别人这事儿做得蠢。两人难免就呛起来。本来一场表达和巩固兄弟感情的酒局,却不欢而散。


回到家里,越想越不过瘾,越想越不服气。朋友又发了一条朋友圈,长篇大论,不仅驳斥了“吃什么补什么”的荒谬养生知识,还捎带讽刺了些有钱没脑的人花了冤枉钱。


这条朋友圈被请他喝酒的哥们儿看见了。一气之下,拉黑,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本来两个牛鞭酒都要一起喝的好哥们儿,最终因为一个朋友圈,闹掰了。


- 04 -

看一遍朋友圈

都觉得自己被上天遗弃了


就算没人招惹,修为不到家的人,看一遍朋友圈,基本也就和自虐差不多。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笑话:国庆黄金周,有人到楼下超市买菜,看到了同样也来买菜的邻居。两人对望一眼,愣神一秒,假装互不认识,默默走开。


别问两人为什么不打个招呼。因为在朋友圈里,这个时候一个人正在马尔代夫度假,另一个人也在巴黎旅游。如果要打招呼,除了尴尬地呵呵一笑,还能如何?有时候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现实中自然是没有这么夸张。但是,我们很多人确实习惯从朋友圈看别人的生活,而且多数人在朋友圈展示的生活也确实多有艺术加工和美化的成分。


自拍能用美颜,生活自然也能够进行美化。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了个状态,席地而坐,膝盖上放着一本书,配文:“下雨的周末。”然而,立马有细心的人发现:书拿倒了。


大部分人在朋友圈看到别人美好的生活时心情都纠结得不行,一边翻白眼,怒斥其造假、不要脸;另一边又生出无数的羡慕、嫉妒、恨来。


大学宿舍四个人,建了一个群。


学中文的,看多了“竹杖芒鞋轻胜马”“采取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净化心灵的美文,难免会对生活生出很多无端的妄想,会假装比别人多看透了几分凡尘俗事。


早上大家还在群里讨论生活的美好,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温饱无忧,自足自立,还残存了最后一分尊严。在这个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能够如此,已经颇让人知足。


晚上,有人截了个图在群里。那是另外一个同学发的朋友圈:“我知道,用一个月工资的五分之一买部手机,有些太奢侈。但是,我正在努力将其变成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给自己加油!”下面的配图,是刚刚上市的iPhone7。


再看看自己的工资条,整个就差不多一部iPhone7,哪里还有什么五分之一!


大家纷纷感慨上天的不公:那谁谁,当年算个啥?现在混得风生水起的。造化弄人啊!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定与从容早不知去向,只剩下了一股子恨自己不成钢的酸气。


- 05 -

有人累成了狗

有人在朋友圈随时准备为工作献身


让人添堵的不只是在朋友圈看到别人过上了自己羡慕的生活,也包括看到别人做了自己不愿做、做不到的事情。


一个老乡兼师弟的人,大学毕业,来到了国际大都市广州。


前段时间,他找到我大吐苦水。


细问之下,他说出了自己的悲惨遭遇。


刚毕业上班,公司安排一个老员工带着他。


前几天,公司有项目催得紧,他加班加点写方案。咖啡加浓茶,凌晨三点多,将写好的方案发给带自己的老员工,澡没洗,牙没刷,顺势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叫醒自己的不是梦想,而是十个闹钟。万般不愿意,从床上爬起来,在广州不算寒冷的冬天,冲个凉水澡,赶去公司上班。


挤在地铁上刷朋友圈,发现自己的师傅在凌晨三点多发了条状态:“终于赶在这个点把方案敲定。”配图是从自己写的方案里截下来的几页PPT。领导在下面评论:“辛苦了。上午准半天假休息,注意身体。”


看完这条朋友圈,小师弟第一时间在心里将能想到的所有脏话都搜罗出来,安在了自己的师傅头上。


不管你在一家号称氛围多么美好的公司工作,未必都这么倒霉遇到这样的上司,但是一定能够看到这样的同事:早上迟到,下午早退,上班上网、网购、看八卦。晚上在朋友圈里感慨虽然工作辛苦,但是充实,爱工作,爱加班,时刻准备着要为工作献身……


遇到这样的人,除了翻个白眼,骂几句脏话,给自己添堵,恐怕也没别的办法。


朋友圈还远远不止如此简单。


微商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霸占了所有人的朋友圈。看到铺天盖地的广告,坑蒙拐骗。这些人要不要拉黑?拉黑了之后是不是还得吐口唾沫,大骂一句“要钱不要脸!”


总有人给你发信息:“请给朋友圈第一条信息点赞/投票……”是不是既从内心万般嫌弃,又碍于情面不得不去点赞、投票,完事儿还担心别人不知道,截个图回去,附带信息“已赞/投”。


有人发布你不赞成、甚至鄙视的言论,你是不是觉得和此人三观不合,从此要远远逃离?有人秀恩爱,肉麻得让人一身鸡皮疙瘩,你是不是深感倒胃口……


朋友圈就是生活的写照。


朋友圈可以屏蔽,那生活呢?


作者:国馆:最中国的文化微刊,ID:guoguan5000。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一星期一本书经授权发布。

主播:周周,90后电视小民工,爱大笑爱美食爱运动,微博:周周周周杨。